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8億噸!“老牌油田一哥”發現海量葉岩油!

黑龙江 58℃ 0
摘要:油田發展的覈心就是資源問題。在大慶油田主力油田增長乏力、開發效益逐漸走低的背景下,古龍葉岩油的勘探發現,幫助大慶油田找到了新的增長空間。8月25日,大慶油田在大慶市舉辦新聞發佈會,宣佈了公司收穫十億噸級葉岩油田的好消息。2020年,大慶油田海內外油氣產量當量合計仍超過4300萬噸,仍是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基地之一。在確定12.68億噸的新增石油預測地質儲量之前,古龍葉岩油的發現與開發歷程,已經接近四十個年頭。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作者丨彭强

編輯丨張偉賢

油田發展的覈心就是資源問題。在大慶油田主力油田增長乏力、開發效益逐漸走低的背景下,古龍葉岩油的勘探發現,幫助大慶油田找到了新的增長空間。

開發超過六十年後,老牌油田——大慶,想要繼續證明自己。

大慶底下發現新大慶

8月25日,大慶油田在大慶市舉辦新聞發佈會,宣佈了公司收穫十億噸級葉岩油田的好消息。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自發佈會現場瞭解到,大慶油田在松遼盆地北部的古龍葉岩油區域收穫多口高產油井,2021年落實含油面積1413平方千米,新增石油預測地質儲量12.68億噸,成為大慶百年油田建設的重要戰畧資源。

8月25日,大慶油田舉辦葉岩油突破新聞發佈會。攝影:彭强

大慶油田位於黑龍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於1959年發現,1960年進入試驗性開發階段,1963年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

大慶油田是中國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特大型陸相砂岩油田之一,正是大慶油田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發現與開發,讓中國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

大慶油田所在的松遼盆地,是天山-內蒙-興安古生代地槽褶皺系基礎上發育起來的一個中新生代內陸斷坳疊合盆地,也是現時世界上已發現的油氣資源最為豐富的陸相沉積岩盆地之一。

開發建設的六十餘年來,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超過20億噸,瓦斯超千億方,為維護國家石油供給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2020年,大慶油田海內外油氣產量當量合計仍超過4300萬噸,仍是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基地之一。

近年來,大慶油田與國內諸多老油田一樣,面臨著接替資源不足的窘境:新增石油探明儲量品味明顯降低,主力油田穩產難度越來越大,開發工作也進入了特高含水、特高采出程度的“雙特高”階段,同時生產運行成本逐年增加,綜合遞減率也不斷升高。

為了解决老油田資源儲量不足的問題,國內老牌油田加快了海外市場以及國內流轉礦權區塊的油氣業務的開拓。但對於像大慶油田這種體量的油田來說,立足松遼盆地這塊聚寶盆,從常規轉向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中國石油瓦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大慶油田黨委書記朱國文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稱,經過62年的高效高速勘探開發後,大慶油田常規油氣資源已經進入發現的中後期,難以支撐長期持續穩產;而古龍葉岩油的發現,實現了幾代大慶人“大慶底下找大慶”的夢想。

朱國文指出,古龍葉岩油的成功實踐,標誌著松遼盆地已經進入非常規油氣開發時代,是大慶油田長期穩產的重要物質基礎。

四十年磨一劍

葉岩油這一概念,最早專指利用人造石油的管道從含有機質的葉岩中選取出來的石油,現多表示與葉岩層系有關的石油,廣義上與緻密油等同或混用。

近年來,隨著陸上常規油氣資源增速漸緩,全球油氣資源勘探與開發開始走向非常規領域和深海。北美葉岩油氣行業的成功,標誌著葉岩油氣革命的開始。

由於油氣勘探工作中存在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近年來國內油氣資源勘探發現結果的公佈也是慎之又慎。在確定12.68億噸的新增石油預測地質儲量之前,古龍葉岩油的發現與開發歷程,已經接近四十個年頭。

松遼盆地北部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發現了裂縫型葉岩油儲層。1981年,大慶油田採用常規原油勘探理念與開發科技,在松遼盆地古龍凹陷泥岩裂縫油藏鑽探首口發現井,此後陸續開鑽多口油井;到1998年,已經開始葉岩油水平井開發的初步探索。

2011年,大慶油田對古龍葉岩油進入研究和認識階段,4個開發實驗區實現規模開發;到2018年,古龍葉岩油進入試驗突破階段。這一階段,大慶油田在葉岩油探索力度和葉岩油勘探理念、開發科技等方面都有明顯增强。

2020年,大慶油田實現陸相泥級葉岩油勘探重大突破:位於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古龍凹陷的古葉岩平1井獲高產油氣流,展現了該地區廣闊的陸相葉岩油資源前景。

今年6月20日,古龍葉岩油12.68億噸的預測地質儲量通過中石油集團公司的審查,實現了資源向儲量轉化的第一步。

據大慶油田方面介紹,古龍葉岩油主體是純葉岩型葉岩油,不同於國內外的其他類型葉岩油,尚無大規模商業開發的成功案例,其資源稟賦條件和儲集層特徵都具有特殊性,在油品性質、儲集空間特徵等方面,都顛覆了傳統葉岩油勘探開發的理念和認知。

發現之初,國內外業界均認為古龍葉岩油無法實現有效動用。近年來,大慶油田的科研團隊陸續實現油田成藏和開發理論的創新,以及特色鑽完井、壓裂科技的創新,古龍葉岩油的認識和開發邁入了新的階段。

建設淨零排放葉岩示範區

與六十年前的大慶石油會戰相比,如今的大慶油田開展的“新會戰”,更要體現科技創新與綠色低碳的特質。

現時,大慶油田方面正積極推動大慶古龍陸相葉岩油國家級示範區建設,預計到“十四五”期間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10億噸,葉岩油年產量達到100萬噸以上。

按照當前規劃,大慶油田2021年將在古龍葉岩油實施100口井的鑽探工作,現時已完鑽58口,試油27口井,25口井見油,17口井收穫工業油氣流。

大慶油田副總經理、總地質師何文淵指出,在古龍葉岩油國家級示範區建設方面,公司將建設淨零排放先行示範區,通過二氧化碳注入地層、開展壓裂返排液重複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推進鑽機施工設備電驅替代、新能源風光電融合利用等管道,實現葉岩油生產淨零排放的目標。

與古龍葉岩油有關的院士專家團隊則認為,古龍葉岩油的勘探與開發具有多方面的示範引領意義。

在科學上,古龍葉岩油實現了從陸相葉岩生油到陸相葉岩產油的理論突破;在經濟意義上,古龍葉岩油將幫助大慶油田甩掉老油田儲采失衡的帽子,實現油氣規模總量的增長;在產業方面,將帶動大慶上下游一體化乙烯產業鏈、價值鏈的跨越發展。

在社會意義方面,大慶也將借助古龍葉岩油的發現,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陞級發展的排頭兵;而在示範引領意義方面,古龍葉岩油的發現將推動中國陸上葉岩油氣革命的行程,影響全球葉岩油氣的發展。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瞭解,大慶油田在川渝探區的平安1井,在侏羅系凉高山組葉岩測試收穫超百方油、十萬方氣的高產油氣流,就是古龍葉岩油觀點和方法在四川盆地陸相葉岩油的具體實踐和複製。

儘管前景一片大好,但要實現葉岩油氣的大規模,還需要面對成本和技術創新的難題。

大慶油田古龍葉岩油的研究團隊指出,相較於海相或鹽化湖盆沉積為主的葉岩,古龍葉岩在岩石組構、物性、含油性以及葉岩油流動性都有很大不同,北美成熟的地質理論和工程技術難以直接應用,面臨著單井投資成本較高、初期產量較低、單井最終可采儲量低於經濟動用門限、規模效益開發配套主體科技尚未形成等挑戰。

因而,實現古龍葉岩油開發理論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當前最為迫切和緊要的任務。

本期編輯黎雨桐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