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5個月寶寶1月沒見爸爸,摸臉反復辨認,認出後埋肩大哭

山东 82℃ 0
摘要:爸爸媽媽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孩子對他們往往有著更深刻的感情,而對於下麵這位只有5個月大的寶寶來說,他對爸爸的感情好像卻著實有些特殊。於是這名寶媽就將“父子相認”這感人的一幕發到了網上,瞬間引來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有網友調侃道“孩子爸不在家的日子,被媽媽揍慘了”,還有的網友則是認為孩子之所以哭並不是認出了爸爸,而是因為“認生”,被“陌生人”抱在了懷裡才大哭不止。

爸爸媽媽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孩子對他們往往有著更深刻的感情,而對於下麵這位只有5個月大的寶寶來說,他對爸爸的感情好像卻著實有些特殊

5個月大寶寶1月未見爸爸,摸著臉反復辨認,“認出來”後埋肩大哭

6月8日,山東青島一名寶爸抱著孩子的短視頻在網友們中間傳開了。視頻內容是這樣的,這名寶爸由於工作的原因到外地出差,離開了5個月大的兒子1個多月之久,回到家裡後趕緊將“寶貝兒子”抱在了懷裡,準備好好親熱親熱。

誰成想孩子卻好像是有了不同意見,反復用小手摸著爸爸的臉,好似是在辨別是不是自己熟悉的爸爸一樣,隨著一陣摸索過後,這名寶寶像是真的辨別出了確實是自己多日未見的爸爸,瞬間淚崩,將小腦袋埋到了爸爸的肩膀裏,哭得稀裡嘩啦,可謂是“聞著傷心見者落淚”

之後只見這名孩子一邊哭,還一邊抬起頭看爸爸幾眼,好似在說“這真的是我爸爸嗎?再看一眼”。而寶媽眼看這一幕的發生也是哭笑不得,心想弄得好像寶爸不在的時候,受到了多大委屈一樣。

於是這名寶媽就將“父子相認”這感人的一幕發到了網上,瞬間引來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有網友調侃道“孩子爸不在家的日子,被媽媽揍慘了”,還有的網友則是認為孩子之所以哭並不是認出了爸爸,而是因為“認生”,被“陌生人”抱在了懷裡才大哭不止。

被爸爸抱在懷裡嚎啕大哭,究竟是“認人”還是“認生”?

所謂“一哭二笑三認母,四月大笑五認生”,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諺語,意思就是孩子在3個月左右的時候,會對於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媽媽爸爸有了初步的印象,也就是“認人”。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况,主要是因為寶寶在0-2個月大的時候,還沒有形成影像知覺,很難分清親人和陌生人,只有當孩子來到3個月大的時候,才會隨著對熟悉人的逐漸加深印象,有了認人的能力,親人的面孔作為同一圖譜,不斷地傳入孩子的大腦,於是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這樣的記憶管道在兒童發展心理學上被稱為“圖譜時代”

那麼這位萌娃抱在爸爸懷裡為啥會大哭呢?可能還是“認生”的概率會比較大一些,雖然孩子在5個月大的時候,對於一些親人已經比較熟悉,但是孩子的記憶是短暫的,父親出差1個月才回來,孩子可能早已經忘了當初曾經陪在自己身邊的爸爸,而乍一下被這樣的“陌生人”抱在懷裡,孩子難免會感到害怕,用哭聲來發出倡議。

至於萌娃不停用手摸索父親臉部的動作,可能完全只是下意識地抗拒動作,看起來雖然好像是在用手辨別一樣,但是這樣的猜測無疑是有些不現實的,與“認人”的解釋相比,可能還是“認生”更符合現在的實際情況。

避免被親生兒子“認生”,寶爸忙於工作更要兼顧家庭

不得不說雖然看上去視頻裏的寶爸十分鎮定,但是不難想到看到兒子哭得撕心裂肺的場面,他的心裡勢必也不太舒服,畢竟孩子只有5個月大,卻不得不出差1個多月的時間,思念之情在所難免。

雖然當前社會生活節奏快,經濟壓力大,但是家長在忙於工作的同時,也應該儘量去兼顧家庭,尤其當孩子月齡還比較小的時候,正是需要人照顧的關鍵時刻,一旦像這位爸爸一樣出差太久,出現被親生兒子“認生”的情况也不無可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從孩子的身心成長規律來看,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年齡越小,越渴望得到父母的陪伴,雖然孩子在還小的時候,不能準確地表達出對父母的親近,但是在天長日久的陪伴下,孩子對於父母的形象會越來越熟悉,親子之間的聯系也會變得愈加密切。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孩子7以前,家長不能儘量給予孩子更多陪伴的話,等孩子超過這個年齡,可能對於父母的陪伴會已經稍稍有些“嫌弃”了,孩子會漸漸趨於獨立

歪媽結語: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永遠不可分割,雖然寶爸已經出差了1個月,但是相信在略微熟悉之後,二者之間的關係肯定還會變得非常親密。最後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在忙於工作的同時,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畢竟努力工作的意義其實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