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一老頭塞給毛主席一張字條:武攻天津,再取北平

天津 57℃ 0
摘要:每一個人的一生中都多多少少會遇到些“貴人”,他們幫助我們撥開前方的迷霧,讓我們未來的道路走得平坦安穩。毛主席也曾遇到過這樣一比特“貴人”,亦師亦友。兩個人,一個人珍惜人才,一個人尊師重道。這一時期的符定一也被選為國會眾議院的議員,定居北平。得知這一消息的毛澤東,立即聯合葉劍英等人進行營救。

每一個人的一生中都多多少少會遇到些“貴人”,他們幫助我們撥開前方的迷霧,讓我們未來的道路走得平坦安穩。毛主席也曾遇到過這樣一比特“貴人”,亦師亦友。兩個人,一個人珍惜人才,一個人尊師重道。

1912年,省公立高等中學的入學考試閱卷過程中,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場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師拿著一個學生的試卷,用極為驚喜的語氣向當時的校長稱讚了手中的文章。這篇文章也引來校長的興趣,畢竟批閱試卷的老師們各個都是飽讀詩書,對文章的鑒賞自然極為嚴苛,這般稱讚實屬罕見。

校長仔細地閱讀著手中這篇名為《民國成立,百端待理,教育與實業應以何者為要策》的文章。文章中的觀點和論述深深地吸引住了這位校長,這篇文章不僅彰顯了這位學生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學識,同時也讓這位校長感受到了他的潜力。這是會成為未來國之棟樑的苗子,在這樣一個缺乏人才的時代,這樣的人是必須要重點來培養的。

看了這樣一篇文章,這位學富五車的校長也不由地生出些許好奇。隨之便讓這位學生來到了校長室。沒過多久這位令人驚豔的學生便來到校長辦公桌前,一身農裝打扮的學生讓校長不由地愣住了,沒想到這樣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是出自這樣一比特學生之手。

接著他對這位學生進行了較為嚴格的複試,各方面的知識均有涉獵,這位學生也毫不畏懼地對答如流。隨後校長又命其寫了篇“論救國之道”,這位學生沉思片刻,便展紙揮毫。一篇大氣磅礴的文章就這樣躍然紙上,閱讀後的校長,斟茶邀這位同學一坐,與他更為細緻地聊起了治國興邦的問題。

隨著聊天的逐漸深入,這位校長對這位學生的瞭解也更為全面,他愈發欣賞眼前這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驚世才學和報國熱情的學生。臨走前,他拍了拍學生的肩膀說道:“毛澤東同學,希望你在學校好好學習,要永遠保持你現在的勁頭,未來中國革命的擔子,或許不久後就要落在你們的肩上了。”

隨後他將一套《資治通鑒》,雙手遞交給了這位學生,他希望這位學生能够將其中的治國之道融會貫通,未來可以成為能够為國效力的棟樑之材。

沒錯,這位校長就是毛主席的恩師符定一,他也是毛澤東主席在未來道路上必可少的良師益友。

而這位驚才絕豔的學生就是未來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毛澤東主席。

符定一先生也是一比特飽讀詩書的學者,他自小在家塾中學習,長大些便到了衡陽南路師範學堂,經過數年苦讀,最終考入了北京京師大學堂,進行英語的研習。畢業後曾在資政院擔任秘書,後又開始從事教育工作,擔任過多個學校的校長,而與毛澤東第一次見面的學校也是他曾經擔任校長的學校之一。

後來毛澤東在符定一的建議下,考入了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這一時期的符定一也被選為國會眾議院的議員,定居北平。師生二人一直在不斷努力,共同進步。後期毛澤東順利畢業也到了北平,師生二人在北平相聚,毛澤東成了符定一家裡的常客,兩個人常常談論時局,瞭解國家動向,這一時期兩個人所談論的事情都使毛澤東受益匪淺,而符定一也在這一期間愈發覺得毛澤東擁有經世之才。

符定一也極為愛才,在毛澤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屢次出手相幫。前期毛澤東回到湖南展開了農民運動,這一做法一度惹怒了當地的軍閥,被下令直接進行抓捕。符定一在返鄉的途中偶然得知了這一消息,他並未有任何猶豫,立即開口為毛澤東求情,甚至趁著夜色找到毛澤東的住所,規勸他離開,直到看著毛澤東平安離開他才放下心來。

符定一的這一舉動直接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他本可以不聞不問。但在這樣的危難關頭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幫助毛澤東,幫助這個自己一直以來都寄予厚望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伯樂”與“千里馬”,這其中還有符定一對毛澤東無私的愛。

1935年遵義會議結束後,毛澤東的名字被全中國所熟知,也是這次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這也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領域逐漸走向成熟。同時毛澤東也成為了國民黨的“心頭刺”時刻面臨著危險。符定一看到這些也不免開始擔心自己這位學生的安危。

1946年符定一重回北平,也是在這一時期中共召開了政治協商會議,這是一場尖銳複雜的沒有硝烟的鬥爭,各方代表在會議上各抒己見,企圖從中贏得更多的支持。最終協定通過的雖然並不是中國共產黨所主張的新民主主義綱領,但它卻否定了國民黨的一黨專政政策和內戰政策。這一次政治協商會議是一場黨的統一戰爭,為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回到北平後的符定一秘密前往了北平軍調處的辦公室中,見到了當時在這裡的代表葉劍英,他看到中共代表一行人都擠在一個狹小的房間中,便覺得心中萬分難受。在他的強制要求下,中共代表人隨他一同回到了他家的四合院中。在葉劍英一行人借住的這段時間裏,符定一時常來找他們探討現階段的國家形勢。符定一一直都是這樣一個關心國家的人,他也希望能夠盡自己的微薄之力來幫助這一時期的國家和人民。在雙方的交談過程中,符定一越來越瞭解當下的國內外形勢,也更加瞭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和革命之路。

沒過多久,葉劍英跟符定一說毛澤東衕誌邀請他前往延安,這份邀請讓符定一十分激動,一方面是他看可以見到一直掛念的學生,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自己可以為革命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到了延安後,毛澤東親自前來迎接他的恩師。隨後為恩師親自操辦了一場歡迎會議,在會議上,符定一言語激昂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揭露了國民黨的反人民政策,一方面也希望共產黨可以伸出援助之手,拯救國家拯救人民,讓中國可以變得更為安定富强。

符定一本身就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和教育學家,他的這番言論使得在座的每一個人都熱血沸騰。每一個人都希望中國可以真正地站起來,傲立於世。

在延安短暫地呆了三個月,符定一便决定告別毛澤東回到北平,這時他的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謀劃,他也希望自己可以為國家的解放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在臨行前,符定一對毛澤東說:“延安三個月,勝讀十年書,縱觀中國歷史,沒有哪一個朝代是像這樣走進羣衆,深入群眾的,古人雲‘得民心者得天下’”。

符定一短短的數語便將現階段的國情和共產黨的優勢描述了出來,隨後符定一便告別毛澤東回到了北平。

回到北平後的符定一也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事業當中,他積極聯系著教育界的各方人士,向他們傳輸共產黨的理念和我國現階段的現狀,希望能通過這種管道讓教育界的人士更多的瞭解共產黨的優勢和這種革命的勢在必行性。在這一階段符定一也多次前往中山公園做愛國演講,甚至騰出家中的地方給地下黨做秘密活動。

而符定一這一階段的頻繁活動也惹怒了國民黨,國民黨以“煽動罪”將符定一被捕入獄。得知這一消息的毛澤東,立即聯合葉劍英等人進行營救。這時符定一聯系教育界各方人士的優勢就顯現了出來,中共地下黨為輔助力量,教授、學者等相關愛國人士為主力,聯名向國民黨政府提出了抗議,最終在葉劍英的交涉下,符定一被無罪釋放。後期符定一也在毛澤東和共產黨人士的保護下不斷地為革命事業做出努力。

沒過多久,毛澤東等人就進入了北平,符定一和毛澤東得以再次相見,這次他們依舊暢談到深夜,雙方都有了不同的感悟。

隨後周恩來將符定一護送回住處,符定一交給了他一些檔案,並對他說:“先武攻天津衛,後文取北平城”

這一時期的國內局勢十分緊張,天津城一直是由陳長捷駐守的,而且這一時期的天津城皆是精兵強將,武裝部隊便有20萬人,且都配有先進的武器裝備。陳長捷甚至下達了‘死守’的命令。强攻天津並非是一個明智之舉。

反觀這一時期的北平,駐守的兵力相對較弱,鎮守的傅作義也並未有任何的危機意識,相比於天津城,武攻北平會是一個更為好的戰略部署。

這一次的軍事會議,符定一也應邀參加了,但他堅持武攻天津衛的想法,作為一個教育家,他心系的是我國傳承了千百年的文化和古迹,北平是我國的戰畧要地同時也是歷史的彙聚之地,强攻會使得這些無價之寶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甚至有些會隨著戰爭灰飛煙滅,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這個問題瞬間成為了這場會議的中心,有些人支持武攻北平,以符定一為首的另一些人則支持武攻天津,雙方爭執不下。最終會議决定由中央軍委做最後的判斷,中央軍委的最後決斷是採納符定一的意見,武攻天津。

1949年,東北野戰軍向天津城發動了總攻。這場戰役取得了勝利,天津解放後,北平自然就變為了囊中之物,和平解放北平的戰畧也取得了勝利。

建國後,毛澤東和周恩來經過多次商議决定成立“中央文史館”,並决定由符定一來擔任第一任館長。與此同時符定一還利用餘暇的時間,將《聯綿字典》編輯成書,這部書共計87册,而這套共計540餘萬字的書在毛澤東親筆題名後正式出版。

自從符定一和毛澤東在省公立高等中學初次相見後,兩個人就成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知音。符定一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毛澤東未來的道路。在他遇到危難時,在他需要討論時,符定一都會及時地出現在他的身邊。毛澤東也曾多次感慨,說符老就是他工作中的一面鏡子。而對於符定一來說,毛澤東是他引以為傲的學生,也是這個國家必不可少的人才。他將無私的愛,都奉獻給了國家,也都給予了毛澤東。在毛澤東成長的過程中,符定一多次為其保駕護航。

古語有雲:“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符定一用行動詮釋了這句話其中的內涵。為師者,所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為人處事的道理和不斷地自我學習。符定一的一生都致力於教育事業,他希望能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讓更多的莘莘學子得以領略教育的真諦。這份無私的大愛是這位著名的教育學家最深沉的付出。

1955年符定一患病,毛澤東派秘書將符定一送至醫院,一直關注著符定一這位恩師的身體狀況。1958年5月3日,符定一因繼發動脈硬化和肺炎於北京逝世,享年80歲。得知這一消息的毛澤東,立刻趕到了符定一的身邊,看著恩師的遺體,他說:“符老是我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面鏡子,現在人走了,可鏡子,還會留在我的身邊”。

在符定一逝世後,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八寶山的革命公墓。這位老人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和國家的解放事業,所謂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說的就是這位著名的教育學家,而他為我國教育界所做出的貢獻也是不可估量的。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