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假如不自縊,直接跑去南京,這些底牌或許可保他極限翻盤

江苏 52℃ 0
摘要:崇禎皇帝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比特好皇帝,甚至可以說是歷史上比較少有的一比特皇帝,原因就是他實在太有骨氣了,這一點令很多人欽佩。崇禎在得知最後的城牆被攻破之後,他直接揮劍殺了自己的妻女,緊接著便選擇自縊,這和其他皇帝比較,堪稱硬漢。留給崇禎的可不止一座青山,况且根據記載的時間線來看,崇禎有將近四個月的時間可以選擇遷都,在這個過程中有無數大臣都勸諫遷都南京,可惜崇禎無動於衷。

崇禎皇帝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比特好皇帝,甚至可以說是歷史上比較少有的一比特皇帝,原因就是他實在太有骨氣了,這一點令很多人欽佩。

崇禎在得知最後的城牆被攻破之後,他直接揮劍殺了自己的妻女,緊接著便選擇自縊,這和其他皇帝比較,堪稱硬漢。

當然話說回來,崇禎有骨氣,同樣他也是人人稱讚的好皇帝,但這並不代表他適合做皇帝,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崇禎沒有做皇帝的能力。

崇禎的勵精圖治,放眼古代的所有皇帝,都是名列前茅的,可惜他卻沒有皇帝應有的能力,假如說把崇禎放在一個太平盛世,或許他也能幹的非常出色,可惜晚期的明朝,內憂外患,一般人真處理不了。

值得一提的是,至今為止,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崇禎在最後的關頭是如何想的,因為大多數人腦海中都有這樣一個觀念,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留給崇禎的可不止一座青山,况且根據記載的時間線來看,崇禎有將近四個月的時間可以選擇遷都,在這個過程中有無數大臣都勸諫遷都南京,可惜崇禎無動於衷。

即便是最後都有人勸他直接南下,扔下一切,只要人到了南京,一切都有轉機,客觀的分析局勢,崇禎南下的好處是非常多的,可他偏偏不這樣做。

這就令人非常納悶,明明有機會翻盤,他卻硬是要選擇自縊。實際上崇禎也想過走,可惜太過優柔寡斷,以至於錯失良機。

明朝在江南有許多底牌可以供崇禎拿來翻盤,比如說最基本的一點,江南財力雄厚,歷史上一向如此,那個地方自古就是富庶之地。

不僅是商業比較發達,農耕也很發達,江南一帶一直是明朝的重要經濟來源,崇禎來了這裡之後,最起碼不會有經濟上的問題,他在北方的時候,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大臣們藏著掖著暫且不提,北方的經濟早就被敵人嚴重破壞,江南一帶沒有受到影響。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他在江南一帶有民心。

江南的百姓一直安居樂業,這一點與北方恰恰相反,當時北方還一直遭受天灾,囙此在種種的衝突衝突下,起義層出不窮,南方卻不是,百姓還是很擁護明朝的。

江南的百姓在清軍南下的時候,激烈反抗,北方的百姓,在敵人來的時候,基本都是不抵抗的狀態,當地駐守的官兵甚至是直接開門迎接。

這個基礎對於崇禎來說异常重要,也是明朝翻盤的一個重要點,可惜崇禎似乎看不到。崇禎退出北方,那麼天下會馬上成為三足鼎立之勢。

明朝、滿清、李自成三方逐鹿中原,實際這種情況對於崇禎來說最為有利,因為他的資源是最為豐富的。

如果崇禎能够用好這種局勢,有很大的機會可以順利翻盤,可惜他當時太過固執,壓根看不到這些有利點,對於大臣的勸諫也是充耳不聞。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