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祖先都來自哪裡?明朝882個姓氏從大槐樹下出發,看有你家沒

山西 69℃ 0
摘要: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賣花聲·懷古》。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戰爭史,自進入了信史時代,有關於戰爭的記載就沒有停息。這次大移民歷經50年,從大槐樹下遷移走了882個姓氏,覆蓋了中原、華東數省,波及了大半個中國。1991年,山西洪洞縣首次舉辦了“尋根祭祖”節,這場“祭祖”意義是重大的,每年4月,洪洞必然熱鬧非凡。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賣花聲·懷古》。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滅夏、周滅商、春秋戰國七雄爭霸、秦始皇攻滅六國一統天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戰爭史,自進入了信史時代,有關於戰爭的記載就沒有停息。

戰爭也推動了文明發展,商周時期,以黃河、中原地區為主,其餘四方劃為南蠻、北狄、西戎和東夷,周代《禮記》王制中雲:中國(中土、中原)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秦始皇攻滅六國,征戰百越,四方部落也都歸屬秦國,漢末三國時期,戰亂再次掀起,後世安史之亂,還有更加嚴重的五胡之亂,每一次大戰,都讓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人向著安定的南方遷移,南方的經濟也得到了發展。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大移民”是明朝初年,元末戰亂持續了20年,明朝建立後,各地都已經滿目瘡痍,山東、河南、河北一地都已經是無人之地,《牛氏族譜》載:兵戮河南,赤地千里。

然而山西晋南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由於山西四周都是群山峻嶺,易守難攻,這裡雖有戰亂,但也不是主戰場,加上年年風調雨順,百姓豐衣足食,中原地區的人都逃荒到山西,《明太祖實錄》記載:1381年全國總人口為五千九百萬,山西人口就達到了4百多萬。所以山西成了主要的移民點。

不過第一次移民並沒有持續多久,朱棣起兵,他登基之後,為了儘快恢復農業發展,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下詔將一些罪犯發配到北平、永平等府縣為民種田,但這也只是杯水車薪。

朱棣各縣下達了移民名額,為了儘快完成移民,朝廷就散佈了謊言說:山西只有洪洞縣,來逃荒的人紛紛都來了洪洞縣,當人口達到名額後,朝廷就派兵將他們圍了起來,一群人都聚集在山西洪洞大槐樹下等待被移民。

在傳說當中,洪洞鄉民為了記住自己是大槐樹底下的子民,就在腳趾頭砍上了一刀,小脚趾就成了兩瓣,見到兩瓣的脚趾甲的人都是從大槐樹下遷移走的,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

不過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在《明史》當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如:永樂十四年(1405年)11月,徙山東、山西、湖廣流民2300餘戶於保定州,免賦役三年。這次大移民歷經50年,從大槐樹下遷移走了882個姓氏,覆蓋了中原、華東數省,波及了大半個中國。

由於姓氏太多就不一舉例了,經過幾百年的變遷,各大姓氏都在融合,若是真有心査詢自己是不是大槐樹移民,恐怕需要翻閱族譜了,其實中國人在骨子裡都有落葉歸根的想法,即便過了幾百年,大槐樹始終都是根。

1991年,山西洪洞縣首次舉辦了“尋根祭祖”節,這場“祭祖”意義是重大的,每年4月,洪洞必然熱鬧非凡。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