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崖邊境派出所:服務老百姓,我們啥事都可以做

新疆 93℃ 0
摘要:派出所教導員張亮說:“只要能服務好老百姓,我們啥事都可以做。”自1964年建所以來,下馬崖邊境派出所打出了“愛民井”,修通了“團結路”,建起了“連心壩”,築起了“公安邊防林”,種起了“致富葡萄”,警察們用一件件實事好事拉近了與羣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被安排在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糾紛調解崗。

記者王永飛

從上世紀70年代捐款198元為困難群眾購買種子,到如今“物業警詧”何春明靠一根繩子從樓頂下墜到四樓為村民取鑰匙,紅色基因在這裡代代相傳;從為村裡老人義務理髮,到接力照顧孤寡老人,他們的為民情懷體現在方方面面……

伊吾縣下馬崖鄉村貌。記者蔡增樂

他們就是伊吾縣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的警察們。何春明說:“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就不能推辭。看到老百姓臉上有笑容,我也高興!”派出所教導員張亮說:“只要能服務好老百姓,我們啥事都可以做。”

自1964年建所以來,下馬崖邊境派出所打出了“愛民井”,修通了“團結路”,建起了“連心壩”,築起了“公安邊防林”,種起了“致富葡萄”,警察們用一件件實事好事拉近了與羣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接力照顧老奶奶

1月6日,地處中蒙邊境的伊吾縣下馬崖鄉冷風颼颼。下馬崖邊境派出所民警司坎旦爾·司馬義去看望90多歲高齡的老奶奶吳宋氏,他手裡提著香蕉、蘋果、奇異果,還有兩盒感冒藥。

司坎旦爾·司馬義在看望吳宋氏老奶奶。記者蔡增樂攝

罹患老年癡呆症的老奶奶愣了好一會兒,終於認出這個小夥子,會心地笑了起來。定期去看望吳宋氏,已經成了司坎旦爾的習慣。“2019年10月,老所長巴哈德爾·卡德爾調走時,將老奶奶托付給我,囑託我一定要照顧好老奶奶,我必須傳好這個接力棒。”司坎旦爾說。

巴哈德爾與吳宋氏相識於2005年,瞭解到吳宋氏子女都不在身邊,只跟一個小孫女生活時,巴哈德爾便擔負起了照顧吳宋氏的責任。

送水、打掃衛生、為老太太過生日、購買電視等生活用品、每月給老奶奶生活費……巴哈德爾像照顧自己的親奶奶一樣照顧著吳宋氏,並直接稱呼吳宋氏為“奶奶”。

2010年4月10日,巴哈德爾結婚了。他把吳宋氏接到哈密市的家裡,跟自己的母親同住了5天。巴哈德爾的媽媽、姑媽、姨媽都親切地叫吳宋氏媽媽。2017年,一場大雨下了一天一夜,眼看洪水就要來臨,巴哈德爾在把羣衆轉移到安全地帶的同時,安排人專門把吳宋氏接到派出所照顧。

如今,雖然調換了工作崗位,但巴哈德爾每年春節還會專程回來看望吳宋氏。“2021年春節,我帶著女兒來看望她,奶奶還給了我女兒壓歲錢。”巴哈德爾說。

調解糾紛化衝突

司坎旦爾·司馬義說起話來,時常帶著微笑,面頰上兩個淺淺的酒窩,看上去頗有喜感。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被安排在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糾紛調解崗。

下馬崖邊境派出所民警在走訪羣衆。記者蔡增樂攝‍

別看下馬崖鄉只是一個八九百人的邊境小鎮,婆媳衝突、夫妻衝突,勞務糾紛……日常生活中各種衝突糾紛還真不少。“有時候半夜一兩點,兩口子吵架鬧離婚,調解完天都亮了。”司坎旦爾說。

2020年10月,一批甘肅籍農民工在下馬崖鄉打工,幹了兩三個月想回家,但是找不到老闆,也要不到工錢。司坎旦爾四處聯系,花了一周時間才將老闆找到,最終為農民工要回工程款25.58萬元。

在日常工作中,司坎旦爾發現,有些衝突糾紛非警察一方力量可以調解。“我們就聘請了社區幹部、老黨員、羣衆代表等,成立了調解委員會,並與法院等部門簽訂責任書,實現齊抓共管,效果很好。”

經過努力,鎮上90%的衝突都得到了成功化解。近兩三年來,司坎旦爾通過調解勞務糾紛,為羣衆挽回經濟損失300多萬元。

閒人致富了

風乾肉100箱!1月10日,接到哈密市當地一家銀行的訂單,下馬崖鄉居民艾爾肯·謝如力高興極了,自己囤積的風乾肉一下子就能賣掉一半。

作為艾爾肯的包戶警察,下馬崖鄉邊境派出所民警阿地裏江·買買提更是高興,這是他幫助艾爾肯聯系的銷路。

自從遇到阿地裏江之後,艾爾肯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以前就待在家裡,也不出去上班。”阿地裏江說。

後來,阿地裏江幫艾爾肯做擔保從銀行貸款5萬元,建議他做牛羊育肥生意。後來看到風乾肉利潤高,阿地裏江又建議他做起風乾肉生意。

在阿地裏江的推薦下,艾爾肯還當上了護邊員,一個月工資收入也有2000多元。幾年來,靠賣牛羊,艾爾肯就掙了20多萬元。

今年,阿地裏江又幫助艾爾肯注册了“山野兒郎”商標。“等銷量上去,我還要成立公司呢。”艾爾肯黝黑的臉上掛著憨厚的笑容。

如今,發家致富的艾爾肯已經在下馬崖鄉買了房,去年年初,36歲的他找到了女朋友,準備結婚。

“我是黨員,一方面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另一方面要守好邊境,對黨忠誠。”他驕傲地笑著說。

受感化從警入黨

下馬崖邊境派出所民警祖農·薩依提自小在下馬崖鄉長大,他走上從警路正是受到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紅色基因的影響。

下馬崖鄉地處戈壁深處,水資源匱乏,為了解决羣衆吃水難問題,派出所民警自籌資金,奮戰60天,經過多處試探,於1988年7月在派出所院子裏打出下馬崖鄉第一口甜水井。

“愛民井”是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紅色基因的象徵,張亮隔段時間就會查看“愛民井”保護情况。記者蔡增樂攝

“當時為了羣衆取水方便,派出所東南西北四個門都向羣衆開放。對於一些孤寡老人,派出所民警親自送水上門,後來這口井被稱為‘愛民井’。”下馬崖邊境派出所派出所教導員張亮說。

小時候,警察為村民送水,祖農就和幾個小朋友坐在拉拉車上玩耍。“這成了我童年的快樂記憶;長大後,終於明白,對於非親非故的人,他們如此關心照顧,這是一種高尚的品格。媽媽從小就教育我,長大要做像員警叔叔們這樣的人。”祖農說。

長大後的祖農不但當了警察,還入了黨。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的紅色基因感染著一代又一代像祖農這樣的人。如今,下馬崖鄉有100多名黨員,約占全鄉人口的八分之一。

與羣衆融為一體,這就是力量的源泉!下馬崖邊境派出所擔負著中蒙邊境線管控、邊境管理區治安管理任務,連續41年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連續七次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多名警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正如下馬崖邊境派出所所歌唱的那樣:“當我巡邏在邊疆的每一個村莊,每一寸土地都融入我的胸膛;下馬崖的鄉親啊熱情善良,警民魚水情深誼長,譜寫愛民固邊新的樂章!”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