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鎮上的傳統小吃,2.5元1碗火了30年,不用筷子拿小刀切著吃

山西 110℃ 0
摘要:山西這邊有一道傳統小吃,叫做碗團也可以叫做碗禿碗坨,叫法不同但是口感和吃法是一樣,這是一道夏天的解暑神器,也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以香醇可口筋軟耐嚼著稱。碗團的主料是蕎麥,加水煮熱後熬成糊糊,等到冷卻後就可以切開吃,放上自己喜歡的調料,不需要筷子和勺子,拿一把塑膠小刀一邊切一邊吃,非常方便。有了這樣的方法,碗禿也能走出磧口走出山西,希望這樣的傳統小吃能够發揚光大!

山西這邊有一道傳統小吃,叫做碗團也可以叫做碗禿碗坨,叫法不同但是口感和吃法是一樣,這是一道夏天的解暑神器,也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以香醇可口筋軟耐嚼著稱。碗團的主料是蕎麥,加水煮熱後熬成糊糊,等到冷卻後就可以切開吃,放上自己喜歡的調料,不需要筷子和勺子,拿一把塑膠小刀一邊切一邊吃,非常方便。

碗團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相傳慈禧太后逃難時也對它讚不絕口,如今柳林、平遙等各個都市都很流行吃碗團,臨縣的磧口古鎮上也有好吃的碗團,而且這家店已經開了三十多年,從路邊小店發展到如今的飯店,生意非常好。

磧口鎮是山西臨縣的一個古渡口,當時黃河下游水勢兇猛,商賈們乘船到磧口鎮就會轉陸路,所以這裡是一個商賈彙集的地方,有黃河第一鎮的稱號。那時候的商人在這裡卸貨,然後休養生息,吃著美味算著賬,光是美食店就有二十多家,小鎮上簡直是熱鬧非凡。如今這樣輝煌的歷史已經過去,但是時代又賦予了磧口鎮新的使命,這裡成為了旅遊旺地,不少外地遊客慕名來參觀。

這裡的紅棗和碗團都很出名,尤其是這家火了三十年的碗團店,他們家做的是臊子碗團,和外面吃到的味道不一樣。碗團的做法一樣,只是出鍋後會加上一勺臊子,這個臊子是方言,其實就是海帶頭粉條和黑豆熬煮的一種小菜,再配上辣油蒜汁芝麻醬老陳醋,吃起來香綿可口,黏而不沾碗。

做好的碗團緊緊貼在碗上,但是很容易脫落,一點也不沾碗,而且價格很實惠,2.5元一碗真是良心價啊。這裡做碗團的人很多,只有他們家生意最好,能明顯感覺和其他店的味道不一樣。店面挺寬敞,菜品也很多,除了碗團還有凉皮、擔擔麵和麻辣燙,適合各種人群,逛完古鎮正好可以來這裡休息一下吃點東西補充能量。

除了臊子碗禿,店裡還有炒碗禿,這個只有冬天才有,因為碗禿比較冰冰凉凉,到了冬天人們就不想吃,把它從碗裏拿出來切成長條,放上豆芽一起爆炒,有豆芽的清脆爽口就不會油膩,口感又不一樣,值得體驗。

他們家的碗禿除了可以現做現吃,還能真空包裝,讓客人帶回家給親戚朋友分享,只能說現在的店家太懂得經營之道,知道如何去文宣壯大地方的特色美食,做好的碗禿拿回家複蒸一下,放上店家搭配的調料,口感和店裡差不多。有了這樣的方法,碗禿也能走出磧口走出山西,希望這樣的傳統小吃能够發揚光大!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