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路上,大臣:請立即燒掉所有糧倉!皇帝:不准燒,全留給叛軍

陕西 55℃ 0
摘要:歷朝歷代無論哪個開國皇帝,上位後的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先定個都城,就好比動物先鑽個洞定個巢穴。都城,或者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首都”,它是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以及經濟的中心,是舉國上下最繁華也最安穩的地方,也是這個國家最後也最堅固的堡壘。一旦都城被破,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徹底玩完了。691年李隆基的母親被誣陷,然後與劉妃一起被武則天秘密處死。

歷朝歷代無論哪個開國皇帝,上位後的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先定個都城,就好比動物先鑽個洞定個巢穴。都城,或者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首都”,它是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以及經濟的中心,是舉國上下最繁華也最安穩的地方,也是這個國家最後也最堅固的堡壘。一旦都城被破,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徹底玩完了。

中國上下五千年有過很多的朝代,當然也有過很多的都城。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從夏商開始就是;西安是緊隨其後的十朝古都,從西周開始;而後有六朝古都北京和開封。所以到現在這些地方,都是歷史遺跡非常多的都市,斑駁的城牆仿佛還有硝烟的氣息,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旅遊勝地。

本期要說的就是發生於唐朝都城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的故事。時值隋朝末期,天下又起紛爭,618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稱帝,建立唐朝後定都長安,長安從此成為了連續不斷繁華了至少百年的都城,雖然中間經歷了武則天意圖謀奪李唐社稷,但到底還是被李氏復辟,到達李隆基手中的時候,進入“開元盛世”的全盛時期,但李隆基把這個長安城“作”沒了。

李隆基出生於685年,他的父親李旦是皇帝,但武則天還在,所以只是個傀儡,並且一生受制於武則天,691年僅僅因為有大臣私見李隆基,就將其一家人都幽禁於宮中至少十餘年。691年李隆基的母親被誣陷,然後與劉妃一起被武則天秘密處死。李隆基還親眼見證了“神龍政變”。他是在武則天陰影下長大的人。

所以他一直在暗中積蓄力量,韜光養晦,終於熬到了武則天身死,他父親李旦再次掌權。但是武則天死了,卻還有一個太平公主,比起對待兒子的殘忍,武則天對待這個小女兒顯然極度寵愛,因次太平公主從小被薰染得也比較喜好權勢,但也懼怕武則天,不敢生事。武則天去後,她馬上顯露本心,李旦大權再次旁落。

不過李隆基很聰明的借助了她的手,710年發動了唐隆政變,被大家順水推舟成為了新太子,又在712年其父李旦主動禪位後成為了新帝。自此之後他和太平公主的衝突愈深,713年終於忍無可忍將她的黨羽剷除乾淨,並將其賜死。此後,李隆基的位置再沒有人敢覬覦了,整個唐朝也終於擺脫了後宮幹政奪權的陰影,從712到741年就是大家所稱的“開元盛世”。

但唐朝由盛轉衰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勵精圖治的李隆基開始耽於享樂,沒有以前那麼勤奮了,尤其當737年武惠妃死後,他竟然還奪走了李瑁的妻子楊玉環,倫理綱常都枉顧了,次後更是“君王不早朝”,為了討美人歡喜,大開奢靡之風,還將楊貴妃的親戚全都封了官,聽信楊國忠的讒言,徹底埋下了禍根。

當時已是內憂外患,但李隆基毫無所覺,肆意發動戰爭,反而遭致更大的禍患,755年安祿山聯合15萬阿兵哥,以討伐楊國忠為藉口起兵,一路攻至洛陽,洛陽淪陷後,同年6月長安也撐不住了,李隆基打算逃走。

為了不讓這些敵軍佔便宜,宰相大臣們請求將宮中所有儲糧和金銀燒毀,但或許是李隆基終於清醒,又或者是終於記起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那一刻即將滅亡的君主,竟然沉痛又悲哀的表示:不能燒,就留給敵軍,因為敵軍搜刮不到東西,必然會去騷擾百姓,不如就讓他們在這裡得到滿足,百姓也稍微好過一點。

這一句話似乎又讓他回到了剛剛接任帝位之時,那種勤勉而心懷天下的樣子,不過創造開元盛世的一代英雄帝王,這樣的結局真是令人遺憾和唏噓。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