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外貿,勢頭好韌勁足辦法多

安徽 58℃ 0
摘要:對外貿易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2021年已經過半,在全球疫情仍不明朗、國際貿易形勢複雜嚴峻的情况下,上半年我省外貿進出口表現不俗,穩中向好,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

對外貿易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2021年已經過半,在全球疫情仍不明朗、國際貿易形勢複雜嚴峻的情况下,上半年我省外貿進出口表現不俗,穩中向好,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

“2021年上半年,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05.7億元人民幣,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準,比去年同期增長31.5%。”合肥海關關長辛建民日前表示,自2月份起,安徽進出口累計增速連續5個月保持超三成增長。從5月份開始,安徽省月度進出口規模已連續2個月保持中部第一。

綜合施策暢通“雙迴圈”,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近半,國有企業進出口增速較快

走進亳州,在安徽濟人醫藥集團生產車間的生產聯動線上,一盒盒疏風解毒膠囊正源源不斷地下線,即將出口歐盟各國。“感謝亳州海關幫助我們維護了合法權益,讓我們吃下‘定心丸’,現在我們開拓國外市場更有信心和底氣了。”濟人醫藥集團行政總監張文廣近日高興地說。

據悉,該企業疏風解毒膠囊2020年出口達640萬元,今年上半年,出口已超過1000萬元,產品正處於國外市場的開拓期,銷售勢頭增長強勁,但面臨的侵權風險也越來越大。亳州海關瞭解到企業困境後,第一時間組織工作專班,開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政策宣講,輔導企業申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並主動聯系上級部門加快審批進度,僅用時一個工作日即完成該企業“藥信”品牌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我們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雙迴圈、相互促進。外貿形勢越是複雜多變,越需要强化自身優勢,今年上半年,全省外貿企業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鞏固拓展深耕多年的海外成熟市場,加强謀篇佈局潜力巨大的國內市場。

上半年,安徽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8547家,比去年同期新增709家。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近半,國有企業進出口增速較快。上半年,我省對前三大貿易夥伴歐盟、美國、東盟分別進出口418.9億元、418.5億元、363.1億元,分別增長30.5%、16.8%、37.6%。

“自從國家支持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全球維修業務,我公司積極拓展維修範圍,承接了以往不在維修範圍的顯示幕、伺服器主機板的維修業務。今年上半年,我公司已維修成品數量5萬片,同比增長了23%。接下來,我們還將積極拓展業務範圍,承接來自其他企業的保稅維修項目。”合肥麥威寶電子有限公司關務汪玲說。這是合肥工業區綜合保稅區內的一家保稅維修企業,以往主要承接聯寶(合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電腦主機板維修業務。

今年以來,合肥海關積極助推綜合保稅區充分發揮國際國內“雙迴圈”的聯結作用,根據區內企業不同需求推介適合業務發展的政策。“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改革試點運行良好,上半年綜合保稅區內共有32家企業享受該政策紅利,累計為企業節約成本1024萬元;3家企業開展了“按倉儲貨物狀態分類監管”業務,累計盤活區內倉庫超過1萬平方米;共有292批次內銷貨物按料件徵收關稅,貨值2100萬元,“內銷選擇性徵稅”為企業節省關稅超140萬元。

各項政策的實施,充分激發了區內企業活力、提升了企業競爭力,助推安徽省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值穩步提升。據合肥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安徽省綜合保稅區合計進出口總值510.9億元,同比增長46.3%。其中,進口242.1億元,同比增長90%;出口268.8億元,同比增長21.1%。

大力培育競爭新優勢,新生業態蓬勃發展

——上半年我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46.2%

7月9日,合肥創拓瑞方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申報的717票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商品在廬州海關順利通關放行,主要商品為服裝鞋帽、塑膠生活用品和寵物用品等,貨值21.3萬元人民幣。該批商品隨後轉關至寧波北侖港並搭乘海運快船運抵美國長灘港,這是安徽省跨境電商業務首次通過“清單申報+海運”管道出口,整體時效比起一般海運出口提升70%。

新業態新模式是我國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跨境電商作為一種外貿新業態,是穩外貿的重要力量,是推動貿易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已成為企業開展國際貿易的首選和外貿創新發展的排頭兵。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海空運輸費用高企的背景下,中歐班列作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重要載體,為皖貨乃至長三角區域產品出口搭建了一座貿易“連心橋”,自2014年開啟以來,發運班次、集裝箱、貨值年均增長率分別為87.7%、82.8%、237.9%,累計開通47條線路,直達14個國家、43個節點都市。今年上半年,合肥中歐班列發運251列,繼續呈增長態勢。

“我們開展‘提前申報、運抵驗放’改革,推廣鐵路艙單歸併新模式,開啟綜合保稅區保稅優勢和中歐班列運輸便利無縫銜接、跨境電商出口商品和中歐班列融合發運等多個‘中歐班列+’模式,實行24小時無假日預約加班制度等便捷措施,做到‘即到即查、即驗即放’,實現查驗‘零延時’、通關‘零延誤’、企業‘少跑路’、運行‘無阻滯’,保障中歐班列運輸業務‘不停歇’。”廬州海關副關長查成林表示。

今年上半年,我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829.2億元,增長46.2%;對RCEP貿易夥伴進出口總值為858.1億元,增長17.3%。6月份,安徽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63.1億元,增長54%。其中,出口120.5億元,增長50.7%;進口42.6億元,增長64%。進出口增幅為今年3月以來最高增幅,單月進出口總值達今年以來最高值。

找准制度創新著力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上半年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出口增長1.4倍

前不久,第二届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在寧波舉行,安徽、浙江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在博覽會上簽署。兩省將攜手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國家戰路,加快制度創新和試點經驗複製推廣。協定內容包括建立“資訊共用、創新共推、模式共建”的制度創新合作機制,促進產業相關片區結對共建、聯合舉辦文宣推介,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建立工作會商機制等內容。安徽渦陽和浙江平湖簽訂合作共建協定,合作共建綜合醫療產業園意向。

“我們將高水准建設安徽自貿試驗區,加快推進制度創新,重點在‘政產學研用金’六比特一體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優勢產業全產業鏈發展、金融領域開放、投資貿易監管服務模式、新型貿易模式、長三角自貿試驗區合作等方面探索創新,推進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著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5月底,安徽自貿試驗區已新設企業7099家,簽約入駐578個項目,協定引資額3775.9億元。今年上半年,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出口730.2億元,增長1.4倍。

“海關關員一對一指導我們關務人員進行手册備案、原料申報、核銷結案等流程,而且都通過互聯網申報,不用來回跑,速度還很快。上半年我們集團的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了35億元,比去年增長1.5倍。”日前,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務首長葉青說。

今年以來,得益於相繼出臺的“取消加工貿易保稅進口料件或製成品轉內銷審批”“進行內銷選擇性徵收關稅政策試點”等多項幫扶政策,縮短了加工貿易企業出口轉內銷時間週期,為企業提供了便利,降低了成本,安徽加工貿易企業加强產供銷對接,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意願也顯著增强。據合肥海關統計,上半年安徽省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達611.3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進口219.2億元,增長64%,出口392.1億元,增長28%。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軟實力”。“我們將準確把握安徽在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國內雙迴圈中的方位,緊扣長三角‘高品質’‘一體化’,推進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促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大‘穩鏈補鏈强鏈延鏈’力度,在推進高水准開放高品質發展中找准著力點。同時,積極探索制度創新,推進通關便利,在‘去繁瑣、减動作、優流程、防風險、提效能’上大膽闖、大膽試,切實優化進出口營商環境。”合肥海關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