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280分上本科,說明了什麼?

黑龙江 60℃ 0
摘要:不止黑龍江,大部分省市的本科線也只有300多分,在考不上大學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的今天,為什麼教育焦慮與內卷還如此激烈?黑龍江,理科本科線僅有280分,比西藏漢族理科線都低。顯然,黑龍江人口的外流已經蔓延至高考,不僅僅是絕對適齡人口的下降,還有優秀的父母與考生的外流。2020年,黑龍江本科線是301分,也幾乎在全國墊底。280分反映了一個勢:大家都越來越低。

不止黑龍江,大部分省市的本科線也只有300多分,在考不上大學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的今天,為什麼教育焦慮與內卷還如此激烈?

各地分數線公佈,一方面是逼近滿分的高分考生比比皆是,但另一方面,各地錄取分數線之低,也重繪了我的認知。

黑龍江,理科本科線僅有280分,比西藏漢族理科線都低。為什麼?首先是個性化原因。顯然,黑龍江人口的外流已經蔓延至高考,不僅僅是絕對適齡人口的下降,還有優秀的父母與考生的外流。日前,一個研究報考熱度的報告,抽取了全國各片區最著名的9所高校,研究其錄取分數與各省本科控線之差,黑龍江無論文理都高居第一。2020年,黑龍江本科線是301分,也幾乎在全國墊底。

280分反映了一個勢:大家都越來越低。

不僅是黑龍江,吉林的理科本科線也僅有305分。在實施老高考的17個省市,理科本科線大多都是300多分。內蒙古是301分,西藏305(漢族),青海310,甘肅336,陝西341,寧夏345,廣西348,貴州367。即便是考生最多,競爭最激烈的河南,本科線也僅有400分。理科本科線超過400分的僅有安徽、江西、雲南、四川、山西等少數省市。

其實實施新高考改革的地區也沒有高到哪裡去。

比如遼寧,物理學科類本科線是336。新高考實行賦分制,30分起評,即最後一名考生也有30分。如果不準確地簡單剔除3門共計90分,還剩多少分?也是200多分。

去年某新高考省份,在最後徵求志願時,也就是補錄階段,也出現了這一幕,以理科為覈心的選科結構下,出現了不足300分上一個本科的現象。

需要說明的是,各省之間的錄取分數線不能直接比較高低,也沒有意義,這涉及試卷不同,以及閱卷人與標準不完全相同。但基本面還是可以有一點判斷的,滿分750分,300多甚至280分就可以上一個本科,水准如何?大家可以換算成百分制算算。

你作為一個普通人,如果沒有任何準備去參加高考,能考多少?

是試題難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面對數學題難的說法,南師大附中校長葛軍曾公開表示:“在我看來,高考題不是難了,而是越來越容易了”!

近10餘年來,高考命題在保持基本穩定的前提下,近年受疫情、減負等外界因素影響,總體難度是下降的。簡單從分數看,不少省市明顯出現了高分通脹的現象。

過去10餘年,在考生沒有顯著增長甚至下降的背景下,600分以上考生是普遍新增的,在一些省市甚至成10倍的增長。在北方某地,全體考生高考平均分增長了100分。現時,絕大多數省市最高分普遍超過了700分,甚至動輒超過720分、730分,幾乎逼近滿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種絕對難度的下降。

真心不難,某院士也公開批評,認為高考難度過低,對於著名大學來說已經失去了選拔意義。

不能否認,理科分數線極端低,有一個科技原因,就是文理科考生與招生量不匹配的問題。

因為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我們高校大約60%以上的專業都是招理科的,所以過去一直是學理科的多,學文科的少,基本是6:4,或者7:3。但近年,因為種種原因,各地理科生普遍出現减少的趨勢,文科生占比開始增長,這也進一步加劇了文理科分數線差距的加大。

也就是說理科生報考者减少,但錄取人數還在增長,於是錄取分數不斷下降。

安徽今年的本科線,理科比文科低了104分,覈心原因就在於理科招的多,但報的少。文科則恰恰相反。去年安徽考試院就曾公開發佈提示,招3個理科生才招1個文科生,但現時文理生比逼近1:1,提醒大家注意,謹慎選擇文理。從這個角度,如果想利用這個分差,大家多學理科,多選物理。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教育的進步。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受教育權利充分被滿足,即便是大學教育,甚至是本科教育。

其實不僅僅是理科,文科分數線也沒有高到哪裡去,要求都不高。

縱觀全國各地分數線,文科本科線300多的也不少,最高也就400多。2020年全國招生967.45萬人,絕對錄取比例超過了90%。

經常看到網上很多輿論抱怨本科招的少,這樣的本科線,到底是招的少了,還是多了?

在2019年高職大擴招之前,本科招生量是超過專科的。即便高職擴招讓本科占比下降,但現時也保持在450萬的水准,並在持續緩慢增長。而考生是多少呢?今年高考1078萬人,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但現時高考報名人數實際包含了中職的單考單招,以及高職的專升本。如果剔除這部分考生,實際參加6月普通高考的考生應該是下降的,大約也只有800餘萬。

根據河北、河南考試院公佈的消息,雖然高考報名總人數增長,2021年參加6月普通高考的考生已經開始下降,比如河南,雖然號稱125萬考生,但6月普通高考考生已經不足80萬,增長的主要是另外兩種考生。

考生减少,招生量還在增長,顯然,本科越來越好考,分數線下降也是正常的。河南,這個考生最多,競爭最激烈的省份,也僅有400分。

不僅僅是招生量與考生量的變化,還有考生的質量。

坦率地講,不是招的少,而是你是否願意學,是否具備基本的能力?筆者曾經仔細分析了去年一些省份的一分一段錶,可以清晰地發現,無論在哪個省,300分以下,200分以下的人占比都很高,動輒數萬,甚至二十萬,100分以下的人也動輒數千人,甚至上萬人。

滿分750,如何才能考到這樣的分數?肯定和智力無關,至少說明一點,有一些孩子是不喜歡學習的,無論什麼原因造成的。為什麼還要逼他們上大學?

200多分、300分,這樣的分數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基本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的問題。以這樣的知識水准,能否完成本科教育都是一個難題。很多大學不得不像管中學生一樣管大學生,就是因為很多孩子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往往備受指責。一個校長曾跟我訴苦說:否則只能放羊了,畢不了業怎麼辦?

考不上大學已經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高考競爭與教育焦慮仍然如此激烈,為什麼?

今天的高考和過去的高考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所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早已經成為過去,不僅本科線低,專科線幾乎就是不設要求了。

在今天的中國,考不上大學已經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即便是如此簡單,容易,但全國人民仍然緊繃著神經,跟著高考而舞動。分數公佈後,無論是考生,家長,還是老師,或癡,或笑,或癲狂。人人都能上大學並沒有改變我們對高考的在意與追求。過去比拼升學率,後來是比拼重點率,現在是985/211率,北大清華人數。

著名的教育模範,時代楷模,雲南的張桂梅校長也說,她此生的理想是希望她的學校有人能考上清華北大。

水漲船高的尺子背後,表明高考已經不再是高考,不再簡單是一個教育量測,事實上已經成為一個社會評估的工具,社會分層的通道,這影響和扭曲著高考,進而影響著教育本身。

2018年上海對落戶政策調整,對於優秀人才不再按部就班計算積分,探索對北大清華為代表的優秀高校畢業生直接落戶。但在這個落戶新政中,對於北大清華應屆畢業生加了一個限定詞:“應屆本科畢業生”

上海人明白,清華北大研究生多數本科不是清華北大,所以不算。這幾乎就是用高考分數直接衡量。你是否優秀?看高考分數。

其實不止是上海,各地都有類似的政策。也不僅是各級政府,各類國企、私企,在招聘時,也都設定了學校出身的限制,門檻。如果不是著名大學畢業,連參加競爭的機會都沒有。比如江蘇選調生嚴格限定在15所高校畢業生,上海限定在10所高校。

在這種背景下,就能理解,為什麼人人都能上大學的今天,本科線已經低到280分的今天,我們仍然如此激烈地競爭。因為上什麼樣的大學是不一樣的,因為用人單位會在意你是什麼大學畢業的,因為社會評估如此!

但無論如何,這不是教育評估的罪與錯,更不是高考的錯與罪。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