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以上歷史的粵語,100年後有可能消亡嗎

广东 117℃ 0
摘要:再要求下一輩們會聽會講老家話,實屬勉為其難,也已絕不可能了。如果按照現時的情形發展下去,估計現在仍有幾千萬、上億人講的閩南話、粵語、吳語等,估計不出50年最遲100年,即將成為真正的古語言化石了。現時在全球有一億以上的人口主講粵語,聯合國早已將粵語定義為“語言”而非“方言”。

前言

五一期間,帶兒子回老家,村裡長輩們用方言與兒子溝通,結果是完全雞同鴨講,搞得兒子一臉尷尬和無奈。於是長輩們語重心長地跟我講起“寧失祖宗田,莫丟祖宗言”、“離鄉勿忘祖,富貴不離言”等古訓。然而縱觀自己身旁的子侄輩們,沒有一人會講老家話了(閩南語系),包括曾經在鄉下上過學的,也只會聽不會講了,更何况我們幾個打小講老家話長大的兄弟姐妹,因都出來工作而分散開來了,平時溝通都是以普通話為主,偶爾夾帶些老家話。再要求下一輩們會聽會講老家話,實屬勉為其難,也已絕不可能了。

如果按照現時的情形發展下去,估計現在仍有幾千萬、上億人講的閩南話、粵語、吳語等,估計不出50年最遲100年,即將成為真正的古語言化石了。

話說到這份上,那就讓我們梳理下粵語的形成發展史,看看它的生命力到底如何。現時在全球有一億以上的人口主講粵語,聯合國早已將粵語定義為“語言”而非“方言”。粵語可是古漢唐時期的官話的遺存,迄今有幾千年的歷史源頭。

一、第一階段起源

廣東、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當地人烟稀少僅有土著居住,在中原政權看來屬蠻荒之地,被稱為“百越”。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大將趙佗帶領50萬人的大軍南下,征服了百越。現兩廣地區第一次歸屬中原政權。後趙佗趁機在番禺自立為王,將其控制的兩廣地區及現越南北部稱為“南越國”。漢武帝時,派大軍南下殲滅了“南越國”,自此兩廣地區一直屬於中原政權管理了。囙此粵語的源頭在於秦始皇50萬大軍的秦語中。

經歷了兩次中原大軍的大規模軍事征服後,原百越的少數民族死的死、逃的逃,數量已經大為减少。現越南人認為其北部的原“京族”等民族就是由兩廣地區為逃避中原軍隊的征服而逃到越南北部的百越諸部。也有認為是向西逃到了廣西、雲南一帶,而成為了現在壯族、侗族的祖先。

二、第二階段發展

從西晋開始,中原地區先後發生了史上知名的“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再到後來的“南北朝混戰”,直到唐朝統一,中原戰亂才徹底結束。

在這戰亂期間,中原漢人為逃避戰亂,長時間地大規模舉族南遷,把當時的中原漢語、文化、習俗全都帶到了南方的廣東、福建。囙此幾乎所有傳統廣東人的家族都有“族譜”記錄自他們是來自中原何方,何時遷到廣東的。這些中原人的漢語和原先的秦漢語交匯,逐漸形成了較完備的粵語,這是粵語形成的關鍵時期。

因為南遷的時期、地域不同也就逐漸形成了現有的三大語言:粵語、潮汕語、客家話。以語言來劃分,廣東人形成了廣府人、潮汕人、客家人這三大群體,他們全部是不同時期、內地不同地區的漢人南遷的後代。這一時期南遷至浙江、福建一帶的漢人,有部分南遷到粵東地區的潮汕平原,成為潮汕人的祖先,囙此潮汕語與“閩南語”是同一語系。

而此後的中原,因為受到西夏、遼、金、元等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佔領,中原漢語開始慢慢地胡化,而偏於一隅的廣東則一直保留著漢唐時期的語言、文化。囙此大量的唐詩宋詞現在只要用粵語來吟讀,就能體現出詩詞基本的“韻律美”。因為那時的中原人就是用粵語來作詩寫詞的。

以朗朗上口、耳熟能詳的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為例,在粵語裏“流、樓”是同韻母的,符合絕句詩詞第二、第四句必須押韻要求,但普通話裏這兩個字就又不同韻了。

三、第三段成熟

到了南宋及其後的元明清,因為北方少數民族入侵而引起的長時間戰亂,多次引發了中原漢人的大規模南遷廣東,同時也帶來了胡化中原音,對粵語形成一定程度衝擊和融合。此外,隨著廣州地區的海外貿易非常發達,一些阿拉伯語也由此傳入,從而部分影響到了粵語的詞彙,但粵語仍較好地保留著漢唐時期的特徵。晚清時的粵語已非常成熟了,與現在的幾無相差。

同期,現在的普通話也在以北京地區為中心的地方形成,但其音調只剩下四個調了,徹底與北方胡語聲調相一致。而粵語則有9個調以上。

四、粵語相比起普通話的優勢

1、能够更好地解讀古代文獻、典籍、理解其詞義、精髓所在,特別是漢唐以前的。

2、粵語聲調更為豐富、朗誦古詩詞時更為符合韻律美和背景解釋。

3、具備有對近義字的區別及同音字較少的優勢。

古漢語對於近義字的發音特點是:聲母相同,但韻母不同。這樣近義字的讀音相近但又有區別,才能够正常表達。普通話最大的問題是文字完全繼承自古漢語,但讀音卻被“胡化”,從而出現很多常用的近義字讀音完全一樣的情况,造成了文字使用上的極大混亂。例如“的、地、得”,“做、作”,這兩組常用的近義字,在粵語裏完全符合“聲母相同,韻母不同”的要求,所以懂粵語的人完全不會搞混淆“的”與“地”與“得”,也不會用錯“做”與“作”。但北方地區的人經常會搞亂這兩組近義字。

體會一下,在粵語裏:西、希、錫、溪、兮、夕、兮,七個字都不同音,普通話都是一個xi。普通話的同音字率還是比較高的,應該是為了方便適應各個地方的學習對發音做出一定程度的簡化造成的。如果不是普通話裏同音詞也不是很多,否則使用上就更容易混淆了。

縱觀整個廣東人文的形成、發展史,其實質就是中原漢人為追求安定、幸福的生活而不斷遷徙、繁衍、奮鬥的血淚發展史篇。在此過程中,語言、文字、宗族等是維繫著廣府人的最重要紐帶,囙此幾乎所有廣府地區鄉村的家庭,屋裡都會擺放一塊紅色底的“祖先牌位”並定期給祖先上香的。也囙此廣東人“寧丟祖宗田,莫丟祖宗言。”的宗族觀念、拼搏精神也遠比內地要强,粵語也成了仍保留著古漢語精髓的現代漢語語種。另外,粵語是擁有完整的文字系統的漢語,即所有粵語發音均有對應的漢文字,能够用文字完整地記錄發音。

影劇中的宗族械鬥

現在的普通話則是為了迅速推廣普及從而提高全民文化水准和大一統需要,不過略顯顯得有點簡單粗暴鄙陋,遺失了很多古漢語的精髓和內涵。

普通話的推廣使用已深入民心,為全民文化水准提高,團結統一、努力奮鬥、經濟騰飛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但作為古代漢語遺存的粵語,現時雖還有近億人在說,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口大規模的跨區域流動,說的人數急劇减少,不僅好多專家學者擔心,普通的老輩百姓也憂慮著這祖宗的語言的前景和出路。

有大膽者斷言,如果仍然按現時情形發展下去,也許不用再過100年,粵語,包括閩南語,更不用說其他小的方言了,將徹底從人類的口中消亡,真正成為語言化石。若果真如此,不知是歷史的必然還是人類的悲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