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農戶把玉米堆成“藝術品”,收糧食的都不忍破壞它的“美”

山东 68℃ 0
摘要:初冬時節,在農村常見一些農戶把收穫的玉米扒皮晾乾後垛成一個個金色的“糧倉”。2021年11月22日,山東聊城一段網傳的視頻驚豔了人們的雙眼,有農戶居然將儲存玉米的“糧倉”做到了精緻,一層層有規則碼好的玉米就像“印刷”的一樣工整,又像一件美輪美奐的藝術品。有網友稱,該農戶將玉米規則排放成“藝術品”,除了好看和有點視覺衝擊外,並不能多帶來收入,而且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屬於典型的閑著沒事幹。

初冬時節,在農村常見一些農戶把收穫的玉米扒皮晾乾後垛成一個個金色的“糧倉”。

這種儲存管道既防鼠又防黴,而且節省空間,是農村最常見的一種風景。

2021年11月22日,山東聊城一段網傳的視頻驚豔了人們的雙眼,有農戶居然將儲存玉米的“糧倉”做到了精緻,一層層有規則碼好的玉米就像“印刷”的一樣工整,又像一件美輪美奐的藝術品。

據當地村民稱,前來該村收購糧食的小販,見到後都不忍心將其“拆散”裝車。

很多人猜想,這一垛垛的“藝術品”的背後,一定隱藏著一個才華橫溢而且有“強迫症”的民間高手。

不過,此前的一段視頻顯示,這些金燦燦、美輪美奐的“藝術”之作,就是出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一戶村民之手,只是需要耐心和時間才能完成。

隨著大型農機在鄉村的普及,現在農民收穫玉米不再像以前那樣辛苦,但收回家後的玉米扒皮和搬運存放照樣繁瑣和辛苦。

難得有農戶忙裡偷閒把儲存玉米做得這麼精緻,使枯燥的勞作頓時變得充滿情趣,也為當前鄉村增添一道道讓人賞心悅目的風景。

而對於大多數農戶來說,秋收後匆匆將玉米晾曬和存儲到用鐵絲焊好的圓柱形糧倉內,待到價格合適後直接脫粒出售,年復一年重複著這樣的模式,既簡單又高效。

有網友稱,該農戶將玉米規則排放成“藝術品”,除了好看和有點視覺衝擊外,並不能多帶來收入,而且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屬於典型的閑著沒事幹。

小編倒非常嚮往這種利用農產品進行創意的田園慢生活,人生本應豐富多彩,沒必要什麼都和收入扯在一起,那樣活得未免有些太匆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