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國際機場迎來第一個蝴蝶效應,外國領事館加速入駐?

重庆 53℃ 0
摘要:成都雙國際機場運營後是否推動著領事館的加速入駐?我認為這是一個趨勢,雖然雙國際機場起不了决定性作用,但一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成都在沒有雙國際機場的時代就已經坐穩了中西部領事館數量第一的寶座,那麼未來在雙國際機場的加持下,未來可期啊,因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定位是絲綢之路最高等級的航空港,是大面積輻射川渝地區的。

成都雙國際機場運營後是否推動著領事館的加速入駐?我認為這是一個趨勢,雖然雙國際機場起不了决定性作用,但一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城市名片效應

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通運營以來,美國的有線電視新聞網、英國太陽報等多國多家媒體都報導了天府國際機場,並給予了高度評價,這釋放了第一個訊號,天府國際機場就是一張成都的新名片,讓世界更多的人知道了成都是雙國際機場運營,要知道有國際機場的都市不一定就很國際化,但有雙國際機場的都市一定非常國際化。

連續兩天入駐兩家總領事館

成都還沒有出現過同一年同一個月連續兩天接連入駐兩家總領事館的記錄,這在全國來看也是非常罕見的,而第一次出現這樣喜訊就是在天府國際機場開通運營一周後,7月7日,土耳其總領事館落地,7月8日,智利總領事館落地,意義非常重大。

土耳其之前只在上海和廣州設立了總領事館,而這次入駐成都後不僅能讓雙方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更是在這一階段起到了帶頭作用,畢竟成都是一帶一路的覈心發動機,要知道現時成都21個總領事館裏有一半都是一帶一路的成員國,那麼未來還有50多個一帶一路的成員國會不會跟進在成都設立總領事館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而智利在成都設立總領事館也是首開先河,因為這是拉美國家第一次在成都設館,要知道智利人口並不多,才1800多萬,還不如成都人口多,可以推測在四川的智利人也不會太多,那麼這個總領事館很顯然就不只是服務在四川的智利人,而更多的是服務與智利有合作有往來的中國公民,發現了嗎,很多人認為小國家設立個領事館有什麼稀罕的,但是你別忘了,領事館發展到現在顯然已成為了一扇通向世界的貿易視窗,一座城市的貿易視窗越多,那麼國際交往就越緊密,因為投資合作和交流都是雙向的,互利互惠。

所以我認為雙國際機場的運營直接提升了成都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這種競爭力是無形的,因為厲害的不是雙國際機場本身,而是雙國際機場背後的這座城市,這座城市必然是經濟文化政治和區域影響力都非常拔尖的,而且成都又有僅次於北上廣的國際航線數量,在未來雙國際機場的加持之下,國際航線數量的增長空間會更大,所以綜上所述,雙國際機場的都市必然會成為他國選址設立總領事館的加分項,而且總領事館的設立具有聚集效應,未來的都市格局一定會多者越多。

看了最近幾天土耳其和智利接連落地總領事館的好消息後,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成都是怎麼在總領事館數量上一步一步實現逆襲的。

1985年,美國在成都設立第一座總領事館,開啟了成都擁有總領事館的新篇章,但是要知道此時的上海、廣州、瀋陽和拉薩都已經擁有總領事館了,成都並不算超前,本以為成都隨後會一騎絕塵迎來總領事館入駐的高潮,可在隨後18年的時間裏,成都沒有新增一座總領事館,而此時成都總領事館的數量被重慶逼平,被瀋陽拉開了較大差距,還先後被昆明和廈門超越。

終於18年後,成都開始重視外事活動了,2004年德國總領事館入駐成都打破了18年的沉寂,隨後2005年和2006年分別梅開二度,迎來了泰國、新加坡、法國和巴基斯坦的總領事館,成都用了2年的時間先後超越了重慶、瀋陽和廈門,逼平昆明,隨後2007年至今,成都再開16座總領事館,現時已開館的總領事館數量高達21座,穩居大陸第三,僅次於上海和廣州。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和重慶對於總領事館的競爭一直很激烈,因為都是西部的中心都市,這20來年裏,成都重慶兩地可謂是你追我趕,而很多國家在選擇在成都和還是在重慶設立總領事館的時候就很烦乱,比如德國最終選在了成都,英國選在了重慶,到了2013年的時候,成都和重慶還是難分伯仲,分別都擁有10座總領事館,重慶當年更是準備好了1200畝領館區欲打造西領事中心,這也當時西部最大的領館區,直到2014年,成都開始提速後,便與重慶拉開了差距。

成都在沒有雙國際機場的時代就已經坐穩了中西部領事館數量第一的寶座,那麼未來在雙國際機場的加持下,未來可期啊,因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定位是絲綢之路最高等級的航空港,是大面積輻射川渝地區的。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