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兵敗後去哪了?用金蟬脫殼逃脫追殺,出家後隱居甘肅青城?

甘肃 53℃ 0
摘要:明代大家楊慎有詞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豪傑,王侯將相都逃不開時間的制裁。李自成,明朝末年的一比特傳奇人物,他推翻了明王朝卻沒能坐穩天下,被清軍擊潰。據正史當中記載李自成死於湖北九宮山,但是卻又謎雲重重,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有一種說法是李自成兵敗後最終隱居到甘肅青城,並且還留有證據,那麼李自成兵敗後去哪了?

明代大家楊慎有詞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豪傑,王侯將相都逃不開時間的制裁。

李自成,明朝末年的一比特傳奇人物,他推翻了明王朝卻沒能坐穩天下,被清軍擊潰。據正史當中記載李自成死於湖北九宮山,但是卻又謎雲重重,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

有一種說法是李自成兵敗後最終隱居到甘肅青城,並且還留有證據,那麼李自成兵敗後去哪了?甘肅青城真的是李自成最終的歸宿之地嗎?

一:闖王跌宕起伏的人生

李自成出生於陝西榆林的一個普通家庭當中,幼年時給地主放羊為生,由於當時明王朝天災人禍不斷,百姓早已經是困苦不堪,各地的農民起義運動也是此起彼伏,李自成在丟掉了驛卒的工作後,决心起義。

1629年,李自成加入闖王高迎祥的部隊,由於作戰勇猛且足智多謀,得到了高迎祥的賞識,不久之後,高迎祥被明軍所殺,眾人便推舉頗有聲望的李自成為新一任的闖王。

奈何李自成的部隊在楊嗣昌“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計策下打敗而逃,跟隨在李自成身邊的起義部隊最後僅僅只有17人,李自成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明王朝沒有從根源上解决問題,註定農民起義運動是不能够被完全平息的。

關外的清軍不斷地襲擾邊關地區,使得崇禎皇帝不得不把楊嗣昌等人調往邊關,防範清軍,這讓李自成不得到喘息的時間。李自成抓住時機,提出“均田免糧”的戰鬥口號,得到底層人民的響應,一時間李自成的部隊發展到了百萬人之巨。

李自成率領起義部隊一路向東,勢如破竹,先後攻克洛陽、開封等重鎮,擊敗數路明軍。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擊敗孫傳庭率領的十萬明軍,佔領了陝西全境,李自成的起義部隊已成燎原之勢。

李自成最後在西安建都稱帝,國號大順,改元永昌,並且揮師北上,直指北京。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遭受了明軍前所未有的抵抗,奈何明王朝已經病入膏肓,最終李自成兵圍北京,在一眾內應的接應下,起義軍順利的攻佔了北京城。

崇禎皇帝見大勢已去,便登上煤山自縊身亡。李自成的起義部隊進入京師後,沉湎於享樂當中,沒有很好的約束部下,以至於李自成部漸漸的失去了人心。李自成在進入北京後,多次招降吳三桂無果,便派遣大軍征討。

吳三桂最終向清軍投降,清軍由此入關,和李自成逐鹿中原。在清軍和吳三桂的聯手之下,李自成部節節敗退,最後僅僅剩下三萬餘人,李自成在北京匆忙稱帝後,便退出北京,向南逃去。

此時的李自成宛如喪家之犬,在南明軍隊和清軍的圍剿下,接連放弃潼關、西安等重鎮,一路逃竄,再無進京時候的意氣風發。最後李自成逃到湖北境內,率領輕騎二十餘人往九宮山探路時再未出現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李自成的下落成為謎團,流傳著各種說法各异,總的來說比較有信服力的,是有九宮山遇難說以及遁入空門說。

二:李自成的歸宿何在

李自成被清軍和南明軍重重圍剿,不得已逃往湖北地區,在湖北通城地區休整。但是當李自成率領少量騎兵前往九宮山探路之時,再也沒有出現過。

隨後無論是李自成部,還是圍剿李自成的明軍和清軍,都紛紛發佈公告說李自成兵敗身亡,被九宮山的地主武裝所殺,甚至李自成的殘餘部隊還為此血洗九宮山。

李自成的親弟弟也承認李自成被害的事實稱:“主上在通城遇害,再守通城毫無意義,請速合諸將據湖南而為根本,大事至湖南面上。”李自成九宮山遇害的說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但是卻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李自成身亡,在李自成消失後,並沒有看見李自成的屍首。

雖說是李自成遇害後屍體被當地人給藏匿起來,但是這一說法卻經不起推敲,這樣一來,李自成九宮山遇害說就有了一個明顯的缺點,也使得不少人對李自成的下落心懷疑慮。

在這種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李自成出家遁入空門的說法。李自成在到達湖北之時,自感已經達到窮途末路之中,但是又不願意學習西楚霸王以死明志,最終選擇了金蟬脫殼,用假死來逃脫追殺。

李自成深知自己唯一的出路或許就是遁入空門,而李自成選擇出家的地方,就在距離湖北不遠的湖南石門夾山寺之中,他給自己取名為奉天玉和尚,歷史上也卻有此人。

巧合的是,李自成也曾經自稱為“奉天倡義大元帥”,這兩者之間很難說沒有聯系。而且根據乾隆年間何璘的考據,在夾山寺廟當中發現過許多明朝宮廷用具以及幾十座疑塚。

如果何璘的考據是真實可靠的,那麼李自成遁入空門說也極有可能是真的。但是這種說法也僅僅是一個推測罷了,畢竟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直接可靠的證據表明李自成就隱居在夾山寺當中。

按照李自成為何偏偏選擇湖南的夾山寺作為隱居之地,一座寺廟突然出現來路不明的和尚,本身就容易引起人們的懷疑,性格謹慎的李自成應該不會如此的草率,九宮山遇害說和遁入空門說,是現時對於李自成最終歸宿的兩種主流說法。

迄今為止史學界對於李自成的最終歸宿尚且沒有一個最終的定論,不過近年來對於李自成最終的歸宿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說法——李自成隱居甘肅青城,而且還拿出了直接證據,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那麼這種說法經得起推敲嗎?

三:李自成青城隱居說

甘肅青城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沿黃河而建,水路交通極其發達,商賈雲集,被譽為黃河第一古鎮。李自成來到青城的過程是這樣的:在李自成兵敗後,先是通過假死的方法吸引眾人的注意,之後李自成化成為和尚,在舊部的幫助之下逃往甘肅青城。

李自成選擇甘肅青城的理由很簡單,李自成的叔父李斌就居住在甘肅青城。李自成在來到青城之後,其叔父李斌害怕李自成被發現,便讓兒子李自盛帶領李自成前往一個荒無人煙的山洞當中躲藏。

到現在,傳說李自成躲藏的山洞還存留在那裡。單單依靠一個山洞自然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為此甘肅青城當地的李家氏族還拿出了族譜,據族譜當中記載稱,李斌父子原本居住在蘭州府皋蘭縣,李自成起義之後害怕親族被株連,便安排人把李斌等人轉移到甘肅青城定居下來。

雖然族譜當中沒有明確記載李自成隱居青城的事實,但是卻可以從一些蛛絲馬跡當中推測出來,就在李自成兵敗消失後不久,千里之外的李斌父子等人突然像發了大財一樣,四處購置田產莊園,而且李斌家人口不過數人且向來家境普通,突然大量的購置田產難免惹人懷疑。

最重要的是當地的李家族人還指出了李自成的埋骨之地,聲稱墓內有能够證明李自成身份的金印和寶劍。李自成隱居甘肅青城的說法可以說是合情合理,甚至在一次國際學術會議討論上有些專家學者放言:“李自成隱居甘肅青城的事實不容置疑!”。

誠然,李自成隱居青城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首先,李自成有這個能力遠跨千里來到甘肅青城,有的人認為當時清軍在陝西等地區布下重兵,李自成難以跨過。然而李自成當時是化裝成為一個和尚,而且隨從人數少,目標較小。

最重要的是,李自成隱居在甘肅青城恰恰能够達到避人耳目的效果,有誰能夠想到李自成能够遠跨千里,來到甘肅青城。而且青城的水路交通發達,但是又比較偏僻,對於李自成而言簡直就是隱居的理想之地。

此外,李自成來到甘肅青城並不是無親無故,恰恰相反,極有可能甘肅青城就是李自成給自己留下的退路,不然為何李自成要把叔父李斌等人安置到青城。有了叔父李斌一家的照料,李自成能够輕鬆地躲開朝廷的耳目,甚至李自成可以在此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囙此李自成隱居在甘肅青城的說法是經得起推敲的,而且相比於李自成遇難九宮山說還是湖南遁入空門說都比較有信服力。如果有一天所謂的甘肅青城李自成墓可以被考古發掘的話,困擾史學界百年之久的李自成最終歸宿之謎或許將解决。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