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亡國近50年!錫金國王依舊健在,還在繼續號召同胞企圖複國

西藏 64℃ 0
摘要: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麓地帶,曾經存在著一個古老的國家,他三面環山,境內有高峰有河流,邊境與不丹、尼泊爾、印度以及中國西藏均有接壤,在古老的中國,我們稱它為錫金王國。然而在錫金王國成立僅僅58年的時候,它的鄰國尼泊爾就向他發起了侵略並且攻佔了國都。按道理說錫金國王可以安然無恙回家過安穩日子了,讓人沒想到的是鄰國不丹竟然趁虛而入,舉兵侵犯了錫金國並且佔據了東側大片領土。

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麓地帶,曾經存在著一個古老的國家,他三面環山,境內有高峰有河流,邊境與不丹、尼泊爾、印度以及中國西藏均有接壤,在古老的中國,我們稱它為錫金王國。

然而在錫金王國成立僅僅58年的時候,它的鄰國尼泊爾就向他發起了侵略並且攻佔了國都。當時的錫金國王被迫逃亡到了西藏,此時班禪喇嘛收容了國王但誰知不久尼泊爾軍隊攻佔了班禪喇嘛的寺廟,無奈之下班禪喇嘛緊急請求清朝政府發兵支援西藏。

清朝當時正是乾隆皇帝在位,兵強馬壯,兩次派兵後捷報連連,順利將尼泊爾軍隊全部趕出西藏甚至乘勝追擊到尼泊爾軍隊迫使尼泊爾求降,尼泊爾也從此成為清朝藩屬。

按道理說錫金國王可以安然無恙回家過安穩日子了,讓人沒想到的是鄰國不丹竟然趁虛而入,舉兵侵犯了錫金國並且佔據了東側大片領土。

清朝衰落,淪為英國“保護國”

1821年至1835年期間,中國正處在鴉片戰爭時期,英國在全球多個國家展開侵略和殖民地佔據活動。

在1835年-1861年期間,英國對錫金王國所在的區域展開大範圍侵略並且簽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錫金王國的特殊地理位置,對西藏的戰事起到了預警作用,就在英國佔領錫金王國

不久之後,不出所料地對西藏展開了行動。此時的清朝剛剛開啟了自救的洋務運動,失敗的封建統治者忙著自救無暇顧及邊境,鴉片戰爭也讓政府重點關注水師而忽略了邊疆內陸的戰事。

此時左宗棠忙著收復新疆,慈禧忙著發動政變,實際上清政府已經逐步走向衰敗,無暇外交,囙此所謂談判也只是清政府一味地忍讓求和。

最終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在這份條約內,明確了錫金王國的歸屬權為英國,將錫金王國與中國徹底劃清了界限,從這份條約開始,錫金王國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自1861年起錫金王國一直被英國政府管轄,直至1918年英國才將錫金王國的主權歸還給錫金王國第11任國王,當時的塔希·納姆伽爾國王。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國王意氣風發開始重振旗鼓、修復之前被英國擾亂的人民環境和政治制度的期間,鄰國印度宣佈獨立,同時已經開始對這個剛剛平靜下來的小小鄰國虎視眈眈了。

印度崛起,步步緊逼

1947年印度獨立,作為錫金王國的鄰國,早已對這個經歷風雨摧殘的小國有吞併意圖。印度逐漸開始向錫金王國派駐軍隊,隨後印度和錫金王國簽訂了《維持現狀協定》,一步一步在軍事、經濟、外交等各個方面削弱錫金王權。

錫金國內部逐漸形成了兩足鼎立的局面,一方是印度政權支持的國民大會黨,一方是錫金國王和王族們,錫金人民也參與到這次政治鬥爭中來,紛紛掀起群眾運動。

印度利用了錫金王國內部鬥爭的混亂時機,進一步派駐軍隊和高層干涉內部政權,直至1950年,印度和錫金王國又簽訂了一份條約《印度錫金和平條約》.

這份合約刺激了錫金王國的廣大愛國群眾,人們掀起了更激烈的反對印度幹政的示威遊行,印度順水推舟以維護錫金王國穩定為理由强行讓印度軍隊對錫金進行全面的軍事管制。

剝奪王權,名存實亡

到1975年,印度宣佈廢除錫金的第12代國王-帕爾登國王,解散國王的護衛隊同時宣佈錫金王國正式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帕爾登國王自1963年接管錫金王國的王位,在他在位期間簽署了諸多不平等條約,迫於無奈他統治下的錫金王國一直岌岌可危,這讓他的國王生涯也充滿了無奈和壓抑。

他何曾不想反印複錫,只是力量有限國力衰弱不足以和勁敵抗衡,無奈下他甚至與美國人結婚,想要以此與美國產生牽連關係企圖借助自己的婚姻拯救國家。

就在同一年,自己的軍隊被解散,就連帕爾登本人也遭到軟禁。

曾經的一國之王,沒有公權,失去軍權,失去國民,甚至連自己的人身自由都無法得到,這些屈辱已經是常人無法忍受,最讓他無法承受的是自己還背負著“亡國之君”的千古駡名。

不甘淪為亡國之君,企圖恢復祖國

在印度徹底統治錫金王國之後,帕爾登國王開始了滿航的流亡生涯,因為妻子是美國人所以他首選的避難場所便是美國。

在美國流亡期間,帕爾登一直努力地在任何國際發言機會中控訴印度的不合理侵佔,企圖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和幫助來復興錫金王國,但卻一直沒有得到任何國際援助。

中國政府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承認錫金王國的國家,但是隨著政治形勢的改變,也在2003年6月23日正式承認錫金王國為印度的一個邦。

帕爾登終生都在為複國而戰鬥,長久的憤懣和鬱鬱不得志讓他的精神飽受折磨。1982年,錫金王國第12任國王帕爾登因患癌症不治在美國紐約逝世。

他臨終前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旺楚克·滕辛,新任王儲便繼位成為錫金王國第13比特國王。旺楚克·滕辛完全繼承了父親帕爾登國王的遺願,他拒不承認印度對錫金王國的統治,仍然不斷向國際社會發出獨立和複國的聲音,繼續為錫金王國的複國而奮鬥。

事實上,在錫金被印度統治之後,已亡國近50年!雖然國王依舊健在,還在繼續號召同胞企圖恢復祖國,但印度早已通過大量移民尼泊爾人到錫金的管道來稀釋了錫金國本國的民族。

當地很多國民已經成為了少數民族,如今是尼泊爾人占了大多數,尼泊爾人本質上是支持印度的統治的。囙此,即便是錫金王室能够回到錫金,國內的大部分尼泊爾人也不會支持任何推翻政權的運動。

縱觀世界歷史的大河,無數如恒星璀璨的文明古國閃亮至今,也有無數如流星轉瞬即逝的燦爛文明。發展壯大也好,滅亡也罷,無非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曲折蜿蜒罷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