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紙向新而生——看河北中科華勝公司如何絕境重生

河北 42℃ 0
摘要:點石成紙向新而生——看河北中科華勝公司如何絕境重生□記者信賀寧張榮鵬趙博軒石頭也能造紙?

點石成紙向新而生

——看河北中科華勝公司如何絕境重生

□記者信賀寧張榮鵬趙博軒

石頭也能造紙?沒錯!在石家莊市井陘礦區,一家有著十幾年發展歷史的傳統焦化廠與北京中科院合作,建成了國內最先進的“石頭造紙”生產線。

從安於現狀到突破自我,從躊躇不前到尋求合作,從屢屢碰壁到越挫越勇,僅用不到一年時間,這家傳統焦化廠便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絕境重生,轉型成一個具有全新生命力的新材料企業——河北中科華勝新材料有限公司。

摸索

“東跑西顛,尋找方向”

2018年11月,老廠正式關停。作為領頭人的範拴虎一度陷入迷茫和焦慮中:廠子停了,全廠千餘名職工有政府安置保障。可安置之外,企業的出路在哪裡?

不能在原地打轉兒,必須要另闢蹊徑!

2019年初,範拴虎帶領原廠7名骨幹員工組成了一支工作專班,任務只有一個——找到適合發展的新項目,完成企業自身的新舊動能轉換。

决心一下,大家的精氣神兒也來了。可對這個平均年齡超過40歲、說不上“正規軍”的工作專班來說,離開自己熟悉的領域,尋找新項目落地,談何容易?

“找過設計院、大型企業,東跑西顛的,沒有什麼方向。”專班成員楊新廷回憶,最初的兩個月,他們根據以前積累的人脈和經驗找到了10多個新項目,但這些項目都離不開傳統的化工、鋼鐵等行業。

選來選去,不滿意;挑來挑去,還是不滿意。

“要轉就徹底轉,擺脫自身局限性,上有前瞻性、科技性、環保性的新項目。”在一步步摸索中,專班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

為了進一步拓寬思路,專班開始著力尋求與知名科研院校的合作。一次偶然機會,與中科院建立了聯系。

碰撞

“優中選優,找出最合適的那一個”

一方急於確定綠色轉型的方向,一方在為科技成果尋找合適企業落地。

經過多次對接交流、實地考察,中科院提出了20多個科技賦能、綠色環保的新項目,這為躊躇中的專班打開了全新視野。

“每個項目都讓人眼前一亮,但還是要優中選優,找出最合適的那一個。”楊新廷說,專班成員一致認為,要結合河北省產業政策、井陘礦區特殊區位和資源優勢,從可能落地的項目裏做選擇。

又是一番交流和碰撞,最終,年產6000噸無機新材料示範生產線項目脫穎而出。原因主要有兩個:既是綠色環保的高科技項目,又能在井陘礦區就地取材。

楊新廷介紹,該項目是將碳酸鈣含量高的石頭研磨成細粉狀,與少量高分子材料混合,經過高溫熔融、流延、拉伸、定型等特殊工藝生產出綠色環保新型紙張。可以通俗理解為“石頭造紙”,整個過程不消耗木材,不使用任何燃料,水是可迴圈利用的。

隨即,雙方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簽訂了合作協定,由中科院負責定向設計工藝和產線、定制設備,並開展技術指導和定期培訓。2019年底,“石頭造紙”產線正式落地生產。

至此,距離專班成立僅僅過去不到一年時間。

再搏一次

“現在不幹,就真的老了”

走進中科華勝現代化生產車間,處處乾淨整潔,一個“新起點·新跨越”的標識格外醒目。

“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新起點,再不幹,我們就真的老了。”楊新廷滿懷信心。眼前,一卷卷潔白柔韌的環保紙張陸續下線,不日將銷往北京、廣州、杭州等地。

憑藉良好的印刷效能,又兼具防水、防潮、防蛀、耐折、耐撕、耐油、無毒、無味、無污染等優點於一身,這些紙張可以成為廣告紙、桌面、包裝袋、包裝盒等的基礎資料,市場前景廣闊。

項目落地了、銷路打開了、信心更强了。如今的中科華勝體量雖不大,卻湧動著創造美好未來的力量。

“看似簡單的一條生產線,已自主申請5項國家專利。”範拴虎說,接下來,該公司將與中科院等更多京津科研機構緊密合作,加大自身研發隊伍培養,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此外,計畫投資3億元建設原料區、基材生產區、製品生產區、多功能區、倉儲物流區和研發中心,形成涵蓋多領域的“五區一中心”產業集群,打造中科院技術成果轉化基地和新材料、新產品、新裝備產業園。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