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服役,浙大讀研,是什麼讓他選擇再次奔赴邊疆

西藏 93℃ 0
摘要:5月研究生畢業之際,曾在西藏軍區某部邊防連服役的退役大學生阿兵哥、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2021届碩士畢業生劉佳瑋,主動放弃沿海地區發達都市的工作邀約,以基層選調生的身份再次申請奔赴邊疆,即將到內蒙古基層去工作。面對親友和同學的不解,他寫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名退役軍人、一名當代青年的家國情懷——。這次,我將告別生活了近10年的烟雨江南,遠赴北疆。我生於華北平原,求學於東海之濱,參軍入伍到西藏,畢業申請去北疆。

5月研究生畢業之際,曾在西藏軍區某部邊防連服役的退役大學生阿兵哥、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2021届碩士畢業生劉佳瑋,主動放弃沿海地區發達都市的工作邀約,以基層選調生的身份再次申請奔赴邊疆,即將到內蒙古基層去工作。面對親友和同學的不解,他寫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名退役軍人、一名當代青年的家國情懷——

做時代洪流中一朵奔騰的浪花

韶華幾度,又到別時。這次,我將告別生活了近10年的烟雨江南,遠赴北疆。

我生於華北平原,求學於東海之濱,參軍入伍到西藏,畢業申請去北疆。這樣的選擇,很多人都感到詫異,無論是家鄉還是母校,都是繁華富庶之地,為何我要一次又一次的遠行,去地廣人稀的邊疆?

靜思往事,如在目底。那些難忘的場景如電影般一幀一幀地在腦海中不停地重播,一次次勾起彼時彼景的心緒,似乎也為被親友和同學問了無數遍的那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再次申請去邊疆”,找到了答案。

因為,人的心中一旦有激情被點燃,便很難將它抹去,仿佛被賦予一種使命,要去將它實現。

9年前,剛剛考入大學的我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執意要去西藏當兵,想用一種獨特的管道去感受熱血青春和人生價值。從東海之濱到世界屋脊,在那裡,我發現沒有特種兵,也沒有“許三多”,有的是日復一日地站崗訓練、巡邏執勤,還有高入雲端的雪山、荒無人煙的沼澤。這樣的日子,雖然艱苦寂寞,卻“苦得其所”,“比特卑未敢忘憂國”的我從中深切感悟著邊防軍人的責任與使命,奉獻與犧牲。

今年年初,《英雄屹立喀喇昆侖》一文把5比特戍邊英雄的感人事蹟帶進全國人民的視野。當兵時,我就曾常年在邊境巡邏,服役期間先後當過步槍手、炮手、文書、軍械員等,巡邏路上喝溪水、啃乾糧、鑽密林、攀絕壁、過塌方、蹚冰河,這些場景都深深留在我的記憶深處,更讓當時18歲的我從此明白:沒有國何來家?沒有戍邊將士的日夜守衛,何來和平年代的歲月靜好?

2015年3月,我退役後重返青葱校園。完成本職學業的同時,我將全部課餘精力投入到國防教育活動中。我曾參加過多場大型徵兵宣講活動,向萬餘人講述西藏邊防軍人的事蹟,也曾帶隊重走長征路,途徑六省一市尋訪紅軍故事,還策劃排練了大型軍旅題材話劇《金珠瑪米》進行巡演,真實呈現戍邊軍人感人至深的故事,同時擔任了浙江大學國防教育宣講團特聘講師、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成員,結合自身專業身體力行地傳播國防理念。所有這些,只是我作為一名退役軍人的責任所在,是一名浙大人應有的擔當。

浙江大學專門成立了國防教育宣講團,以“將軍報告會”、徵兵宣講等契機,著力講述全軍掛像英模林俊德、“核司令”程開甲等英模故事。曾專門為校友林俊德拍攝過一部紀錄片《馬蘭謠》,真實講述了他隱姓埋名、紮根大漠、無私奉獻的一生。那次在學校報告廳看過這部紀錄片後,我非常感動。西藏、新疆、青海、內蒙古,學校每年都有幾百位基層選調生將青春投身到祖國的廣袤山河,我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作為一名光榮的浙大人,如果在職業選擇、個人發展中僅僅考慮經濟收入和舒適程度,我想是愧對“老兵”這個身份的,也無顏和那些燦若星辰的名字一起分享“浙大人”這個光榮的稱號。

所以,在畢業之際,戍邊感悟的使命擔當和母校培養的家國情懷,讓我再次選擇了邊疆——內蒙古,希望能將自己在浙大的所學所獲繼續貢獻給祖國的邊疆,即使成不了參天大樹,也心甘情願做一粒小石子,為邊疆的建設發展當好鋪路石。

作家柳青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人生的道路千萬條,我慶倖自己在18歲時選擇了西藏的軍營,也慶倖自己走進了浙江大學。回首9年過往歲月,我覺得充實而快樂,究其原因,我想是因為自己把個人的“小理想”放大,置身於國家的夢想中,又將民族復興的宏大圖景“微縮”,化作個人渺小卻不懈的努力。

好男兒壯行走天涯,五湖四海皆為家。即將遠行的內蒙古,將成為我的又一個故鄉。客觀地說,內蒙古的自然條件和經濟環境與發達地區有著很大差距,但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磨煉鍛造人的品性能力,越是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越需要我們當代青年、退役軍人去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那部回顧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歷程的電視劇《覺醒年代》廣受好評。“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1916年,李大釗寫下的這篇刊載於《新青年》的文章,如今聽來依然振聾發聵。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充滿理想、昂揚向上,在血與火的淬煉中覺醒,奮起救國,為中國之富强雖萬死而不辭。如今,我們幸而生逢盛世,同樣面對著時代風雲、家國重任、個人道路的選擇。我的選擇,是穿上軍裝,把青春獻給祖國的邊防;脫下軍裝,帶著榮譽感和使命感,讓青春綻放在祖國的邊疆,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新的起點,你我皆為劇中人。願我們年輕人都成為一朵奔騰的浪花,匯入滾滾的時代洪流,向著祖國和人民所期的方向奔流不息。

(第1502期)

作者|劉佳瑋

編輯|斯斯

來源|錢塘兵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