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大半個中國失守,重慶卻6年都無法攻佔,原因在哪裡

重庆 58℃ 0
摘要:自九一八事變之後,由於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日本的侵略越發狂妄,全面侵華也由此開始。並且在南京大屠殺之後,南京政府淪陷,國民黨政府由此遷入重慶,曾經大半個中國失守,但為什麼日本用了六年都沒攻下重慶呢?原因只有兩個字——位置。重慶成為了國民黨的主力區,自然也成為了日軍的重點攻擊對象,然而,這麼多年,日本卻都沒能將重慶攻打下來。大多以失敗告終,主要就是因為重慶的地理位置。

自九一八事變之後,由於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日本的侵略越發狂妄,全面侵華也由此開始。並且在南京大屠殺之後,南京政府淪陷,國民黨政府由此遷入重慶,曾經大半個中國失守,但為什麼日本用了六年都沒攻下重慶呢?原因只有兩個字——位置。

自國民黨政府遷入重慶之後,日本也開始隔三差五的轟炸重慶,給重慶也帶來了一定的傷害,即使如此,重慶並沒有淪陷,其實這也歸根於重慶的地理位置。

重慶成為了國民黨的主力區,自然也成為了日軍的重點攻擊對象,然而,這麼多年,日本卻都沒能將重慶攻打下來。重慶的地理位置確實是很有優勢。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重慶地處內陸,位於我國西南部,就是傳說中的蜀地,《蜀道難》有言,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蠶叢及魚府,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烟。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由此可見,蜀道之難重慶也是憑藉這樣守難攻的位置,成為了戰畧後援地。

歷史上也有很多在重慶的戰役,比如巴楚之戰,秦滅巴蜀,隋滅南陳,宋元決戰,明末之亂。大多以失敗告終,主要就是因為重慶的地理位置。

並且,重慶屬於丘陵地形,有多條江河縱橫,即使是封閉的情况下,也足以自給自足,由於多山丘陵的隱蔽,重慶的軍事發展也有一定進步。

雖然有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當然也少不了外因。抗日戰爭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戰爭,更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亞洲戰場,日軍野心勃勃,不僅想要侵略中國,並且在東南亞戰場也有打算。

但是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後,引起了美國的注意,美國於是也開始制約日本,牽扯日本的部分兵力,日本雖然軍事方面,很厲害,但是他們的經濟不足以支撐他們的野心,於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隔三差五進行空襲從而達到震懾作用。

重慶位於內陸,並且由於它的丘陵地形和天然的天塹,使得日本陸戰走不通。加上重慶水情複雜,多條江湖環繞,日本江湖作戰的戰艦又比較少,並且重慶在最西南邊,日本想要從東邊往西邊來,也需要一定的物資補給。

由此一來,水陸兩方面都難以進攻,即使進攻,也只能落得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情况,在這樣的情况下,日軍只能走空襲。

然而,空襲又是最燒錢的一種戰爭方法,日本本土經濟發展又不行,加之他的東南亞戰場和美國戰場連連受挫,這樣的跨國戰爭所需要的經濟支持,不是一般國家可以負擔得起的。日軍雖然在侵佔了東三省之後發展了他的經濟,但是畢竟戰爭上的費用更大,這樣也造成了日本在經濟上的一種雪上加霜,入不敷出。

再加之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使日本的經濟更加雪上加霜,也正是囙此,日軍才加速了侵華的戰爭,想要轉移國內衝突。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侵華確實轉移衝突的一個好方法,但是日軍當時的經濟已經接近崩潰,使得經濟不足以支撐它的空襲。

由於日軍不斷的攻打重慶,並且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六五大隧道慘案,致使多人死亡,經此一役,無數中國人流離失所,民族危機加深。反倒更燃起了重慶人戰鬥的意志,他們團結一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更加牢固

重慶人民的反抗與南京大屠殺的前車之鑒也有關,如果不進行反抗,最終只會自己走向南京的老路,囙此他們,也最終軍民一心。

日本攻佔重慶的失敗是由多方面决定的,但這麼多原因中,地理優勢絕對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沒有地理的優勢,重慶說不定也早就淪陷了!即使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我們還是應該記住這段歷史!以前人的歷史成為我們後人前進的動力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