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真的是大清第一炒作高手,擅長自抬身價嗎?深析左宗棠一生

新疆 61℃ 0
摘要:左宗棠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歷史人物,在清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中,雖然厲害的人物很多,但值得敬重的人物並不多,左宗棠算是出類拔萃的一個。雖然這個局面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也沒有讓清政府徹底擺脫衰敗的事實,卻為後世帶來了非常多的財富。這裡,我們說一下,和左宗棠有關的事情。相比之下,曾國藩,左宗棠一類的人物,可算得上是品德高尚,兩袖清風了。於是,左宗棠撿回一條性命。

左宗棠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歷史人物,在清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中,雖然厲害的人物很多,但值得敬重的人物並不多,左宗棠算是出類拔萃的一個。

這個人,可以算是晚清時期最開明的一個政府官員,他和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一樣,都致力於振興清朝,經過這些人的努力,清政府在同治時期,突然間迴光返照,出現了短暫的中興局面。

雖然這個局面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也沒有讓清政府徹底擺脫衰敗的事實,卻為後世帶來了非常多的財富。

這裡,我們說一下,和左宗棠有關的事情。

一、左宗棠的功績

功勞一,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

按照課本中的說法,左宗棠是劊子手,但深入瞭解一些史料就會發現,參與平叛的淮軍,湘軍這類的軍隊,雖然軍紀渙散,但統帥比太平天國絕大多數統帥强很多。

而且,洪秀全等人的腐化速度太快了,甚至比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還要墮落,這與剛開始時候那種朝氣大不相同,這讓我對太平天國,尤其是洪秀全,產生了很壞的印象。

相比之下,曾國藩,左宗棠一類的人物,可算得上是品德高尚,兩袖清風了。

功勞二,平定甘回之亂,收復西域

如果說平定太平天國的功勞,還存在很多爭議,但收復西域卻毫無爭議。如果沒有左宗棠的力排眾議,並且抬棺進軍,西域廣闊疆土,就不再為我們所有。

收復西域,實際上包括兩方面,也就是兩股主要的對手,一個是阿古柏和回疆的叛軍,他的勢力盤踞在南北疆,幾乎占了大半個西域。

而第二股勢力,就是沙俄的勢力,他們叛軍在伊犁一帶,暗中支持著阿古柏勢力。左宗棠的大軍,擊敗了阿古柏勢力,卻並沒有進軍伊犁,他只是大軍壓境,擺出了强硬姿態,用來震懾沙俄的軍隊。

同時,另一個在近代史上極為出色的外交家出現了,他叫曾紀澤,他通過外交手段,終於迫使沙俄退出伊犁。

雖然清政府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收復伊犁以及整個西域,這筆買賣,並不虧。

功勞三,成了洋務運動的踐行者之一

左宗棠負責建立了福建造船廠,還有兩家織布局,其中福建造船廠的出現,成了中國建立近代海軍的開端,也是中國開始爭取海上權利的開端。

這樣的開端,總比一輩子夢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要好很多。

就憑這三個大功勞,左宗棠就值得敬重。

現在,一些網絡上說,左宗棠是炒作高手,第一次聽到這話時,心裡難免有些抵觸。我不能說網絡上的言論有多大的惡意,但炒作這個詞,太多包含貶義的成分。

現在的炒作,已經成了不良的社會現象,但我轉念一想,又發現,古代雖然沒有炒作這個詞,但卻有類似的情况,用來提高自己的名氣。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白的“自我炒作”,比如一些難辨真偽的貴妃磨墨,力士脫靴事件,這些事件讓李白的名氣達到頂峰。

但和現代的一些醜書的炒作不一樣,古代的“炒作”,還是要有真才實學的。

二、那些左宗棠人生中的貴人們

左宗棠的出身,也是個書香門第,小時候就開始被送往私塾讀書,只是為了像許多人那樣,考取一個功名,然後光宗耀祖。

但和那些窮酸書生不一樣的是,左宗棠除了鑽研四書五經一類的“考試用書”以外,也開始鑽研一些新學,比如顧炎武的學說,以及地理工程一類的學說。

這些學說,雖然並不算完全新鮮的學問,但對於當時清朝的文化高壓政策下,去主動學習一些經世致用的學問,可見,左宗棠的不一樣之處。

但殘酷的現實表明,自己有本事、有才華,還是遠遠不夠的,他參加了很多次考試,雖然不是次次第一,卻也是名列前茅。只是到了會試的時候,他連連失利,受到打擊的左宗棠萌生了回家種地的想法。

這時候,他生命裏第一個貴人出現。

這個人叫賀熙齡,他是左宗棠的書院老師,一直教授左宗棠各種學問,他知道左宗棠的學問賀本事,不願意讓左宗棠就這麼回家種地,他準備幫學生一把。

於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哥哥,賀長齡。這個人是清朝實務派重要人物,囙此,雖然科舉之路沒有成功,卻進入了實務派的圈子。

進入這個圈子,雖然沒有讓左宗棠飛黃騰達,卻讓左宗棠積累了足够多的人脈,並且,在實務派的圈子裏站穩了脚跟。

很多人過分崇尚關係網,其實,他們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有沒有資格進入那些你想進入的圈子。當人們在埋怨自己沒有足够的人脈,首先要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這樣的資格。

顯然,左宗棠是有的,他的學識賀長齡大為傾佩,把左宗棠當成了國士來對待。也讓更多實務派的官員,認識了這個叫左宗棠的年輕人。

他的老師,為左宗棠打開了一扇門,讓他走進了一個新的天地,名氣大震的左宗棠,又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二個貴人,這個人名字叫做陶澍。

這個人是左宗棠的老鄉,也是一個封疆大吏,當他回鄉的時候,左宗棠拜訪了這個大人物。

因為左宗棠已經有了足够的名聲,所以,陶澍也樂意和這個人見面。兩個人一聊起來,他們聊的很投機,有點相見恨晚,左宗棠拜了陶澍為師,而陶澍邀請左宗棠成了他的幕僚,從此,左宗棠正式進入官場。

陶澍的恩情,左宗棠很是感激,囙此,在陶澍死後,左宗棠一直培養照顧他的兒子,也算是報了知遇之恩。

左宗棠正式進入官場之後,憑藉著自己的老師,自己的上司,再加上自己的本事,獲得了極大的政治人脈,以至於像林則徐這樣的大人物,都開始不斷向皇帝推薦左宗棠。

他的名字,終於流入皇帝的耳朵裏,但在建功立業之前,左宗棠遇到了自己第三個貴人。這個人叫做潘祖蔭。左宗棠真正事業騰飛,是在天國運動爆發之後,他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學識,屢立戰功,並且成了駱秉章的得力幹將。

春風得意的左宗棠準備施展自己的才華,卻忘記了官場規則,就算再有本事,也要低調,左宗棠一直脾氣就很急,加上本事高,所以,做事高調,作人也很高調。

因為恃才傲物,得罪了一大批人,這樣的恃才傲物,惹惱了皇上。這個關鍵環節,左宗棠强大的人脈基礎終於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些柴火,必須有一個火苗,才能引起熊熊烈火。

於是,潘祖蔭站出來為左宗棠說話,接著,很多人開始為左宗棠求情。於是,左宗棠撿回一條性命。

從此之後,左宗棠明白了官場潛規則,他的官越來越大,脾氣卻越來越和藹。那些左宗棠人生中的貴人,在歷史上,都沒有他地位高,名聲大,卻一步一步將左宗棠推上人生巔峰。

如果說左宗棠是“炒作大師”,不如說是左宗棠的學識能力,讓很多人願意和他接觸,願意幫助他,願意在他人生瓶頸之時,推他一把。歸根結底,只有自己足够優秀,才會有貴人出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