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客流量居世界第二,客運卻面臨淘汰,一年减少47%客流量

北京 47℃ 0
摘要:近年來,鐵路等出行管道的興起,讓我國的客運流量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在2020年,僅一年的時間內,其客流量就减少了47%。實際上,客運站的流量减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他出行管道的引流,有了更好的出行管道搶佔了客運的流量,就像我國的高鐵。並且,我國高鐵的客流量也已經位居世界第二。而現如今,除了高鐵之外,私家車、飛機等多種交通管道都在搶佔客運的流量,使得客運面臨著淘汰的局面,僅是一年的客流量都能减少47%。

近年來,鐵路等出行管道的興起,讓我國的客運流量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在2020年,僅一年的時間內,其客流量就减少了47%。那麼,在日後我國的客運站將會全部倒閉嗎?

實際上,客運站的流量减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他出行管道的引流,有了更好的出行管道搶佔了客運的流量,就像我國的高鐵。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鐵路里程現在已經達到了15萬公里。並且,我國高鐵的客流量也已經位居世界第二。

要知道,在我國建設鐵路之前,已經有許多國家趕在我國之間建設,就像日本、法國等。然而隨著我國的經濟逐漸發展起來,國內人在出行方面也會選擇更加舒適且速度快的管道。再加上我國人口大國的基礎,所以才取得這樣的好成績。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際高鐵領域,現時排名第一的是日本,排在第二的是我國,我國在這一領域已經超過了法國,要知道,我國第一輛高鐵到現在為止,僅運營13年,但是其他兩個國家在這一領域,已經運營多年。

從數據看,日本的高鐵是在1964年開始運營,法國是在1981年。但是在高鐵的客流量上,我國絲毫不輸其他兩國。從數據看,在2010年時,我國高鐵的客流量已經達到了2.9億次,而在2007年時,日本的新幹線客流量為3.42億次;法國在2010年時,客流量只有1.145億次。

值得注意的是,高鐵的客流量增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從其他的出行管道中轉移的,而在這其中,主要搶佔的就是客運的流量。具體來看,在長春到吉林的高鐵開通之前,大約有400萬的乘客乘坐的是火車。然而在高鐵開通之後,其客流量達到了1000萬人次,在這之中有200萬人是從之前的客運管道改變為乘坐高鐵。這就導致客運的班次從之前的10分鐘一班,减少為一天2班。

而現如今,除了高鐵之外,私家車、飛機等多種交通管道都在搶佔客運的流量,使得客運面臨著淘汰的局面,僅是一年的客流量都能减少47%。那麼,客運的出行管道在日後會全面取消嗎?

要知道,客運在過去曾是大家出行的首要選擇管道。尤其是到了每逢佳節的時候,汽車站的人數更是能出現爆滿的現象。但是現如今大家再到汽車站坐車時,就是一片蕭瑟的情景。

從數據看,我國的客流量在2019年時就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在當年,客流量减少了130億人。然而在之後,又出現了疫情,使得汽車站受到的損失更加嚴重。在2020年時,我國的客流量就僅有69億人次,與2019年相比下滑了47%。也就是說,僅是一年的時間,汽車站就减少了47%的客流量。

在客流量减少的情况下,汽車站的業績自然會受到損失,正是囙此,許多汽車站都出現了倒閉的狀況。

具體來看,在2021年時,已經運營了26年的福永汽車站正式停運;廣東的流花汽車站也在2020年4月就已經宣佈倒閉。就算是已經經營了40年的深圳沙井,也沒能扛得住持續的虧損,最終倒閉。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2020年,廣州和北京的汽車站都關閉了許多家。其中,廣州關閉車站數高達18家,已經接近當地汽車站一半的數量。而北京更是計畫只留下2個汽車站運營。

不僅如此,就算是現時還在經營的汽車站,其實也依舊在不斷的虧損中,只是依靠著政府的補貼,還可以勉强的經營著。

從現時的情况來看,汽車站確實是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中,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在近些年,這一出行管道並不會被取消,畢竟還有部分人依靠這一出行管道。只是汽車站想要獲得更好的業績,還需要在車輛、班次等方面著重提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