九五之尊一半來源於四川,沒有四川就沒有“九五之尊”

重庆 176℃ 0
摘要:說到皇帝,大家肯定會想到“九五之尊”一詞。但“九五之尊”這個詞的起源,並沒有多少人知道。《羋月傳》和《大秦帝國》等影視劇中,都有關於秦王舉鼎而死的場景。“九五之尊”的”九”就和這九只鼎有關。重慶稱“巴”,四川稱“蜀”,先秦時期,在四川和重慶分別存在一個蜀國和巴國。然而,成也“五”,敗也“五”。現在再來回答“九五之尊”的來歷。蜀人以“五”為尊,而中原以“九”為尊,合在一起就是“九五之尊”。

說到皇帝,大家肯定會想到“九五之尊”一詞。

但“九五之尊”這個詞的起源,並沒有多少人知道。

那麼為什麼要用“九五之尊”來形容皇帝呢?

《羋月傳》和《大秦帝國》等影視劇中,都有關於秦王舉鼎而死的場景。

秦王舉鼎

上古時期,中原王朝以九只鼎來代表王權。

所以才有了“問鼎中原”這個詞。

“九五之尊”的”九”就和這九只鼎有關。

那麼“九五之尊”的”五“代表什麼呢?

這就要從古時生活在四川的蜀人說起了。

重慶稱“巴”,四川稱“蜀”,先秦時期,在四川和重慶分別存在一個蜀國和巴國。

當然也,這兩個國家的疆域並不和現在的四川和重慶完全相吻合,四川有巴人,重慶也有蜀人。

在考古中,專家發現,古代蜀人對“五”這個數位情有獨鍾,什麼事都要和五扯上關係。

比如傳說中的“五丁力士”就是蜀人發明的,記載在《華陽國志》中。

網路小說中也經常看到“五丁五甲”,都是蜀人發明的。

五丁力士

還有“五色帝”,說的也是古蜀國的王。

還有那個“五斗米教”,可能有人不明白,為什麼是五斗米,而不六鬥或四鬥,其實就是和蜀人的習慣有關。

《華陽國志》中講,古蜀國開明王朝時,後人將其第一至第五位君王,分別稱為青帝、赤帝、黑帝、黃帝、白帝,合稱為“五色帝”。

而蜀王墓前的大石,也有五塊,以至於後來在四川有五婦山、五丁塚之類的地名。

前些年,成都修天府廣場時,挖出來的神獸石犀牛,也有五頭。

《華陽國志?蜀志》中記載,李冰“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

成都天府廣場出土的石犀

然而,成也“五”,敗也“五”。

秦國攻伐蜀國時,就很好的利用了蜀人的這一習俗。

在攻打蜀國前,秦王命人雕造了五頭巨大的石牛送給蜀國。

這一契合蜀人習俗的舉動,蜀國當然不能拒絕。

但要將石牛運回蜀國,卻是個大問題。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古棧道

成都到咸陽,全是崇山峻嶺,道路不通。

蜀人運不回石牛,秦國大軍同樣也過不去,送他們石牛,用意就是利用蜀人幫他們修路。

蜀王不不知是計,派出五丁力士前去修路。

路修好後,秦人又送給蜀王五位美女。

五丁力士護送五位美女和五個石牛,一路從剛修好的蜀前興高采烈的往回走,

不料半路上,突然山崩,五丁力士、五位美女以及五個石牛全部被壓死在梓潼山中。

最後,秦軍從蜀人修好的蜀道中殺進蜀國,一舉滅亡了蜀國。

蜀人對五的崇拜是根深蒂固的。

秦國一統之後,為了便於國人的交流溝通,使行車同文,車同軌。

秦律規定,“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

秦律要求以“六”為標準,這當然不符合蜀人以“五”尊的習慣。

於是,全國上下,蜀地成了一個特例,別的地方道路都是六尺,而蜀地的道路為五尺,稱為“五尺道”。

五尺道

其實上,蜀人做事,都要和五沾邊,沾了五,自然事半功倍,畢竟能占人和嘛。

比如張道陵利用“五斗米教”起事,最後就建立了成漢政權。

現在再來回答“九五之尊”的來歷。

蜀人以“五”為尊,而中原以“九”為尊,合在一起就是“九五之尊”。

對於以上觀點,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歡迎留言探討!

印度說象棋是他們發明的,讓他們看看什麼叫實力打臉

川渝人心心念念的“麻城孝感”到底在哪裡?真的有那個地方嗎?

大禹娶妻的塗山就是重慶的南山,老君洞彈子石都和他有關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