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政策全面收緊!14年後,這些都市不再需要人口

北京 55℃ 0
摘要:都市人口增長,面臨著突如其來的戛然而止。產業資源跟著人走的時代决定了人口才是都市發展的永續動力,所以都市吸納的人口越多越好?人口肆無忌憚的暴增,帶來的不僅僅是人才,更是極大的負擔。根據我國主要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指出,2035年都市發展方向,是進一步的“嚴控人口”。要知道這是一份2020年後15年的榜單,並不是十年後,而一些城市相對2020年人口增量“踩急刹車”。所以,做好“嚴控人口”,無非是未雨綢繆。

都市人口增長,面臨著突如其來的戛然而止。

產業資源跟著人走的時代决定了人口才是都市發展的永續動力,所以都市吸納的人口越多越好?並非如此。

人口肆無忌憚的暴增,帶來的不僅僅是人才,更是極大的負擔。

根據我國主要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指出,2035年都市發展方向,是進一步的“嚴控人口”。

數據來源:各都市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時代的不同,可與清朝進行鮮明的對比,現代國家與其走先攤大餅在疏通人口的老路,還不如提前控制人口,提高城市生活質量。

清朝乾隆末年,全國人口發展到3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1/3。人口的快速增長,也帶來了許多問題。有些地方由於人口密度加大人地衝突逐漸突出,隨之而來是進一步開荒墾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地力下降。龐大的人口也造成社會壓力,影響了經濟的持續發展。

要知道這是一份2020年後15年的榜單,並不是十年後,而一些城市相對2020年人口增量“踩急刹車”。

如圖所示,未來四大一線都市如出一轍,再沒有人口的容身之地,就連西安人口增量的1/4都沒有。

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深圳人口增量以713萬列為全國第一,西安人口增量448萬人也不過如此,而這與未來15年的人口增量大相庭徑。

去年美國媒體報導出,中國人口增長將在2030年至2035年結束。2035年,我國人口預計達15億,2100年人口將减少25%,這並非不言之有理。

人口增量從放緩、停止到减少,對此原因也直言不諱:

疫情透露出部分超大中心城區人口密度過高、抗風險能力不强等問題。並且許多都市的土地資源空間使用到達極限,人口過多會給都市帶來極大負擔。

隨著我國土地資源受到局限性,部分城市向外疏散或控制人口是毋庸置疑的,是這些都市理性務實的選擇。

“嚴控人口”該如何“嚴”?

都說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當然要“嚴寬相結合”。

2017年北京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1.嚴控北京非首都功能增量,2.部分北京非首都功能存量有序疏解,3.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空間格局加快構建,4.調整優化北京經濟結構和人口規模。這些措施可謂立竿見影,讓現實人口規模更接近預估值。

2014年南京為了提高都市幸福感,也提前控制人口,通過它控制人口規模的兩大法寶(1.轉勞動密集型產業為知識與技術密集型產業,2.控制地標對保護耕地紅線非常嚴格),實現2020年人口在1000萬人以內。

發改委曾提到:

超大都市要慎重“撤縣設區”,合理降低中心城區開發强度和人口密度、與周邊中小城市郊區新城等聯動發展,通過推進交通一體化,培育發展一批現代化都市圈。

其中這明確指出,中心代將要退去,减少人口密度,畢竟人口密度大絕非好事,疫情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所以,做好“嚴控人口”,無非是未雨綢繆。

相關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