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那位高考660分,從北大轉學讀技校的青海小夥,結局如何

青海 85℃ 0
摘要:大家好,我今天百忙之中抽空給大家帶來以下這篇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品鑒!當年,那位高考660分的年輕小夥,名叫周浩,他雖然不是全省狀元,但是能够在全省之中排到第八的位置,就足够證明他的成績有多麼優异。而當年那個看似非常叛逆的青海小夥,結局如何?現在的生活對周浩而言,才是他一直以來都想要的,雖然轉學到了一個技校,但是在這裡他學習到了非常好的科技,也同樣拿到了不少賽事的冠軍。

大家好,我今天百忙之中抽空給大家帶來以下這篇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品鑒!

愛因斯坦:“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

隨著人類的進步,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今天的社會與從前已經無法相比,無論是我們現在所經歷的一切生活,還是周遭的環境,都是遠遠勝過從前的。隨之而來的,同樣有人類思想的變化。世界之所以能够發展至今天這般模樣,完全是因為人類的進化,而人類本身的進化除卻身體上的,也包括了思想。

思想的進步或許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一大前提,也是今後世界變得越來越好的一大基礎。在原始社會,人類雖說有思想,但那恐怕僅限於個別人。雖然依靠著他們的想法和靈感,為後世創造出了不少的條件,但終究是處在原始社會時期。而等到封建社會,思想則為官僚主義所壓制,普通平民的思想要以帝王為主。然而到了現代,思想則成為了所有人具備的一種東西,每個人有不同的思考,國家與社會也會尊重每一個人自己的想法。

在思想佔據上風之後,普遍的家庭都開始重視起了教育,甚至還延伸到了孩子的日常生活當中。興趣似乎成為了一代青少年的必備,興趣班也隨之應運而生,無數家長在難得的週末時光,都會為自己的孩子報一個興趣班。不過,到底什麼是興趣?隨大流去上興趣班,學一個兩個愛好,真的就是自己的興趣嗎?其實也不見得。

2008年,就有一比特學子用自己瘋狂的行動,證明了興趣的重要,也證明了到底什麼才叫興趣。當年,那位高考660分的年輕小夥,名叫周浩,他雖然不是全省狀元,但是能够在全省之中排到第八的位置,就足够證明他的成績有多麼優异。隨著社會的發展,父母自然是越發的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在得知周浩的高考分數之後,全家人都希望他能够報考北京大學,去中國的最高學府學習。

後來,周浩雖然聽從父母的决定報考了北大,並且被北大的生命科學學院錄取,但是,後來周浩卻選擇了轉學。這個從北大轉學讀技校的青海小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成為了眾人討論的對象,在今天這樣的時代,在人才濟濟的社會當中,一份好的學歷都意味著好的出路,就更別提在當時那個年代了。對此,我們只能說周浩是瘋狂的,但他同樣也是勇敢的。周浩會做出這樣的决定,並不是源於頭腦一熱,而是他在反復思考之後的結果。

最開始在填報志願時,周浩就不希望報考北大,因為他志不在此,而且也有著其他興趣,對於生命科學十分無感。不過,之後為了不忤逆父母的决定,最後也就選擇違背自己的心意,報考了北大。而在北大的生活,並不像周浩一開始想像的那樣,對於生命科學,就算他經歷了一年又一年的學習,他還是提不起任何的興趣。久而久之,越發覺得生活與學習枯燥和乏味的周浩,也開始尋求著改變,之後便向學校提出了休學一年的决定。在這一年時間內,周浩四處遊歷,幹過不少工作,最終還是選擇完成自己的轉校。

而當年那個看似非常叛逆的青海小夥,結局如何?現在的生活對周浩而言,才是他一直以來都想要的,雖然轉學到了一個技校,但是在這裡他學習到了非常好的科技,也同樣拿到了不少賽事的冠軍。在這個行業內,周浩其實可以說是如魚得水,畢業之後也順利找到了一份熱愛的工作,决心將自己的興趣進行到底。大多數人其實都沒有周浩這樣的果敢,他們往往選擇屈服於現實。但如果自己心中有真正的興趣與愛好,或許也有不少人願意跟周浩一樣,為之一拼。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