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的一個人口百萬的縣,建國後曾被撤銷,直到2009才恢復

湖北 135℃ 0
摘要:在湖北省的北部地方,有一個地方叫做隨縣,它屬於湖北省的隨州市管轄。隨縣處在桐柏山的南面,大別山的西面,東面和隨州市的曾都區相接壤,西面和宜城市,還有棗陽相鄰,南面則是京山和鐘祥等縣,北面和河南桐柏縣相鄰。轄區總面積將近五千七百平方公里,總人口一百多萬。1983年的時候,隨縣的建制被撤銷,併入了隨州市管轄。在2009年,經過國家準予,把原來曾都區的十九個鄉鎮劃出,重新設立了隨縣。

在湖北省的北部地方,有一個地方叫做隨縣,它屬於湖北省的隨州市管轄。隨縣處在桐柏山的南面,大別山的西面,東面和隨州市的曾都區相接壤,西面和宜城市,還有棗陽相鄰,南面則是京山和鐘祥等縣,北面和河南桐柏縣相鄰。自古以來就有“鄂北重鎮”的叫法。轄區總面積將近五千七百平方公里,總人口一百多萬。

說起隨縣這個地名的起源,我們從一些歷史文獻的記載中可以看出,早在上古的炎黃神農時期,就把他們的早期活動區域稱作“隨”,後來就一直沿用了這個稱呼。

在西周的時候,因為這個地方曾經是炎帝的後裔,屬於隨侯的後代,所以就封這個地方為隨國,隨的名字就是由這裡開始的。到了春秋時期,這個地方分別隸屬於當時的隨國、厲國和唐國。戰國的時候,這個地方又隸屬於楚管轄。

到了秦代,開始實行了郡縣制,在原來古隨國的地方,開始設定了隨縣,隸屬於當時的南陽郡管理。到了西魏時期,在西元535年,也就是大統元年的時候,第一次在這裡設定了隨州,但在這個時候,隨縣的建制還是一直存在著。

到了北周時期,楊忠被封為隨國公,楊堅繼承了他的爵位以後,又被封為隨王。到了後來,楊堅稱帝,本來打算用“隨”當做自己的國號,但因為“隨”有“走”的意思,在當時是不太吉利的,於是就將“隨”的“辶”去掉,也就成了“隋”。

此後的歷代,一直到明朝,隨縣的建制也是始終存在著。在清代的時候,又一次設定了隨州。一直到民國時期,在1911年的時候,隨縣的建制被恢復,隸屬於當時的孝感專區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隨縣這個地方曾經在1952年和1970的時候,分別隸屬於襄陽專區和襄陽地區。在1979年的時候,經過國家準予,縣級隨州市成立。1983年的時候,隨縣的建制被撤銷,併入了隨州市管轄。在1994年的時候,隨州市成立省轄市,隸屬於襄樊市代管。又到了2000年,縣級隨州市升格成了地級隨州市,原來屬於縣級隨州市的區域改名為曾都區。在2009年,經過國家準予,把原來曾都區的十九個鄉鎮劃出,重新設立了隨縣。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