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四十年,吳忠老馬記牛肉麵的故事

宁夏 220℃ 0
摘要:吳忠早茶,不僅僅是美食的相遇,還有許多關於夢想和堅守的故事。6月17日,吳忠老馬記牛肉麵創始人馬繼祥的傳承人馬玉蘭坐在牛肉麵館裏,一邊回味父輩創辦老馬記牛肉麵的艱辛與收穫,一邊向記者娓娓訴說自己圍繞牛肉麵經歷的時光。

吳忠早茶,不僅僅是美食的相遇,還有許多關於夢想和堅守的故事。

今年68歲的買學英經常和好朋友一起到吳忠南門中華橋頭的老馬記牛肉麵館吃早茶,“我從17歲就開始吃老馬記牛肉麵,已經習慣了老馬記的味道,感覺離不開吳忠的早茶牛肉麵了,退休以後也經常吃,最多的時候我一周來五次。”

買學英念念不忘的老馬記牛肉麵,是很多上了年紀的吳忠人的一種情結——懷念那個味道、懷念流逝的歲月。

6月17日,吳忠老馬記牛肉麵創始人馬繼祥的傳承人馬玉蘭坐在牛肉麵館裏,一邊回味父輩創辦老馬記牛肉麵的艱辛與收穫,一邊向記者娓娓訴說自己圍繞牛肉麵經歷的時光。

創業之初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我家的事業就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發展起來的。”馬玉蘭認為,自己家族的命運、事業的成敗離不開國家命運的關鍵抉擇,離不開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

“我的父親叫馬繼祥,是我們吳忠本地人,很早以前我們家搬到蘭州奶奶家,幫助奶奶做牛肉麵生意。後來搬回吳忠,父親做起了小生意。1980年春天,我家從農村搬到了吳忠城裏,那時候我們沒有想著要做牛肉麵,只想著做釀皮仙草。釀皮和仙草都是我媽在家和姐姐自己製作,我媽手藝好,釀皮攤子的生意非常好。到了秋天,吃釀皮的人少了,我家又開始賣羊雜碎。”

“1981年的春天,我們家釀皮攤隔壁來了一家蘭州人,街邊支了兩口鍋、一個案子、搭了個帳篷,廚師甩開膀子做牛肉麵,答錄機裏吼著秦腔,吵得倒也熱鬧。吳忠人沒有見過牛肉麵,好多人圍過來看稀罕。沒多久,吃的人慢慢多了起來。”

吳忠本土

第一家牛肉麵館

馬玉蘭接著說:“我們家做牛肉麵生意有先天優勢。因為我奶奶在蘭州賣了十幾年牛肉麵,父親在奶奶身邊生活過十多年,他對牛肉麵熟門熟路。事情决定後,那一年的八月份,父母去了蘭州。幾天後他們從蘭州拉回了一大卡車貨物:幾十袋優等麵粉、香油、蒜苗子、牛肉、牛架骨,各種調料,車上還下來兩個小夥子,他們是在奶奶店裡做牛肉麵的師傅。經過一番精心準備後,我家的牛肉麵館開業了,最初的店名叫正宗蘭州清湯牛肉麵,後來改叫馬記牛肉麵,這也算是吳忠人開的第一家本土的牛肉麵館,與剛開業不久的楊記牛肉麵館僅僅一牆之隔。”

勵志做百年老店

1997年開始,馬記牛肉麵館慢慢開了幾家分店。為了區別其他家牛肉麵館,保護自己的品牌,馬玉蘭給父親說:“老爹,我們得改店裡的招牌了,現在滿大街都是馬記牛肉麵館,這樣容易和我們產生混淆。你的年齡大,資格老,我們就把馬記改成老馬記牛肉麵,突出我們的品牌。”

2006年的時候,考慮到牛肉麵館的未來發展,馬玉蘭和丈夫商量,將店名更名為“馬寶玉牛肉麵總店”。

馬玉蘭還是一個善於創新、敢於創新的人,多年前她就請在四川大學美術系當教授的舅媽為自己的店設計LOGO,想把“馬寶玉牛肉麵總店”品牌化,提高知名度。

“我昨天剛剛又修改了LOGO,把‘吳忠早茶’四個字做在LOGO上面。”馬玉蘭將自己重新設計的商標樣本展示給記者看,“牛頭代表正宗專業牛肉麵,拼音為了多個識別,外面四方的邊線代表生意做向四面八方,加上‘吳忠早茶’,更具地域特色。”

40年過去了,從半個門面房到如今400平米的精裝修門面房,從一開始五個從業人員到如今四個師傅和十五名服務員,從最初一碗牛肉麵到如今豐盛的早茶,一切都在改變,但對父輩提出的“誠信經營,信譽至上”的理念始終沒有改變。馬玉蘭說:“我要把我們的店傳承下去,繼續做好良心餐飲,讓吳忠早茶這張城市名片閃閃發光。”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