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兵力的馬匪軍,為何瘋狂到與30萬我軍決戰蘭州?五點深刻原因

甘肃 56℃ 0
摘要:而在這場解放戰爭中,兩軍實力懸殊,我軍整體處於下風,畢竟無論在軍備上還是隊伍編制上我軍與國軍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過後來我們有著一定的群眾基礎和民心所向,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軍慢慢得到了壯大,而在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我軍勝券在握,但奇怪的是僅有數萬兵力的馬匪軍竟然敢與我軍三十萬決戰蘭州,這其中有著怎樣的原因?

新中國的建立可謂是十分艱難,先輩們也是歷經千辛萬苦才能成就今天繁榮富強的中國,在這個世紀初的中國經歷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一些愛國人士紛紛組織勢力抵抗外來侵略者,尤其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雖然最終以我國勝利為結尾,但是並不代表我國國內就會有和平發展的結局。

因為當時與國軍對峙,所以存在兩大勢力並存的局面,最初本想和平建國卻想國軍方面存在著私吞革命成果的野心,最終雙方兵戎相向,也就爆發了後來的解放戰爭,經歷了幾年的拉扯對峙,終於在1949年成功取得了革命事業的階段性的徹底勝利,成功的平定國內的大部分反動勢力,以及到最後也成功創建了新中國

而在這場解放戰爭中,兩軍實力懸殊,我軍整體處於下風,畢竟無論在軍備上還是隊伍編制上我軍與國軍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過後來我們有著一定的群眾基礎和民心所向,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軍慢慢得到了壯大,而在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我軍勝券在握,但奇怪的是僅有數萬兵力的馬匪軍竟然敢與我軍三十萬決戰蘭州,這其中有著怎樣的原因?

在解放戰爭期間,除了對抗南京國民政府,在全國各地都存在一定的實力不等軍事反動勢力集團,這些集團與我黨形成敵對局面,嚴重阻礙我國實現全國的統一,他們在地方形成勢力割據影響著局勢的發展。

所以這些勢力在解放戰爭期間成為我黨十分棘手的問題,而在西北地方主要的勢力就是馬匪軍,簡單來說擊敗他們,西北地方基本上就可以得到收復,如果能够實現平定叛亂那距離國家統一就會近很大一步,畢竟西北這片區域可不是一個小面積。

但是西北地方的馬匪軍雖然並不是多麼强大,也不是什麼太過精銳的部隊,但是在這片區域,因為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以及對於環境有著十分熟悉的瞭解。

這讓我軍一時難以攻下,而統領西北地方的馬匪軍的是當時的掌管西北軍政大權的馬步芳,這個人也是可以說是久經沙場,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和强大的軍事實力,畢竟能坐上這個位置肯定不是無名小卒,而他則憑藉自身的實力盤踞軍事要地蘭州。

蘭州位於甘肅地區,屬於一個承接中原和西北的重要軍事重地,而馬匪軍也知道這個地方的重要性,所以盤踞於此,這也讓我軍十分頭疼,要想徹底收復西北,蘭州地區必須完全拿下。

雖然此時已經是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我軍有著足以抗衡馬匪軍的實力,但是因為各種因素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的,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數萬馬匪軍居然敢與我軍三十萬叫囂並且敢與我軍決戰蘭州,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

馬步芳所帶領的馬匪軍敢於與我軍決戰蘭州總結起來主要有五點原因,首先這第一點是他自身的原因,他不知曉由彭德懷將軍帶領的這三十萬野戰軍有多麼强大,同時也也想通過這一站能够成名,做出功績讓上級也就是國軍政府看看,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和忠心。

其次就是他敢於這麼倡狂是因為蘭州這個地區無論是對我軍還馬匪軍都是極其這樣的戰畧要地,無論如何都要死守,因為一旦失去了蘭州那面臨的將是失去整個西北的局面。

也因為蘭州這個地理位置也就有了第三點原因,蘭州這個地方易守難攻,地勢險峻,可以說是很好的天然防禦工事,並且還在抗日戰爭期間專門修建了用於防禦的屏障,所以要想拿下蘭州那是難上加難,有這樣的條件和優勢任誰都敢於一戰。

而這第四點原因是因為馬步芳作為西北地方軍政長官有權調動西北地方的各方勢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調集周邊地區的軍隊所以這也就意味著馬匪軍的實力遠不止數萬,也正因如此馬步芳感覺有了依仗,也就自然敢和我軍三十萬軍隊叫囂。

這最後一點原因就是在當時西北地方整體的局勢上來看,因為除了他馬步芳所帶領的馬匪軍,在臨近西北還有近二十萬軍隊的胡宗南,以及數萬軍隊的馬鴻逵,所以馬步芳盤算著如果戰爭開始,他就可以聯合聯合這兩方勢力對我軍形成一種合圍的局面,這樣一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軍的進攻,自然也就不害怕我軍的決戰。

雖然馬步芳自以為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在戰場上哪有那麼多確切的因素,雖然看似他有潜在的軍事實力以及周邊地區軍力援助,但是實際上在戰爭真正開始後胡宗南等人並沒有竭盡全力幫助他。

因為這些軍隊被我軍其他地區的軍隊限制著,根本沒有機會脫身來幫他,甚至自身難保,加之馬步芳軍隊並沒有嚴格的軍事編制,簡單來說就是存在一定的土匪氣息,這也就意味著在一定程度上軍隊渙散,組織不協調。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馬步芳一來沒有調整軍力,安排軍事部署,二來沒有準確判斷整體局勢的發展和實力對比,這直接導致他孤立無援,而且在彭德懷將軍英明神武的指揮下,我軍勢如破竹,僅僅不到一天就攻破了敵人的防線,一處破防,其他的地方隨之潰散。

在短時間內馬匪軍的防線迅速被攻破,彭德懷將軍也是隨之帶領我軍進行敵軍,避免他們捲土重來,因為在蘭州這個地方實在有利於躲藏,如果不能及時殲滅敵軍將來後患無窮,而馬步芳的軍隊面對勢不可擋的我軍也是亂了陣腳。

本來就是沒有正規的軍事化管理和訓練,加之軍隊首領決策失誤,不能及時應對戰場的變化,所以這些馬匪軍也潰不成軍,在後來很輕鬆就被擊敗,我軍也是成功收復西北地方的土地,並且在此之後西北地方也逐漸了和平,再也沒有什麼强大的勢力崛起反叛。

而在這場戰爭中雖然牽制住胡宗南等人,沒有面臨腹背受敵的局面,但是因為敵軍有著地形優勢,這致使我軍也是傷亡慘重,前線部隊損失了近萬人,這次戰役也是成為解放戰爭中十分艱難的四大攻堅戰之一。

通過上述我們看到了先輩們的流血犧牲,他們為了新中國的建立付出了生命,用自己的未來人生換取祖國的未來和子孫後代的未來,所以身處和平盛世的我們不能忘記曾經這些英烈們的付出和犧牲,不能忘記今日的和平來之不易。

我們要傳承祖輩的意志,傳承和發展愛國情懷,用實際行動維護如今和平安寧的社會,創造更美好的祖國未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1979年鄧小平應邀訪美,9天內多次遇襲,8名中南海保鏢貼身護衛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