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戰》陳長捷把李處長送南京法辦,其實是送他一條生路

江苏 59℃ 0
摘要:在1992年上映的老電影《大决戰之平津戰役》裏,不但展現了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也描繪了不少有趣的細節。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是國軍方面一比特重要將領。他在《大决戰之平津戰役》裏第一次出場時,一名李處長前來找他,請求與他單獨談一談。陳長捷以為他有重要事宜要報告,便將他帶進辦公室。在《大决戰之平津戰役》裏出現的李處長,應該是一個虛構人物。不過,陳長捷命令將李處長押送到南京去法辦,其實是送了他一條生路。

在1992年上映的老電影《大决戰之平津戰役》裏,不但展現了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也描繪了不少有趣的細節。

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是國軍方面一比特重要將領。他在《大决戰之平津戰役》裏第一次出場時,一名李處長前來找他,請求與他單獨談一談。陳長捷以為他有重要事宜要報告,便將他帶進辦公室。沒想到,李處長卻拿出一份醫生診斷書:“司令,請准我三個月的假,回上海治病。”

陳長捷不高興地說:“李處長,此時此刻你要離開天津,如果有人告你臨陣逃脫,我無法替你說話喲。你應該知道吧,前幾天我的參謀長嚴家浩私自逃往上海,我一個電話,他在虹橋剛下飛機,當即被憲兵逮捕。”

看樣子,李處長也不是一個善茬。他立即表示:“對,這我知道,不過我還知道,毛人鳳一個電話,嚴家浩無罪開釋,並轉道飛往昆明去了,對嗎司令?”

陳長捷怒不可遏,暴脾氣發作,叫來幾名阿兵哥,下了李處長的槍,將他押走:“送南京,法辦。”

順便說一下,在電影裏有一個無傷大雅的小錯誤。

陳長捷、李處長所說的“嚴家浩”,指的是嚴家誥。電影裏錯誤地將嚴家誥讀成了“嚴家浩”。實際上天津警備司令部並無一個叫“嚴家浩”的參謀長,真正的天津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叫嚴家誥。嚴家誥出生於戊戌變法那一年,畢業於陸軍軍官學校第五分校(昆明分校)第15期,也算是黃埔系將領。嚴家誥在國軍內部左右逢源,與毛人鳳等炙手可熱的人物關係都很好。毛人鳳想要救他確實只是一個電話的事情。

在《大决戰之平津戰役》裏出現的李處長,應該是一個虛構人物。不過,我們可以通過李處長“請假”的故事,看出天津即將被解放時,國軍眾叛親離、風雨飄搖的景象。

平津戰役是在1948年11月29日打響的。到了12月20日,東北野戰軍已經將天津、北平、塘沽等地重重包圍起來。不管是坐守北平的華北“剿總”司令官傅作義,還是鎮守天津的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都已在事實上被封堵了逃跑的一切通道,形如“籠中之鳥”。

陳長捷面臨的壓力更大。因為,從種種迹象顯示出來,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將首先進攻天津,取得與傅作義進行和平談判的籌碼,同時打掉傅作義的籌碼。在這種情況下,天津軍民人心惶惶,使用各種辦法,通過各種管道逃離天津。

然而,陳長捷對天津的防禦能力充滿自信。他在平津戰役爆發前就增兵添將、修建工事,還動用了10多萬民工開挖了一條長達84裏、寬10米、深3米的護城河。冬天到了,護城河上結上了厚厚的冰層,陳長捷每天派人砸掉冰層。不僅如此,陳長捷還派人沿著護城河修建了380多個能容納1個班兵力的大型碉堡,每個大型碉堡都安裝了電話,在大型碉堡之間構築了散兵坑、掩蔽部、交通壕、馬路等。

正因為此,陳長捷果斷拒絕了東北野戰軍“放下武器,和平解放”的勸告:“武器乃軍人之第二生命,放下武器乃軍人之最大耻辱,豈可隨便放下。貴軍倘有謀和誠意,請派代表前來商談。”

陳長捷堅決不允許手下的將領擅自離開天津,一經發現,一律予以軍法處置。李處長向他請假離開天津,自然不會獲得批准。不過,陳長捷命令將李處長押送到南京去法辦,其實是送了他一條生路。

原因很簡單。留在天津的國軍將領,最有可能走兩條路。一是在東北野戰軍發起天津戰役後,負隅頑抗戰死於沙場上。二是在戰鬥中被東北野戰軍俘虜。天津戰役結束時,連陳長捷本人都當了東北野戰軍的俘虜。在陳長捷之下,還有天津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少將秋宗鼎、天津警備司令部秘書長少將李葉靖、第86軍軍長中將劉雲瀚、第86軍軍長副軍長範玉書、第26師師長少將張越群、第26副師長何卓等一大幫國軍高級將領被俘。

當然,僥倖離開天津的李處長,未必能高興很久。平津戰役結束後,我軍以風捲殘雲的姿勢,先後發起了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解放了包括南京、上海在內的眾多大都市,最終解放全中國,李處長再神通廣大,又能逃到哪裡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