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高原交通暢百業旺

云南 75℃ 0
摘要:據統計,1951年至1978年,迪慶州交通基礎設施投入8000多萬元。截至2020年,迪慶州公路里程達8485公里,比“十二五”末新增2779公里,增長48.7%。

森林、草原、雪山、冰川……迪慶藏族自治州壯美的風光猶如當地百姓的歌聲一般,樸素又真摯。獨特的地形地貌成就了世界的香格里拉,但也對交通事業的發展提出巨大挑戰。以前,部分羣衆從來沒見過汽車、火車、飛機,有的一輩子沒有走出過生活的大山,外通內聯靠狹窄險峻的驛道、棧道和溜索。

“我10多歲的時候,第一次看見一輛貨車進村,以為是山上來的動物,忙著拿草去喂。”7月18日,紀念西藏和平解放70年媒體記者走進德欽縣奔子欄鎮書松村車居小組,今年78歲的村民葉巴對幼時的情景仍記憶猶新。“要致富,先修路”是當地羣衆的最大動力。“國家有困難,可為了老百姓,下定决心修路。”葉巴回憶,當時工地上有3000多人,一鋤一鋤地挖,一錘一錘地敲,一車一車地推,努力解决“走得了”問題。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1960年,貫穿迪慶州南北的骨幹通道214國道麗江至香格里拉、德欽縣到西藏鹽井路段全部修建完成。人心齊,泰山移。“以前從書松村到昆明,騎馬走路要25天,毛路修好後需要一個星期。”葉巴說,後來,馬幫逐漸變成了汽車,家裡有人病了,不再抬,不用背,坐上汽車,幾小時就到縣城醫院,挽救回生命的村民多了很多。啃下交通發展的“硬骨頭”,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據統計,1951年至1978年,迪慶州交通基礎設施投入8000多萬元。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雪域高原,迪慶州積極利用區位優勢,迎難而上,加大投入,掀起了交通運輸建設的新高潮。214國道松園橋至鹽井公路提升改造項目完成建設,全線改造成柏油路。1999年4月30日,迪慶香格里拉機場建成通航,天空第一次留下了“空中神鷹”的航迹,大大縮短了迪慶與世界的距離。到2012年,迪慶州公路通車里程首次突破萬裏大關,制約迪慶發展的瓶頸逐步突破。

“我在公路邊開小賣鋪20年了,現在進貨比以前方便快捷了不知多少倍,還减少許多成本。”店主提布說,從前進貨需要租用耕耘機,跑一趟縣城僅運輸費就要花4000元左右,而且極不方便的是要籌齊一車貨才能拉,那時候店裡有的商品一賣完,需要等上好長一段時間。如今,提布進貨的運輸成本降了,店裡差什麼很快就能補齊。他說:“現在一件貨運輸費只要10元,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店裏都有。”

黨的十八大以來,迪慶交通事業發展進入黃金期,“十三五”期間,全州累計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近400億元,比“十二五”增長近1倍,是1951年至1978年的493倍多。截至2020年,迪慶州公路里程達8485公里,比“十二五”末新增2779公里,增長48.7%。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增長1.95倍,快遞投遞量增長了9倍多。

“公路通到村裡頭,車子開到家門口”“路好跑了,變美了”……從山間茶馬古道到車流如梭的高速公路、從人背馬馱到快遞下鄉、從仰望天空到“神鷹”翱翔,迪慶的交通發展“一躍千年”,使深藏在雪山峽谷間的人間勝境不再遙遠。迪慶州交通的滄桑巨變,是迪慶各族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實現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縮影,行路難一去不返。“2020年脫貧,家家戶戶門口修了路,以前農活都要牛耕,現在機械化都能走到田裡,家家戶戶發展起了產業,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8000元,今年力爭突破萬元。”書松村黨總支書記魯茸取紮說。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