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養了國人數千年的黃酒,為何如今少有人喝?真的幹不過白酒嗎?

江西 60℃ 0
摘要:小說裏寫道孔乙己花九文錢溫兩碗酒,還有一碟茴香豆。可奇怪的是,曾經很熱門的黃酒,為何如今少有人喝呢?這是白酒的規模超越了黃酒,但是上層社會的人還是堅持喝黃酒,認為只有黃酒才配得上。另外,黃酒的酒精度數低,需要喝很多才能達到白酒的酒精標準。

導語:滋養了國人數千年的黃酒,為何如今少有人喝?真的幹不過白酒嗎?

大家肯定讀過魯迅先生的這部小說《孔乙己》吧。

小說裏寫道孔乙己花九文錢溫兩碗酒,還有一碟茴香豆。

這個情節至今都還歷歷在目,描述的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的日常。

通這一段文過字的描述,讓我們知道了兩件事情:

第一,黃酒需要溫著喝。

第二,黃酒下酒菜,當選茴香豆。

雖然這種黃酒配茴香豆,一坐一個下午閒暇畫面,如今很難見到。

但是在民國時期,這可是常態。

相傳,茴香豆、點心和黃酒是魯迅先生最愛的搭配。

不僅魯迅先生如此,當時很多知識份子都對黃酒情有獨鍾。

因為黃酒一不像啤酒是用於解渴的,所以不需要大口灌;二不像白酒那樣,需要一口一口慢慢品飲才能嘗出其中意味,只需要按照自己節奏就行,這種介於二者之間的“中庸”性格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不然也不會諸如“把酒黃昏後”等古詩詞了。

其實黃酒不僅僅在民國時期出現,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商時期就開始釀造黃酒。

黃酒的科技真正成形於北魏時期,在唐宋時期達到了巔峰狀態,科技也有了更大的改進。

所以黃酒發展至今,整整滋養了國人數千年。

可奇怪的是,曾經很熱門的黃酒,為何如今少有人喝呢?

反之,只有數百年歷史的白酒,卻發展地風生水起。

不禁引人發問:難道幾千年的黃酒,真的幹不過幾百年的白酒?

其實白酒也不是一上來就風頭大的,起初也經歷了摸爬滾打的時期。

白酒的發展史

出現:元朝

整流器出現,蒸餾白酒才開始嶄露頭角。

不過這個時期的白酒還只是雛形,其影響力還是遜於根深蒂固的黃酒。

興盛:明清

即使這個時候白酒的規模凸顯,卻還幹不過老大哥黃酒。

超越:民國

該時期人們認為釀酒糧食與食用糧食沒有過大衝突,所以就鼓勵白酒發展。

開始出現了白酒南少北多,東少西多的格局變化,直到現在黃酒也主要分佈在南方。

這是白酒的規模超越了黃酒,但是上層社會的人還是堅持喝黃酒,認為只有黃酒才配得上。

力壓:建國初期

這個時候百廢待興,非常珍惜糧食作物,於是推出節省糧食的新工藝白酒。

這種白酒具有普通白酒的口感,基本上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於是一經推出,影響力就蓋過了黃酒。

那麼我們再次回歸正題,為何如今少有人喝黃酒,而改喝白酒?

小編認為與這幾個原因是分不開的:

1、黃酒耗糧食

糧食乃民之本,國家也會相應地管控耗費糧食的黃酒。

2、黃酒價格貴

耗費糧食就意味著成本高,普通消費者難以消費得起。

另外,黃酒的酒精度數低,需要喝很多才能達到白酒的酒精標準。

3、白酒酒精度數高,便於運輸和存放

現在的酒水都是全國滿地跑,具備這些優勢的白酒自然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4、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白酒,已經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記憶,也習慣了白酒的口感。

黃酒真的幹不過黃酒嗎?

其實小編認為並不是黃酒幹不過白酒,而是現在的人們被白酒吸引了。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黃酒會再一次重回巔峰,因為:

第一,人們更重視身體方面,低度的黃酒會受追捧

第二,人們生活水準提高了,價格更貴的黃酒也消費得起。

第三,糧食不再是稀缺

對此,你怎麼看呢?

編輯人:橘子皮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