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人口為什麼那麼少?

内蒙古 57℃ 0
摘要:通常人口稠密的地方,要麼自然環境優越適合農耕,要麼科技經濟發展程度很高推動了人口的增長,很可惜,這兩樣都跟蒙古不沾邊。蒙古高原的環境本就苦寒,很難承載過多人口漢朝時期,投靠匈奴的中行說曾經向當時的伊稚斜單于說:“匈奴的人口,比不上漢朝的一個郡。”

通常人口稠密的地方,要麼自然環境優越適合農耕,要麼科技經濟發展程度很高推動了人口的增長,很可惜,這兩樣都跟蒙古不沾邊。

蒙古高原的環境本就苦寒,很難承載過多人口漢朝時期,投靠匈奴的中行說曾經向當時的伊稚斜單于說:“匈奴的人口,比不上漢朝的一個郡。”這並非是誇張,而是實實在在的事情。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自然環境的優劣對於人口的多寡都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首要的因素,例如北歐等地,雖然高度富有,但因為自然條件影響,適合居住的地方實在太少,所以也難以承載那麼多的人口,而自然環境對人口的影響,在古代更加突出。

蒙古高原平均海拔超過1580米,絕大多數區域屬於溫帶大陸氣候,年均降水僅在200毫米上下,大概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十分之一。而且,身居亞歐大陸腹地的蒙古,秋冬季節寒冷而漫長,春夏時節短暫,且天氣多變,各種自然灾害相當多。

印象中的蒙古,似乎到處都是碧綠色的草原,一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然而事實上的蒙古地區,環境要比想像中惡劣得多。

整個蒙古國,面積雖然超過156萬平方公里,但其中大約70%的地方被寸草不生的沙漠與戈壁石灘所覆蓋,再除去環境相當脆弱的放牧用的草地,蒙古國真正可以用於耕種的土地占其總面積的比例還不到2%。

從古代開始,蒙古地區就因為物產匱乏而且環境苦寒,生存環境相當艱苦,一旦發生天灾無法放牧,生存就成了巨大的問題,為了掠取足够的糧食與其他生活物資,活躍在蒙古高原的各個族群時常南下侵擾中原。

自古以來,蒙古就不是人口稠密的地方西元13世紀,成吉思汗一統蒙古諸部之後,當時建立的大蒙古國,加上歸順的大量其他族裔,總人口也僅有100萬上下,直到蒙古滅掉金國之後,那時的蒙古人口也沒有超過200萬,而且絕大多數集中於自然環境相對優越的呼倫貝爾草原、河套平原等地區,也就是如今的內蒙地區,而今天的蒙古國一帶,仍舊地廣人稀。

成吉思汗遠征花剌子模之時,整個斡難河老營的總人口也僅有四千左右。

元朝建立以後,中原優渥的環境吸引了大量的蒙古人南下,蒙古高原地區的人口依舊增長緩慢,直到明朝時期,瓦剌與韃靼的人口疊加起來也僅僅在800萬左右,而當時的韃靼與瓦剌還囊括著很多如今並不屬於蒙古的地區,若單論蒙古的人口,要更少。

明末清初,蒙古高原的人口終究超過了千萬,達到了一個峰值,這包括了漠北與漠南蒙古,然而清朝建立之後,開始對蒙古揮起了軟刀子,使得蒙古人口銳減,而這把軟刀子就是“崇釋以制其生”,也就是推行佛教。

所謂“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清朝時期,在蒙古大規模興建喇嘛廟,推行藏傳佛教,並且要求每個有男丁的蒙古家庭都要有人出家為僧,而且比例相當高,比如家中有五個男丁,要有三人出家。

由於僧眾不事生產,而且還有諸多的特殊權利,大量蒙古男丁出家之後,使得蒙古的勞動力銳減,高原上的生產力進一步衰退,並且,僧侶無法成婚生子,這也極大阻礙了人口的增長,而男丁銳减,使得越來越多的勞動重擔落到了婦女的頭上,長年累月的辛苦勞作,使得清朝時期蒙古地區女子不孕者極其常見。

經過將近三百年的歲月,到清朝末年,外蒙古的人口已不足五十萬,而內蒙古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也僅僅在一百多萬,由於清末民初“走西口”等大規模移民運動的進行,內蒙地區的人口開始出現回升增長,但北邊的外蒙古,情况就要糟糕得多了。

本身增長極其緩慢,又拒絕外來人口近代,蒙古本身的人口已非常稀少,戰後躲在蘇聯羽翼之下的蒙古,安享太平的同時,其人口也迎來了增長的“高峰”,雖然這個高峰只是縱向與蒙古歷史上其他時期相比的。

然而,雖然增長率是出現了很大的提升,但蒙古的人口基數實在太少,整個蒙古國的人口放在國內的話也就是一兩個縣的人口而已,所以實際上每年增加的人口其實也相當有限。

一般來說,人口增長有兩個辦法,一個是本土人口增長,一個就是大量引進外來人口。近現代的內蒙古,人口急劇上升,主要依靠的就是接納大量長城以南的移民,拉動人口增長的同時,外來人口也帶來了當地生產地的增長,間接地也促進了本土人口的上升。

然而蒙古國,卻拒絕了這樣的管道,甚至極其排斥。

外蒙古人認為,其自身的人口本就稀少,一旦外來人口大規模湧入,很容易造成本族的文化、血脈的淡化,最終被外族所同化乃至消失。所以長久以來,即便是對於同族的外來移民,蒙古國也持反對排斥的態度。

經濟發展落後,環境承載力很低蒙古的經濟依賴於畜牧業和採礦業,而蒙古的畜牧業依舊相當原始,至今都還普遍是粗狂的大牧場放牧,集約化與機械化、現代化程度很低,對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差,所以蒙古雖然擁有全球最大的人均天然牧場,但其畜牧業依舊不發達。

至於採礦業方面,就更加尷尬,蒙古是世界上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其僅有中俄兩個鄰居,俄方本身資源豐富,不僅不需要蒙古的礦產,兩者甚至在國際市場上有諸多競爭,所以蒙古實際上能够依賴的市場僅有中國。

曾經的蒙古,搭乘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快車,也的確賺得盆滿缽滿,然而蒙古卻三心二意,甚至接連發生撕毀已簽好的合約之類的事情,使得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驟然遇冷,蒙古的經濟也受到了重創。今天,內蒙古的經濟總量是蒙古的18倍以上,就算是人均,也是其2.4倍。

通常來說,科技與經濟越發達,其土地承載人口的能力也就會隨之上升,就好像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區,反之亦然,蒙古的經濟與科技發展程度很低,能够承載的人口當然也就相當有限,就算是想要新增人口,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