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印度稱作“三哥”有什麼特殊含義?背後的屈辱歷史一言難盡

上海 96℃ 0
摘要:說到“三哥”或者“印度阿三”,大家都會想到印度人,現代人提起“阿三”更多的還是調侃意味居多,畢竟印度是個神奇的國家,印度人是個神奇的種族。大多人不知道原本的“阿三”是帶有種族歧視意味的貶義稱呼,是阿SIR的音譯,完整的稱呼其實是“紅頭阿三”,這一稱呼承載了當年中國所經歷的一段屈辱黑暗歷史,是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屈辱象徵之一。直到全國解放後,“紅頭阿三”就流傳全國。

說到“三哥”或者“印度阿三”,大家都會想到印度人,現代人提起“阿三”更多的還是調侃意味居多,畢竟印度是個神奇的國家,印度人是個神奇的種族。大多人不知道原本的“阿三”是帶有種族歧視意味的貶義稱呼,是阿SIR的音譯,完整的稱呼其實是“紅頭阿三”,這一稱呼承載了當年中國所經歷的一段屈辱黑暗歷史,是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屈辱象徵之一。那麼這一稱呼具體是如何來的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指近代中國的一種特殊的社會形態,許多列强國家都曾在舊中國進行過殖民。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11月29日上海道宮慕久以告示形式,公佈上海租地章程,劃定洋涇浜(今延安東路)以北、李家廠(今北京東路、圓明園路一帶)以南之地,准英國商人租地建屋,後稱租界,也就是英租界。上海租界既然是“國中之國”,自然要有武裝力量及其他鎮壓工具,這便是萬國商團、艦隊水兵與巡捕。

這裡的巡捕最初都是西方人擔當,隨著紮根愈深,華人巡捕漸漸多了起來,殖民者怕不易控制,自1884年開始從英殖民地“進口”印度籍巡捕。印捕基本上是來自印度西北旁遮普地區的錫克族人,他們大多身材魁梧、脚登皮靴、頭纏紅布,臉色黝黑。這些印度人是英國人的忠實“爪牙”,整天警棍亂舞,華人很看不慣他們為虎作倀的囂張樣子,在1888年國人刊行的一本《遊滬筆記》中提到印度巡捕“面黑如漆,頭纏紅巾,華人呼為紅頭蒼蠅”。

而什麼時候華人稱他們為“阿三”呢?上海人喜歡加“阿”字作為稱呼,而上海話中與“三”相關的詞彙(阿三、八三、癟三、十三點、豬頭三)多為貶義詞。1909年《申報》刊載的一部名為《夜花園》的小說中,首次正式出現了“紅頭阿三”的稱呼,不過既然能有了正式稱呼,想來這樣的稱呼在民間也傳了多日。可印度巡捕也僅出現在租界,為何“紅頭阿三”的稱呼在上海皆知呢?

這與印捕數量逐年持續增長有關,不僅是殖民者雇傭印度人,還有其他機構權貴等也流行雇傭印度巡捕,不僅是為了安保,也是為了彰顯權力和地位。自此頭纏紅布的印捕形象成為當時上海的一道特殊都市景觀,變成了公共租界的一個符號象徵,但這樣的符號象徵並不是褒義,因為印度巡捕行為粗暴,態度蠻橫,經常手執大棒,驅趕和毆打華人,這給許多華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反感厭惡。

四是地位說,印捕進入租界巡捕房的時間晚於西捕、華捕,在上海人心目中其地位要低於後兩者,但實際上,印度巡捕的地位在殖民者心中,還是高於華人巡捕的,體現在薪資通常是華捕的一倍,晋昇也比華捕更快,所以這一說法不太立得住。直到全國解放後,“紅頭阿三”就流傳全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