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安-26飛機再次失事致6死,蘇聯經典機型為何事故頻發?

河北 57℃ 0
摘要:當地時間23日中午,俄羅斯緊急情况部確認失聯安-26飛機上6人全員遇難。前一天,這架安-26運輸機在距離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市機場38公里處在雷達上消失。“不幸的是,事故中沒有倖存者。”塔斯社23日援引俄緊急情况部的消息稱,失聯安-26飛機已被確認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墜毀,且無人生還。近兩年來,有關安-26失事的消息不斷傳出。事故調查結果稱,彼時該架安-26飛機動作不符合降落規程。他推測,安-26客機失事原因或是因為强側風。

當地時間23日中午,俄羅斯緊急情况部確認失聯安-26飛機上6人全員遇難。前一天,這架安-26運輸機在距離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市機場38公里處在雷達上消失。

“不幸的是,事故中沒有倖存者。”塔斯社23日援引俄緊急情况部的消息稱,失聯安-26飛機已被確認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墜毀,且無人生還。早些時候,一架米-8直升機在搜救行動中在大赫赫齊爾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山峰上找到失聯飛機的殘骸。

安-26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蘇聯,是由飛機設計師奧列格·安東諾夫主持的第473設計局(OKB-473)以安-24T戰術運輸機的架構改良而出的一種雙螺旋槳引擎軍民通用運輸機。1968年至1986年間,蘇聯量產了1398架安-26,其中有420架出口到了社會主義陣營國家。

安-26近兩年空難事故頻發

23日,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墜毀的安-26飛機上的6人被確認全部死亡,無人生還。有關該客機失事原因,多家俄媒稱專家初步判定可能是操作失誤和複雜的氣象條件。

近兩年來,有關安-26失事的消息不斷傳出。今年7月6日,俄羅斯一架從堪察加邊疆區首府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飛往寇里亞克區首府帕拉納的安-26飛機在降落進場時,於距離帕拉納9公里處失踪。此後,調查人員獲悉,飛機在堪察加半島西北部附近的鄂霍茨克海海域墜毀,機上22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事故調查結果稱,彼時該架安-26飛機動作不符合降落規程。俄羅斯堪察加航空企業副總經理謝爾蓋·戈爾博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雖然帕拉納現行的飛機著陸圖是安全的,但安-26的動作與降落規程略有不符。他推測,安-26客機失事原因或是因為强側風。

今年3月13日,哈薩克共和國一架軍用安-26運輸機在阿拉木圖機場與塔臺失去聯繫後,隨即在大霧天氣進入機場區域並開始迫降。據機場外目擊者稱,飛機在迫降過程中發生多次爆炸並起火,最終在機場附近墜毀,導致4人死亡,2人受傷。

該架安-26飛機屬於哈薩克共和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邊防局,事故發生後,哈首任總統納紮爾巴耶夫、現任總統托卡耶夫分別發表講話,對墜機事故中的遇難人員表示哀悼。據哈專家初步分析,飛機失事原因或受天氣影響、科技故障及人為因素造成。

去年9月25日,隸屬於烏克蘭空軍的一架安-26軍用運輸機也在烏東部都市哈爾科夫附近公路旁進行飛行訓練時墜毀,機體斷成了兩截並起火燃燒。機上27人中有25人在事故中遇難,另外2人重傷,這些人主要是機組人員以及哈爾科夫空軍大學學生。

烏媒:空難或與飛機維護狀況有關

空難事故發生後,調查人員往往表示,他們正在研究背後幾種可能的原因,包括惡劣天氣條件、飛機科技故障、駕駛員操作失誤。受限於調查手段和空難的複雜性,這個過程或需耗費數年時間,最終甚至可能也無定論。

公開的統計資料表明,航空事故大部分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而非設備故障。就商業航空而言,科技故障占30%,在戰鬥機中更是只有10%。就飛機本身而言,安-26得到了一些專家的高度評價,它也被用於國際航線的飛行以及與多國的軍事聯合行動。

“這架飛機是可靠的,因為它是在蘇聯非常强大的時候製造出來的。基輔的工廠生產了1461架這種飛機,其中只有144架墜毀,而且這144架中90%是在阿富汗等亞洲國家以及拉美國家被防空系統擊落的,安-26飛機事故的統計資料甚至低於波音公司飛機的數據。”軍事專家奧列格·斯塔裏科夫(Oleg Starikov,)曾在評估安-26空難事件時強調說,無需質疑這款飛機的安全性能。

然而,時間會給飛機材質帶來不可逆轉的改變。烏克蘭112電視臺網站去年9月在烏克蘭空軍安-26飛機失事後撰長文分析稱,飛機年齡只是一方面因素,更重要的是考慮飛機的“里程”——也就是飛機的起降次數。飛行次數較多的飛機也可以長期運營,而這取決於維護投資是否到位。在分析使用上了年紀的安-26是否安全時,重要的是要瞭解它們是否按時進行了所有維護。

除了例行維護,自2015年以來,烏克蘭修復了3架因無法使用而存放在基地內的安-26。飛機上的所有系統得以恢復,包括通信和導航。近年來後,烏克蘭又修復了8架安-26。至於去年在烏克蘭墜毀的飛機,它上一次大修是在1999年,下一次大修原定於2022年進行。

文章稱,飛機是否需要大修(修復),是由專家檢查後决定的。不過,從理論上講,它們可以在沒有維修的情况下持續運行多年,其間一些專家可能忽略了或導致飛機系統故障的問題。

“一切都取決於對飛機的態度,我不認為現在運行40多年前生產的飛機有任何問題,有機齡70歲的飛機仍在飛行。不過,這必須嚴格遵守日常維護規範。”飛行員亞歷山大·利霍迪德評估說。

(澎湃新聞)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