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男子無力還款找親戚分拆借條,簽字後債主笑了:這下放心了

吉林 53℃ 0
摘要:我為你排憂解難,你將我逼上梁山。但借錢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即便李小刀坑了3名親戚,與債主形成債務轉移。但這筆錢在親戚無奈償還之後還是會向李小刀索要,畢竟這是一個連還債。不過這件事之後,恐怕李小刀再遇上類似困難,也沒有誰再敢對他施以援手了。隨後李小刀和三名親戚重新出具了4張借條,並做了短期還款約定,4人分別在借條上簽字捺印。

我為你排憂解難,你將我逼上梁山。

這句話與“雪中送炭”有異曲同工之妙,反觀李小刀的所作所為,真是只要自己能解套,親戚朋友均可拋。

但借錢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即便李小刀坑了3名親戚,與債主形成債務轉移。

但這筆錢在親戚無奈償還之後還是會向李小刀索要,畢竟這是一個連還債。

不過這件事之後,恐怕李小刀再遇上類似困難,也沒有誰再敢對他施以援手了。

|生意失敗欠下巨債

誰都想把日子過得好一點,不過做任何事都需要量力而行。

就拿做生意這件事來說,不僅需要吃苦耐勞,還需要靈活的頭腦、超廣的人脈,還需要雄厚的資金。

只有把這些經商的基礎合二為一,才能在殘酷的商場拼殺出一條血路,獲得成功。

不過上述經商必備因素李小刀一樣都不具備,但他還是選擇了經商之路,最終輸得差點褲子都沒得穿,還順帶坑了一把親戚。

李小刀成年之後就在長春市九臺區厮混,後來進入商界。

因為周轉的原因,李小刀向當地另一名商人何先生借款50萬元,並約定了還款期限。

但隨著李小刀生意一天不如一天,精明的何先生嗅到了李小刀破產的味道,並認定李小刀已不具備還款能力。

有了這樣的印象,何先生開始向李小刀催債,可謂是相當的狠。

當然,現在不敢用黑社會那一套了,但何先生的新式討債手段也足够李小刀難受。

何先生一不動武,二不要坐賬,而是和李小刀講道理,從古到今不厭其煩的講述很多不講誠信的案例。

何先生還不時向李小刀灌心靈雞湯,反正說得李小刀痛哭流涕。

還別說這種花式討債管道還真是絕了,李小刀感覺難以招架。

生意不景氣還虧空巨大,50萬元對於李小刀來說,簡直不啻於一筆巨額債務。

究竟該怎麼樣,才能打發何先生這個債主呢?

|無力還款分拆借條

何先生每天像念經一樣苦苦相逼,李小刀慌了手脚。

不過話又說回來,畢竟是50萬的債務,也不怪何先生想盡辦法討要。

都說兔子急了咬人,人急了生智。

苦思冥想之下,李小刀想到了一個“騷路子”,那就是分拆借條。

何謂“折開借條”呢?說白了就是將50萬元的債務分為幾等分,多找幾個人來承擔。

但李小刀現在這種要死不活的狀況,誰會給他承擔分拆的債務呢?

當然,誰還沒有幾個親戚呢,李小刀就在親戚之間打起了主意。

但這種管道,需要征得債權人也就是何先生的同意,這些借條一打,錢還是由李小刀還,但債務可以分擔到親戚頭上,這樣給何先生一個心安。

在跟何先生協商後,何先生認為這也是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總之何先生是要拿到錢為目的。

就這樣,李小刀鼓動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先後找到王大兵、關强、吳勁三比特親戚,與何先生當面協商這件事。

畢竟親戚一場,再說李小刀當場表態,只是重新出具幾張借條,債務與他們並沒有關係,不看僧面看佛面,幾個人也只有答應了。

經過協商,三名親戚同意各“擔”10萬元,剩餘20萬元由李小刀本人承擔,何先生也同意了這個方案。

隨後李小刀和三名親戚重新出具了4張借條,並做了短期還款約定,4人分別在借條上簽字捺印。

50萬元的債務也被分為了4份,何先生也將李小刀此前的借條交回銷毀。

|債務轉移討債合法

真是皆大歡喜,李小刀當時還為自己急中生智想出來的辦法喜不自勝,但一切不過是自欺自人。

何先生在拿到這4張借條之後,偃旗息鼓了一段時間,並沒有追討。

不過,在借條約定的還款期限到了之後,何先生直接一紙訴狀將李小刀的三名親戚告上了法庭。

何先生的訴求非常明確,要求王大兵、關强、吳勁三人及時償還自己的債務。

這三張借條的日期相同、格式相同,但有沒有利息約定,何先生也沒有職業放貸人的記錄。

這看起來合法的債務糾紛訴訟是否隱藏貓膩?承辦法官决定約到幾名當事人當面瞭解情况。

當大家凑到一起,說出真相時,更讓這件案子陷入了僵局。

按照法律規定,何先生既不是職業放貸人,也不涉及高利貸,而且借條也是幾名當事人親筆簽字,不應當認定為違法借貸。

且都是同一個目的,替親戚李小刀承擔分拆債務。

從合同法的角度來說,王大兵、關强、吳勁三人與何先生形成的借條屬於真實意思表示,這種借款合同是成立的。

既然借款合同成立,那麼王大兵、關强、吳勁三人就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償還何先生的債務。

也就是說,李小刀和王大兵、關强、吳勁以及何先生三方形成的債務轉移是合法有效的。

何先生依法討債沒有任何問題。

|無奈還款教訓深刻

從整個案件來講,也不算存在欺詐行為,因為李小刀把自己的目的也說清楚了,而三比特債務分拆人也均同意這樣做。

現在的辦法,一是可以和何先生協商還款問題,二來在償還何先生的借款後,三比特債務折開人可以向李小刀依法追討債務。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這一次何先生都沒有將李小刀列為被告追討剩餘的20萬元,可見李小刀的償還能力確實有限。

為了破解這起債務轉移引發的糾紛,承辦法官分頭找到三比特債務分拆人做工作,並徵求處理意見。

根據法律規定,第三人與債務人約定加入債務並通知債權人,或者第三人向債權人表示願意加入債務,債權人未在合理期限內明確拒絕的,債權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在其願意承擔的債務範圍內和債務人承擔連帶債務。

上述條款說明,錢還是要還的,還了之後,新債務人可以依法向原債務人追償。

無奈之下,王大兵、關强、吳勁三人提出調解處理,在征得何先生同意之後,法院對此案進行了調解。

最終,經過承辦法官釋法明理,三名新債務人提出分批次還清債務的調解意見,何先生也表示同意。

從整個案件來講,對三名新債務人的教訓是深刻的,很多人連擔保都會三思而後行,更別說替人分拆借條分擔債務了。

債務一旦分擔,則新債務人就直接具有還款責任,債權人有權進行追討,這是無論如何無法逃避的。

在社會交往中,難免會沾染經濟,在這時候,一定要量力而行。

平時更應該多學習一些法律知識,在頭腦發熱的時候也要冷靜地想一想後果,不能想當然。

即便是給親戚幫忙,也要預估到幫忙的風險,是否會存在較大的糾紛。

一旦陷入這樣的糾紛,就是要責怪別人恐怕也難出口,因為都是大人大事的,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你又能怪誰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