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為何毛主席認為諸葛亮必敗無疑?

河北 173℃ 0
摘要:我們認知中的諸葛亮,如“草船借箭”等,大多來於《三國演義》裏神聖化的形象,這讓人們誤以為諸葛亮真是無所不能的,但其實,他的軍事戰略,有時就並不高明。且不說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歷時7年的5次北伐,幾乎耗盡蜀國國力而並無戰果,就是他27歲時出山成名之對「隆中對」,也隱藏著重大的戰畧失誤。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那麼,為何毛主席會說蜀國的失敗,最早開始於「隆中對」呢?

文||王官令儀

諸葛亮銅像

在我國,諸葛亮的大名婦孺皆知,他的運籌帷幄、神機妙算,我們似乎再熟悉不過了,但我們真的那麼瞭解諸葛亮嗎?

我們認知中的諸葛亮,如“草船借箭”等,大多來於《三國演義》裏神聖化的形象,這讓人們誤以為諸葛亮真是無所不能的,但其實,他的軍事戰略,有時就並不高明。

且不說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歷時7年的5次北伐,幾乎耗盡蜀國國力而並無戰果,就是他27歲時出山成名之對「隆中對」,也隱藏著重大的戰畧失誤。

毛主席在讀《古文辭類纂》時,讀到了北宋蘇洵一篇叫《項籍》的論文,雖是主要論述項羽的,但也類比性地講了關羽、劉備、諸葛亮和三國鼎立的事。

毛主席讀到關於諸葛亮的論述時,有感而發,提筆寫下評語:

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語見《毛主席讀文之古籍批語集》第106頁

那麼,為何毛主席會說蜀國的失敗,最早開始於「隆中對」呢?這還得從諸葛亮其人其事說起。

荊州,這是一塊寶地

諸葛亮是山東琅琊人,西元181年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本來生活也很不錯,但他3歲的時候,母親去世,8歲的時候,父親又去世了,童年有點慘。

成了孤兒的諸葛亮,由叔父諸葛玄撫養,後跟隨被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前往江西南昌,可不久叔父的職務就被人頂替了,他們只得投奔荊州的劉錶。

16歲那年,諸葛玄也去世了,諸葛亮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孤兒。好在他已經成年,能自力更生了,就隱居在荊州的隆中(今湖北襄陽境內)。

就這樣,諸葛亮過起了半耕半讀的日子,一過就是10年。10年裏,他飽讀詩書,觀望著天下時局,因為長期居住在荊州,對荊州坐中四聯的重要性尤其熟悉。

西元201年,劉備經過幾年東奔西戰,有了些人脈和名氣,但他依然不是曹操的對手,這年被曹操一頓暴揍,跑到荊州投奔了劉錶。到荊州後,劉備積極聯絡當地豪强,準備再大幹一場,但苦於沒有能謀善斷之人,就一直耗著。

西元207年的一天,劉備的謀士徐庶對他說,要取天下,有兩個人可用,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龐統,這兩人是大才,輕易不肯出山,你要親自去請才行。

劉備三顧茅廬

於是,就有了著名的三顧茅廬。諸葛亮最終被劉備的誠心所打動,和劉備來了一次促膝長談,其重要成果就是「隆中對」。

當時諸葛亮27歲,他對天下時局的分析,可以說是有自己獨到眼光的,尤其對荊州和益州的重要性,做了很好的闡述: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在諸葛亮看來,荊州和益州是塊寶地。荊州主要就是湖北這一塊,益州是四川這一塊,益州險要富庶,不過荊州的戰畧地位更高,它控扼東西南北,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佔據這兩個地方,成就霸業指日可待。

諸葛亮還分析說,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很難和他爭鋒,孫權佔有江東這一魚米之地,而且經過父兄的兩代努力,根基也很深了,只能爭取為隊友,不能當做對手。

曹操和孫權占盡天時地利,劉備你有啥呀?就只能靠人和了,好在你有皇室血統,這就是最大的優勢和號召力啊,只要取得了荊州和益州,就能够和曹、孫三分天下。

劉備一聽,茅塞頓開,把諸葛亮引為知己。他終於找到了奮鬥的目標和方向,往後終於可以不再如喪家之犬一樣到處受人冷眼了。

劉備和諸葛亮的感情越來越親密,還惹得關羽、張飛醋意大發,很不高興,劉備說:我需要諸葛亮,就像魚需要水一樣,你們不要再小心眼了。

可見,劉備對諸葛亮是無比崇敬的。這之後,劉備團隊大體上的走向,便是按照「隆中對」時的策略來一步步實踐的,也終於促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可以說,實力最弱的劉備之所以能成為三分天下之人,與諸葛亮和他的「隆中對」策略分不開,這是他成功的地方。

湖北荊州城

弃荊州,失了逐鹿中原的資本

按照「隆中對」定下的基調,劉備和諸葛亮與東吳結盟,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之後,三方瓜分了荊州之地,而其中得利最多的,還是劉備一方,劉備還從孫權手中借得荊州南郡,有借無還。

劉備得了荊州五郡之後,留下諸葛亮、關羽等駐守荊州這一戰畧要地,自己則帶著龐統等去攻打益州。可不幸的是,龐統在軍中中箭身亡。

諸葛亮聽說這事後,就帶著張飛、趙雲等大將前往支援劉備,留下關羽獨自把守荊州。拿下益州後,諸葛亮和劉備就把益州當作了大後方,蜀軍主力基本上全都集中在益州。

這裡,諸葛亮就犯了一個錯誤。既然荊州是如此關鍵的戰畧要地,進可攻,退可守,曹魏和孫吳都虎視眈眈,諸葛亮自己也清楚這一點,卻為何戰略性地放弃荊州大本營呢?要知道,這可是劉備發家的地方,也可以說是他的根基。

對於這點,蘇軾父親蘇洵,在《項籍》一文中,做了很好的論述:

是故,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圖所守。諸葛孔明弃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完,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蘇洵的這段話,可以說切中了關鍵。要奪取天下,首先要守好根基,諸葛亮放弃荊州,前往益州,就已經失去了逐鹿中原的資本。

益州主要是四川,四川中心是一個大盆地,四周環山,作為偏安一隅,自給自足的一個小政權勉强能行,但要想從此地出發逐鹿中原,則如蜀道一樣,難於登天。

而荊州就完全不一樣,荊州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楚國的國都所在地,在群雄並起的時代,楚莊王之所以能問鼎中原,不得不說與佔有荊州大地有莫大關係。

荊州和益州,是蜀漢的主要領地,兩者是一種唇亡齒寒的關係。守住荊州,則益州大後方安全無虞,可以安心發展經濟,源源不斷地輸送錢糧物資,以圖中原。而如果荊州失守,則四面環山的益州,就如同甕中之鼈一樣,只能坐以待斃。

明朝時候,朱棣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諸葛亮和劉備集團,在立足未穩的情况下,放弃荊州,貿然前往西蜀,就註定了以後小格局的發展,難有大的作為。

蘇洵在《項籍》一文中繼續說:

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達之都,使其財布出於天下,然後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櫝而藏諸家,拒戶而守之。嗚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盜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蜀國要想興盛,只有佔據荊州才有可能。諸葛亮就如蘇洵說的小丈夫一樣,得到益州一地,就牢牢守著,這是偏安的做法,非復興漢室的雄心,况且一旦大盜“曹魏”來取,怎能保證萬無一失呢?

諸葛亮弃荊州而就西蜀,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荊州坐中四聯,地理優勢顯著

三分兵力,終致大敗

佔有蜀地之後,劉備留諸葛亮管理蜀地,他帶兵出征漢中。其實在劉備出征漢中之前,西元217年,鎮守荊州的關羽就和孫權發生衝突,孫權派人偷襲荊州,劉備急忙率軍支援。

此時,曹魏大軍已經過漢中,進犯益州地界了,劉備趕緊與孫權重修舊好,這才抽身前往漢中,和曹軍決戰。

漢中之戰歷時兩年多,最終劉備取得了勝利,稱漢中王。

在此期間,諸葛亮治理蜀地,崇尚嚴刑峻法,有怨氣的人很多,不過在管理上總體還是不錯的。

在西晋陳壽寫的史書《三國志》中,對諸葛亮有這麼幾句評語: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諸葛亮的長處是處理少數民族關係,管理群眾的才幹也不錯,但軍事謀略和領兵打仗卻很一般。

這點,在「隆中對」時,就有體現:

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若果真如諸葛亮所料,劉備早就是稱霸中原了,可結果卻非如此。

漢中之戰後,蜀漢集團確實跨有了荊州和益州之地,收服了西南各少數民族,表面上和孫吳的關係也還不錯,內政在諸葛亮管理下,也一派欣欣向榮。

但壞就壞在,天下有變這一點上。西元219年,關羽擅自率軍北伐,攻打曹魏佔據的襄陽、樊城。

剛開始,關羽還一路高歌猛進,水淹七軍,好不威風,但就在這時,一直覬覦荊州的孫吳,趁著關羽後方空虛,偷襲荊州。

如此一來,已經60餘歲的關羽以一己之力面對曹魏、孫吳兩大強敵,最終敗走麥城,失敗被殺,遺失了荊州三郡。失去荊州後,蜀漢從此失去了東面北伐的大基地,使得「隆中對」成為虛話。

早先諸葛亮和劉備進駐益州,留關羽守荊州,這是二分兵力,後來劉備又進駐漢中,從此三分兵力,這對實力本來就最弱的蜀漢來說,是一個致命的錯誤。

關羽失荊州,除因自身的驕縱外,與諸葛亮劉備的戰畧失誤也有一定關係

也囙此,關羽北伐失利後,另外兩方諸葛亮和劉備不能及時救援,這才導致後來的蜀國是最先滅亡那一個。

毛主席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就是看到了諸葛亮的這一致命問題,分兵必敗,使得劉備集團失去了兵力上的優勢。

關羽戰死後,劉備為了重新奪回荊州,不顧蜀漢已元氣大傷,率大軍討伐孫吳,結果兵敗後憂憤而死。

至此,「隆中對」時所構想的宏圖霸業算是徹底失敗了,雖然後來諸葛亮勉强多次北伐,但也只是苦苦撐持,形式大於內容了。

劉備白帝城托孤,蜀漢從此走向窮途末路

小結: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這是毛主席1946年指出的戰勝敵人的主要作戰方法。也囙此,對諸葛亮「隆中對」時三分兵力的策略,他是不認同的。

其實,「隆中對」中的戰畧失誤,至少有三。

一是以弱勢而三分兵力,更加弱化了蜀軍的力量。作為三個政權中最弱的一方,最應該做的,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而不是自己先分散了,讓敵人各個擊破。

二是,荊州是戰畧要地,若以此為根據地,北伐曹魏的大本營河南,距離上更近,從荊州出發就可直取洛陽,而諸葛亮等遷到成都後,要北伐曹魏,則需要繞道渭水,打到長安,再沿渭水南下,如此要攻佔中原,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樣,以荊州為起點,東征孫吳,也有很大優勢,而如果從成都出發去征東吳,就是疲憊之師,怎會不敗。

三是在荊州的人才儲備上,很有問題。荊州北面和東面都強敵環伺,而且諸葛亮和劉備不可能不知道東吳對荊州覬覦已久,志在必得,在這種情況下,三分兵力不說,還把荊州交於關羽一人之手,而且沒有後續人才儲備,關羽一旦出事,連個挑大樑的人都沒有,結果是劉備大老遠率兵親征東吳,自己也葬送了性命。

當然,諸葛亮和他與劉備的對答「隆中對」的優勢也很明顯,不然也很難有蜀漢政權,有三足鼎立這麼一回事。光就諸葛亮的前後《出師錶》,就已讓人不能不肅然起敬了!

你認為諸葛亮與劉備的「隆中對」有戰畧問題嗎?歡迎留言討論。

於歷史中見天地,於文化中見真知。

@王官令儀話文史

,我們一起品讀精彩的歷史故事和人物。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