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景拍攝、高度還原,雲南蟲穀嚇得我摔了手機

云南 49℃ 0
摘要:一口氣看完5集,儘管依然存在一定的缺憾,但總體上的製作水准在一眾國產探險網劇中,屬於較高水準。盜墓探險劇,首先看的就是驚險刺激,嚇人是免不了的。而剛好鬼吹燈這部小說,從小說創作開始就經常用科學來解釋。《雲南蟲穀》也一樣,既然不能和“鬼”和“僵屍”搏鬥,於是先設定了和一個超級大的“貓頭鷹”偶遇,主角和觀眾在音效的配合下驚嚇一番。而鬼吹燈8本書最覈心的線索——眼球詛咒,在這幾部劇裏也做了解釋。

一口氣看完5集,儘管依然存在一定的缺憾,但總體上的製作水准在一眾國產探險網劇中,屬於較高水準。

盜墓探險劇,首先看的就是驚險刺激,嚇人是免不了的。

按照相關要求,不能拍真實的鬼和僵屍,囙此所有的盜墓探險劇都要强行用科學解釋一番。

而剛好鬼吹燈這部小說,從小說創作開始就經常用科學來解釋。

如果深究的話其實這些解釋也並不科學,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讀者和觀眾的帶入感。

比很多直接用封建迷信來解釋的小說要好得多。

畢竟21世紀都過去二十年了,這片土地上還相信鬼和僵屍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在前幾部裡,遇到怪獸就說是這是“紅犼”,這是史前的“蠑螈”,這是外界已經滅絕的“人臉蜘蛛”等等。

先嚇唬人一番,再用生物學、化學之類的說法進行解釋。

《雲南蟲穀》也一樣,既然不能和“鬼”和“僵屍”搏鬥,於是先設定了和一個超級大的“貓頭鷹”偶遇,主角和觀眾在音效的配合下驚嚇一番。

然後就是能主動吃人的“真菌”。

畢竟這世上確實有一些植物能在外界刺激下產生應激反應,甚至吞噬動物的,這麼解釋至少能過審。

而鬼吹燈8本書最覈心的線索——眼球詛咒,在這幾部劇裏也做了解釋。

就是說這玩意其實是一種少見的病毒,感染的人背上會出現紅斑,只不過看起來像眼球。

只有找到傳說中的“雮塵珠”,才能破解這個詛咒。

也可以說是才能殺死病毒。

這樣一來就有了合理性。

鬼吹燈為什麼能在一種探險小說中脫穎而出,影視化取得極大成功,和它善於用科學解釋以及更改盜墓求財為尋寶救命的設定有很大關係。

因為盜墓肯定是不能拍的,但救命就可以拍。

三人小分隊不是去盜墓的,第一部精絕古城是去鄉下收點東西,後來的目標是去日本關東軍要塞,從沒打算盜墓,只不過意外碰到了棺材。

而且原版小說裏就寫,兩人是為了給死去戰友的家人寄錢,以及給鄉親拉電線和修路的,新增了探險的正能量内容。

後來又跟著陳教授去考古,就更加名正言順了,所以影視化不成問題。

其中幾次主動的盜墓,都發生在民國年間,由楊參謀的阿公以及陳瞎子年輕時候去完成。

在舊社會,盜墓就可以算正常了。

最新的《雲南蟲穀》,幾人為了救命才去的雲南,同樣的設定,讓這本小說的影視化之路十分通暢。

為什麼探險類小說自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後再也出不來了呢?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難以想出更新的設定了。

既然不能盜墓,那尋寶救命已經是最好的辦法。

不能拍封建迷信,那麼遇到的驚險只能是一種又一種的奇葩動物和植物。

觀眾看來看去就會發現,主角遇到的不是怪魚就是怪鳥,或者是怪蟲,再難找到新鮮感。

希望能有新作創造出更加優秀的設定。

文:高子歌。圖:網劇《雲南蟲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