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鑄牢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凝聚力

云南 62℃ 0
摘要:為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南澗縣樂秋鄉樂秋中學團委每年都會發展一批優秀的各民族學生成為共青團員。

自2014年8月全面啟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以來,大理白族自治州各族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凝聚力,以新的精神風貌、新的奮鬥姿態、新的發展理念、新的改革舉措,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大理2.jpg

歡樂的三月街民族節

“黨建+” 架起團結橋樑

“我家這幾年一直在養蜜蜂,但用的是土辦法,養的數量也不多。這次省科協不僅給我家送來蜜蜂,還教會我日常養殖技術,為我們考慮得很周全。我一定好好養,不辜負省科協對我們的扶持。”近日,南澗彝族自治縣樂秋鄉麻栗村委會目付地村村民羅廷昌收到一份“甜蜜”的大禮——由目付地村掛鉤幫扶組織省科協免費發放的50箱蜜蜂。他感激地說:“我一定把蜜蜂養殖搞好,並帶動其他人,大家一起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甜蜜。”

在目付地村,青梅樹下、核桃林中,時時可見成群飛舞的蜜蜂。據麻栗村黨總支書記吳文峰介紹,麻栗村黨總支積極爭取掛鉤組織省科協的支持,通過“黨總支+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投入10萬元開展原生態蜜蜂養殖項目,由祥雲縣永春蜜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蜜蜂和養殖技術服務,保底價回收蜂蜜,實現羣衆“零成本”投入、“零風險”增收。蜜蜂養殖項目共涉及3個自然村,共免費發放蜂種110箱。待養殖成熟之後,將以點帶面、大戶帶動小戶在麻栗村全面鋪開。

麻栗村以黨建引領促團結,凝聚合力謀發展,只是樂秋鄉堅持基層黨建與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同推進的一個縮影。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把民族團結進步和解决民生問題相結合,相互促進、鞏固提升,讓各族群眾共亯改革發展成果。”樂秋鄉黨委書記張淩雲說,緊緊圍繞民族團結助力全面小康,逐步形成了“黨建引領謀發展、鄉風文明促和諧”的發展格局,團結全鄉各族群眾,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准,持續加大民生改善力度,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施鄉村振興,讓更多羣衆逐漸走上致富道路。

大理3.jpg

南澗跳菜傳承展示中心

“紅色+”助力鄉村振興

在漾濞彝族自治縣漾江鎮滇西工委金脈革命根據地,家家戶戶牆頭上都有一顆耀眼的紅色五角星。

“我們這個地方以前叫金脈,中共滇西工委在這裡下設一個支部。這裡和平解放後,為了感謝共產黨,銘記革命歷史,我們村148戶家家都掛上了五角星。”村民李亮向我們介紹了五角星的來歷。

為弘揚革命老區的鬥爭精神,賡續寶貴的精神財富,漾江鎮以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為主題,著力推進總投資10萬元的漾江鎮(甘屯自然村)民族文化廣場綠地建設項目綠化工程、總投資100萬元的漾江鎮脈地村甘屯村民小組民族團結進步州級百村示範專案、總投資300萬元的漾江鎮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鎮建設項目,同時,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對接,探索漾江鎮甘屯村“紅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加强黨建引領,傳承紅色基因,推動綠色發展,促進民族團結。

“下一步,我們將以公司運作模式帶動產業發展。打造‘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旅遊帶動產業發展模式,以村民入股公司參與分紅管道,新增村民收入。”漾江鎮副鎮長施瑤說,“不讓一戶村民掉隊,全民入股,全民參與共同發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就業。”

大理.jpg

大理漾濞核桃節

“團建+”鑄牢共同體意識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在莊嚴的入團儀式中,團員青年們高舉右拳,在鮮紅的團旗下莊嚴宣誓。

為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南澗縣樂秋鄉樂秋中學團委每年都會發展一批優秀的各民族學生成為共青團員。團委每年舉辦體育藝術節,並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團建活動和以“我愛我的祖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通過這些活動,深入開展以愛國主義為覈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覈心的時代精神教育,激發廣大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將愛國情感轉化為刻苦學習、奮發圖強的動力。

樂秋鄉中學結合團建工作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豐富師生校園生活,弘揚和繼承“五四”精神,引領廣大共青團員模範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民族團結之花在青少年的心田綻放。

據樂秋鄉中學校長蔡映祥介紹,學校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增强師生民族團結思想理念,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在學生中大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不斷增強“五個認同”意識和“三個離不開”思想,極大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和諧發展。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