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重犯都被發往甯古塔,清朝覆滅後,甯古塔的犯人如何安置?

北京 58℃ 0
摘要:清宮戲中,被“發配甯古塔”和被處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領便当”。那麼,那些發配甯古塔的人後來怎麼樣了?被發配甯古塔的人,大多到不了甯古塔。甯古塔,在今天的黑龍江牡丹江一帶。恐怖的甯古塔到達寧古塔的人,有兩種工作:為奴、為差役。據統計,有清一代,流放到此的累計有150萬人之多。1910年,大清頒發了《大清新刑律》,準備在正式立憲後,廢除流放制度。

清朝人說:人說黃泉路,若到了甯古塔,便有十個黃泉路也不怕了!

清宮戲中,被“發配甯古塔”和被處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領便当”。

那麼,那些發配甯古塔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被發配甯古塔的人,大多到不了甯古塔。

甯古塔,在今天的黑龍江牡丹江一帶。

今天,從北京過去,坐高鐵10個小時差不多就到了,附近還有鏡泊湖這樣的5A景區。

不過,如果是清朝時去一趟,就如同踏上死亡之旅了。

一旦被判刑,一個月內就要“起解”,戴著沉重的枷鎖,男女老幼一起上路,每天必須走50裏。

光是被押送到遼東,就已經够慘了。

明朝宣德年間,有一次流放100多人,2/3死於路上,只有1/3到了遼東戍所。

而對於被發配甯古塔的人來說,過了遼東,噩夢才剛剛開始!

當時,吉林、黑龍江一帶尚未開發,大片都是原始森林。中原人士稱那裡是“遼東極北,去京七八千裏。其地重冰積雪,非複世界。”

出山海關到瀋陽一路,還算好的,可是,出了瀋陽後,就逐漸走入原始森林。

樹木遮天蔽日,人烟荒蕪。蚊蟲還不算厲害的,有一種叫白蛉的昆蟲,鋪天蓋地,蟄一下就滿身是血是包。

更嚴重的是,此處既是原始森林,需要面臨食肉動物,又是法外之地,要面臨饑民。

半道被老虎等野獸吃掉,也可能被附近的饑民吃掉,“無得生者”。

如果是在秋冬時節,就更慘了。

當時,正是小冰河時期,吉林、黑龍江地區8月就開始入冬,9月初河水盡凍!

對於在中原、江南長大的人來說,是很難承受的。

由於死亡率太高,囙此,康熙後來“仁德”,命令冬季可以不上路,到春季再走。

不過,到了甯古塔,一切才剛開始。

恐怖的甯古塔到達寧古塔的人,有兩種工作:為奴、為差役。

那些發配為披甲人奴隸的,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切人身自由。

在法律上,他們自己是奴,子孫也為奴,女眷被霸佔,男子做苦力,生不如死。

當差的人,有部分人身自由。每個月初一十五要去報導,此外,就是做廉價勞動力。

他們每年要上交糧食12石,草料300束,猪肉100斤,木炭100斤,石灰300斤,蘆葦100束。

沉重的壓力,使他們基本上一年到頭都沒有閒暇之時,必須終日勞動。

隨著流放來的中原人增多,甯古塔也發展了起來。

據統計,有清一代,流放到此的累計有150萬人之多。

隨著流人的新增,流人逐漸成了居民主要組成部分。

他們帶來了漢人的耕種科技、種植方伐,使該地的農業產量大大新增。

隨著農業發展,該地人民已經有餘力做其他事情,手工業、商業也發展了起來。

由於甯古塔附近物產豐富,囙此,甯古塔的貿易發展了起來,成為東北地區的重要經濟中心。

到康熙年間,甯古塔地區已不再是落後、苦寒之地,而是人口眾多、房屋林立的繁華之地了。

而當初被他們稱為比黃泉路還恐怖的來路,則因為貿易的發展,驛站完善,已不再那麼恐怖了。

此外,由於許多流放而來的人,本來就是大知識份子,囙此,他們在此開辦私塾,使該地的文化也興盛起來,形成了獨特的“流人文化”。

漢人的地位,也逐漸改變了。

康熙下詔:發配為奴者,其子女可以入民籍,不再為奴。

而隨著融合,儘管朝廷仍然不許滿漢通婚,但仍然有許多旗人女子願意嫁給流人。

清亡後,當初流放者去哪了?順治-康熙朝,是流放甯古塔的高潮。

康熙後期開始,隨著形勢的變化,“發配甯古塔”變得不流行了。

取而代之的,是發配伊犁。

乾隆朝時,紀曉嵐發配伊犁,後來的林則徐等人,都曾發配伊犁。

1910年,大清頒發了《大清新刑律》,準備在正式立憲後,廢除流放制度。

民國成立後,流放制度被廢除。

可是,當初流放甯古塔的人,卻大部分不必回到中原。

囙此:早在大清開禁之前,山東地區許多人,就主動冒險遷徙到了甯古塔等地區。到開禁後,牡丹江一帶也成了“闖關東”英雄們的重要選項。

“天南地北總是家”,許多流民後人,已在這片流放之地安頓了下來。

當初感歎“去過甯古塔,十個黃泉也不怕”的流人或許想不到:他們與當地人的共同奴隸,活生生將化外之地建設成了東北地區的重要經濟中心。

命運將他們無情地拋弃到一片苦寒極北之地,但是,他們卻以自己的管道改造了這片落後之地,塑造了歷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