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曾經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行省,為何被折開,詳解甘肅區域變遷史

青海 99℃ 0
摘要:確實從我國的區域人口分佈來看,中原,東部沿海,以及南方等地,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但區域土地面積稀少。而中國西部地區,又是另一番景象,人口不足全國兩成,卻擁有全國百分之七十的土地區域。西部地區,尤其是大西北省份“不缺地,有點缺人”的情形,也是不爭的事實。按照常理來說,國家在設定西部省份的時候,會充分考慮自然條件,人口情况,以及人文歷史等方面。

提及祖國大西北,很多人腦海中會呈現出,大漠孤烟,蒼茫遼闊的景象。確實從我國的區域人口分佈來看,中原,東部沿海,以及南方等地,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但區域土地面積稀少。而中國西部地區,又是另一番景象,人口不足全國兩成,卻擁有全國百分之七十的土地區域。西部地區,尤其是大西北省份“不缺地,有點缺人”的情形,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凡事都有例外,在大西北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等幾個區域面積碩大的省份身邊,居然有個“區域身材瘦弱”的甘肅省,這十分令人費解。

按照常理來說,國家在設定西部省份的時候,會充分考慮自然條件,人口情况,以及人文歷史等方面。結合這些因素,所以西部省份往往都擁有廣袤的土地。但為何甘肅省這個典型的西北省份,區域面積卻瘦得離譜,從版圖上看,仿佛就像是一根被“剔了肉的骨”,這到底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絲路必經之地,歷史地位重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層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宏偉發展構想。而“一路”其主要是恢復發展中國古代輝煌的絲綢之路構想。在這項宏大的經濟發展構想藍圖之中,不僅囊括了我國西部大部分的省份,而且還包括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等地區。這張藍圖將對我國未來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絲綢之路起源於漢朝,興盛於唐朝。而漢唐無疑是歷史上中華文明最為燦爛的朝代,而絲綢之路的影響,也伴隨著鼎盛時期的華夏經濟文明,遠遠傳播到歐洲地中海。

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歷史名城長安,然後經過漫長的祖國大西北區域,隨後走出國門進入中亞,最終到達歐洲。流傳千年的絲綢之路,為華夏文明發展,以及世界人民之間的溝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絲綢之路途徑之地,曾在古代史上,也創造過繁榮昌盛的景象。

眾所周知,大秦帝國是我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可是歷經二世便亡國,而秦王朝也把大一統的思想,留給了漢朝,並且秦朝一系列改革,以及浩大的基建工程,幾乎也相當於給漢朝做了嫁衣。

漢高祖劉邦奪取江山之後,也是躊躇滿志,利用一系列舉動穩定了天下。往後幾代漢朝天子,勵精圖治,尤其是經歷過文景之治之後,漢朝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無比的强大。古代社會,當天下穩定民生富足之後,皇帝們便有了開疆拓土的想法。漢武帝時期,面對一個空前强盛的大漢王朝,這位千古一帝也萌發了前所未有的雄心,其派出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征服了千百年來威脅中原王朝的遊牧政權。

除此之外,漢武帝還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去探尋溝通更遙遠的西方。張騫出使西域,對於中華民族有著非凡的意義,而也正是這次西域之行,為後來絲綢之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張騫當年從長安出發,途徑隴右,也就是現在的甘肅省,然後出玉門關過敦煌,前後歷經十幾年,經歷艱難萬險無數,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原王朝通往西域的道路。

在西漢時期,甘肅地區一直是戰畧要地,歷史上也稱呼這塊區域為隴西或者隴右。武帝時期,打通西域道路之後,甘肅地區的地位進一步突顯,成為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道。而且因為其常年擔負著絲路商貿的職責,所以甘肅地區在那個時代,經濟貿易也很發達,像張掖,武威,天水等地都是漢朝著名的富庶之城。漢武帝時期,全國版圖分為十三個州。甘肅所在的隴右地區歸凉州管轄,而其軍政所在地正是現在的武威市。

宋朝時期,由於盤踞在西域的西夏崛起,隴右地區大部分歸西夏統轄,而大宋朝只控制了甘肅小部分地區。而這時候,宋朝為了抵禦西夏,於是便重點建設蘭州,並在此地屯紮兵馬。而蘭州也在宋朝時期逐漸崛起成為重鎮。

元朝入主中原後,開始實行了大區域的行省制度。由於西部地域遼闊,所以元朝把甘肅地區,以及如今青海、寧夏、以及內蒙古西部地區,劃歸出來,設立了甘肅省,這也是歷史上甘肅省第一次出現。那個時候的甘肅省,地域遼闊,面積廣袤,幾乎是全國面積最大的行省。

明朝時期,甘肅省曾被整體併入陝西省。而清朝取代大明朝之後,又重新折開了陝西省,甘肅省,重新出現在中國省級區域建制之中。儘管甘肅省歷經撤銷,又重新建立,但其轄區內的主要城市,例如張掖、酒泉、武威等名稱,卻是從漢朝一直沿用至今,著實難能可貴。

二,舍與得之間,體現出關鍵價值

1928年,對於近代中國區域規劃來說,絕對是個特殊的年份,由於民國政權在那個時期趨於穩定,所以對全國各省市區域有了一次最大規模的調整,新成立並且調整了諸多省份。

在甘肅省的基礎上,民國政府通過區域調整新成立了青海省。由於青海省與甘肅接壤,而且又沒有人口規模比較大的都市,所以原本屬於甘肅的西寧市,被劃入青海省,並且作為青海省的省會。並且在此基礎之上,還從甘肅省劃出了一部分區域,成立了寧夏省。

從歷史區域演變來看,這青海省和寧夏省基本都是從甘肅省分割出來的新的省份。新中國成立後,在1950年,基於國家的安定,也為了便於行政管理,曾撤銷歸併過一些省份,這其中寧夏省曾被撤銷併入甘肅省。

但三年後,國家又根據現實需要,又重新成立了寧夏回族自治州,並且還將甘肅省一大片區域劃入內蒙古,像現在內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地區,曾經大部分時間歸屬甘肅。

時光荏苒,甘肅省曾在歷史上,做過中國區域面積最大的行省,但隨著時代發展,社會變遷,甘肅省逐漸淪為西北地方面積“最瘦弱”的省份。

或許很多甘肅人會感到惋惜,但正是這種捨得之間,才能體現出一個地區人文精神的偉大,而區域調整也是時代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信未來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甘肅省依然會贏得很好的發展機遇。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