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兩則有關“人蛇大戰”的記述,巨蛇兇猛,卻難是人類對手

甘肃 59℃ 0
摘要:清末文人李伯元於光緒二十三年在上海創刊《遊戲報》時,曾廣泛在民間有償徵集奇聞異事,其中幾則有關“人蛇大戰”的故事頗為離奇,完全可用“驚心動魄”四字形容。從中摘取兩段,權當送給各位看官解悶之用。嘉興貨郎王良曾遠赴甘肅,回鄉之後,常對人說起在甘肅的所見所聞。古老漢帶著徒弟們離開後,再沒人見過他們。只說世界之大,不乏能人异士,若無古老漢這樣的高人,只怕那條錦蟒萬難根除。

清末文人李伯元於光緒二十三年在上海創刊《遊戲報》時,曾廣泛在民間有償徵集奇聞異事,其中幾則有關“人蛇大戰”的故事頗為離奇,完全可用“驚心動魄”四字形容。從中摘取兩段,權當送給各位看官解悶之用。

其中一則寫道:

嘉興貨郎王良曾遠赴甘肅,回鄉之後,常對人說起在甘肅的所見所聞。他說曾遇到一個名叫劉木琅的武官,身材魁梧,膂力過人,只是面目猙獰近乎惡鬼,頭髮全部脫落,眼皮、鼻子、雙唇以及右耳全都爛掉,雙眼凸出眼眶,牙齒錚錚交錯,誰見了都會感到心驚肉跳。

至於這位名叫劉木琅的武官為何變成這幅恐怖樣貌,那是因為有一年他自烏魯木齊返回甘肅時,在一處崇山峻嶺之間獨自穿行三天三夜,餓了嚼肉乾,口渴喝露水,辛苦之狀可想而知。

一天夜裡,他在山澗中找尋了一個寬敞地方和衣而睡,睡著睡著就覺著身子不由自主地動了起來,他以為是在做夢,突然覺著渾身上下如同遭火焚一樣痛苦,伸手去摸臉,卻發現五官似乎不復存在。

他立即意識到自己並非在睡夢之中,慌忙拽出別在腰間的一口鋼刀,在黑暗中亂砍亂紮,只聞見一股腥臭之氣,兩手黏黏糊糊,也分辨不清是泥還是血。

終於一股新鮮空氣從被他割開的縫隙中鑽了進來,他趕緊順著這條縫隙往外爬。爬出去後,凉風一吹,渾身更是火燒火燎,於是在地上翻滾,竟從高處滾落,萬幸下麵是一條山溪,才保留下他一條性命。也正是山溪中清凉的清水,幫他解脫火焚之苦。他不知自己昏死了多久,醒來時發現自己趴在一塊石頭上,身子仍泡在溪水之中。

掙扎好半天,才能勉强站直身子,雙眼雖然疼痛,但尚能辨物,沿著溪水走了約摸半裡路,驚見一條巨蛇死在溪水邊。

他不敢貿然過去,在遠處用石子投擲,認定巨蛇已經死掉後,才敢壯著膽子走近。

只見那條巨蛇的蛇身足有樹幹粗細,已是千瘡百孔,有口鋼刀插在蛇身上,拔出之後發現正是自己隨身攜帶的那口鋼刀。這才明白原來昨晚是被蛇囫圇吞掉,而後又借鋼刀從破腹而出。回想起來,毛骨悚然,慶倖自己命大,若稍遲片刻,只怕骨酥肉爛在蛇腹之中。

至於王良所說是真是假,人們無法考證,有人信,自然也有人不信,只能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是真的也難說。

而另外一則又是這樣寫道:

香山之地,多有巨獸出沒,山民懼怕,不敢獨自上山,常聚眾結伴之後才敢到山中勞作。

山中有座始建於元朝的古塔,早已荒廢多年,斑駁陸離,雜草叢生,遠遠望去,就使人感到恐懼,幾乎沒人敢靠近。相傳過去那些走投無路的窮人,會在古塔中上吊,久而久之便出現了許多離奇怪事,附近的牲畜有時會無緣無故地消失,偶爾路過那裡的人,也會憑空不見了人影,故而那片區域被視為禁地。

光緒二十年時,有幾個牧童結伴在山脚下放牛,孩童貪玩,你追我躲,只顧嬉戲,而忘了看好老牛。

有個牧童發現自家的牛不見了,緊張得要命,牛是家中用於耕作的勞力,丟了老牛如同塌了天,不被家長打個半死才怪。

牧童急忙四處尋找,找來找去,找到古塔附近,徘徊瞻顧,突然看到塔頂上盤著一條巨蛇,通體斑紋,五顏六色,仰著蛇頭,蛇口之中吞吐蛇信。有一隻大鳥從半空中飛過,就見巨蛇突然一吸,那只大鳥竟徑直落入蛇口之中。

牧童大驚,趕緊狂奔回家,將親眼所見告訴家人。

牧童見到巨蛇的消息迅速傳開,山民聚在一起,各抒己見,有人提議乾脆一把火連同古塔帶巨蛇燒乾淨。人們認為這個建議很好,於是準備引火之物,手持刀斧火銃來到古塔伏擊,卻只見古塔不見有蛇。看來,蛇就藏在古塔之中,正好借此時機放火。

有幾個膽子大的山民抱著乾草,提著硝磺小心翼翼地靠近古塔。不料突然一股腥風從古塔中竄出,走在最前面的兩個山民立即倒地抽搐,口吐白沫,表情异常痛苦。其餘人嚇得狼狽逃回,再不敢靠近。可憐那兩個倒地的山民,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大蛇吸走,喪身蛇腹之中。

山民無人再敢靠近,只得請求官府為民除害。

官府也無計可施,只能貼出懸賞告示,徵集有能之士前來除蛇。

幾日後,有比特身材消瘦的老者揭掉告示。他自稱姓古,祖上三代都是抓蛇的高手,他得了祖傳的能耐,專克“地龍”。

人們見他說話誠懇,不像是狡詐之徒,於是擺下盛宴款待他。縣令親自接見,待如上賓。

古老漢吃喝不多,只簡單喝了幾口酒、夾了幾口菜,而後讓山民引他到巨蛇出沒地點。

到了之後,古老漢讓山民們儘量離遠一些。山民趕緊聚在高處,等著看古老漢究竟用何種方式除掉害人巨蛇。

就見古老漢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小的白色瓷瓶,拔掉塞子,倒出一些粉末敷在鼻孔之下,而後大步走近古塔,輕輕鬆松地上了一棵大樹,站立枝頭舉目查看。

看了半天,從樹上下來,見到山民後,咂舌說道:“古塔之中的巨蛇是一條錦蟒,老朽在江湖上跑了數十年,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粗大的毒物,難怪你們受它所害。”

眾人問他可有除蛇之法?

古老漢說僅憑一人之力難以對付巨蛇,他需回去找徒弟們來幫忙,通力合作,或許能制服巨蛇。

眾人只得放他離開,等了幾天,還是不見古老漢的身影,山民認為古老漢是個老騙子,一見有危險,就脚底抹油溜了。

不曾想就在山民認為古老漢不會回來的時候,古老漢卻帶著幾個壯漢回來了。人們紛紛出門迎接,慚愧自己錯把好人當無賴。

古老漢不讓山民幫忙,只帶著徒弟們登山采藥,再將草藥搗碎,將蘆草搓成大拇指粗細的長繩,再將搗碎的草藥敷在草繩上,放在烈日下曬乾。

準備了足有半個月,古老漢終於對山民說:“一切準備就緒,只等到山中捕蛇,我們明天便進山,成功與否,也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轉天一早,山民便宰猪殺羊,擺下好酒,為老義士與眾好漢踐行。

吃過喝過,古老漢帶著徒弟進了山,一些膽大的山民尾隨其後,躲在遠處眺望。

就見古老漢和徒弟們將藥酒混著爛泥塗抹全身,而後紛紛爬上樹,如投擲套馬索一樣將提前打好結的草繩全部丟到古塔上。古塔掛滿草繩,如同雞毛撣子。

古老漢打個呼哨,幾個徒弟拉動弓弦,將燃燒著的箭矢射向古塔,草繩遇火迅速燃燒,黑烟滾滾,遮天蔽日。

遂聽到古塔內有碰撞之聲,一股股腥臭氣息從塔身中噴出,山民隔著雖遠,但被風吹過來的臭氣鑽入鼻孔,仍舊覺著頭暈目眩。

古老漢又打了個呼哨,眾弟子把腰間的響鑼拿在手中,拼命敲打,刺耳回聲圍繞山谷,令人膽戰心驚。

鑼聲突然停下,古老漢頭一個從樹上跳下來,手中拎著一把明晃晃的鋼刀,指揮徒弟登塔。

此時火焰已經熄滅,濃煙也已經散去,古老漢與眾弟子好似猿猴一般,飛快地爬上塔頂,劈開塔頂跳到塔內。不多時,山民便遠遠地看見古老漢的幾個徒弟用鐵鉤拖著一條無頭的死蛇從塔中走出。

山民一見巨蛇被殺,也都不再懼怕,紛紛湧過去看熱鬧。有膽大之人進到塔內,只見滿地的人畜骨骸,看來都是被巨蛇所害。

古老漢正在用鋼刀劈砍一個大如磨盤的蛇頭,眾人不解,既然巨蛇已經死去,何必還要下如此狠手?

只見古老漢將蛇頭劈開,伸手進去掏出一個核桃大小的珠子,烏漆墨黑,不知是什麼東西。

古老漢說這東西是巨蛇的精元,不論中了什麼毒,只需用刀刮一點粉末兌水喝下去,很快就能康復。

有人想要出錢買下那顆珠子,古老漢不肯賣,用一塊布片包好放在懷中,吩咐山民把古塔和死蛇燒掉。

古老漢離開之時,心有餘悸地對山民說:“這條錦蟒是蟒中奇物,世間罕見,幸虧搏殺得早,若再晚個幾年,恐怕就沒人能對付得了嘍。”

山民聽聞此言,無不感到慶倖。

古老漢帶著徒弟們離開後,再沒人見過他們。只說世界之大,不乏能人异士,若無古老漢這樣的高人,只怕那條錦蟒萬難根除。

好了,兩則有關“人蛇大戰”的故事說完了,至於真假,我也不知道,要問就問李伯元去,姑妄言之,姑妄聽之,權且當兩則民間奇聞來看也就是了。

标签: 古塔 牧童 甘肅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