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做强產業支撐厚植發展沃土

云南 55℃ 0
摘要:依託雲南工業文明肇始地、工業門類齊全的堅實基礎,近年來通過深入實施工業强州戰畧,紅河州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發展管道正逐漸向創新驅動型轉變。

今年以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把抓產業項目作為促投資、穩增長的重要抓手,持續深化作風革命、效能革命,開展“下沉一線、助企紓困、為民辦事”實踐行動,全面踐行“三個工作法”,全力為企業經營、項目推進、經濟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綠色轉型傳統產業提質增效

f86f2578aa335b92f099889f40709ae.jpg

雲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錫業分公司前身是位於個舊主城區的雲錫冶煉廠,隨著全省首個“退城入園”有色礦冶項目——錫冶煉易地搬遷陞級改造項目正式竣工投產,消除了安全隱患,減輕了主城區的環保壓力。企業產能由每年5萬噸擴大到每年7萬噸,占全球年產能的四分之一,創造了世界錫冶煉史上的多項新紀錄。

這是紅河州現代工業實現綠色崛起的典型代表之一。依託雲南工業文明肇始地、工業門類齊全的堅實基礎,近年來通過深入實施工業强州戰畧,紅河州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發展管道正逐漸向創新驅動型轉變。雲錫錫冶煉、雲錫錫化工、鑫聯環保、雲南解化等多家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引進工藝科技和關鍵設備等管道,生產科技及工藝在全國乃至全球處於領先水準。

為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陞級、提質增效,紅河州實施了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行動計畫,累計淘汰煉鐵產能9萬噸、鐵合金產能18.5萬噸、焦炭產能95萬噸、水泥產能92.5萬噸,雲錫錫冶煉、紅河捲煙廠兩個投資30億元以上的易地技改項目順利竣工投產,開遠化工園區即將開工建設,有色、烟草、化工三大傳統產業持續迸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在明康匯雲南瀘西高原特色蔬菜種植基地,一排排蔬菜大棚延伸至山脚,菜心、花菜、辣椒等各品種蔬菜長勢喜人。因為安全、營養、口感好的優勢,瀘西縣成為G20杭州峰會時鮮蔬菜主供基地。

為發揮特色農產品種類多、規模大、品質優、早熟反季天天有的優勢,近年來,紅河州立足北部國家級百萬畝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示範區、南部山區綜合開發和紅河谷經濟開發開放帶“三大板塊”,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思路謀發展。如今,全州水果、蔬菜、花卉、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種植面積、產量已居全省前列,花卉從種苗到銷售全產業鏈培育,石屏豆製品年產值達42.5億元,全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607.02億元。

創新驅動新興產業加速崛起

97473c2e350d96822ef400811b67e4d.jpg

傳統產業方興未艾,新興產業也在加速崛起。

“我們堅持做優存量與做强增量並重,通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培育發展新興產業,聚力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紅河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薑偉說。

近年來,紅河州在培育電子資訊、新材料、綠色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上不斷著力,推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陞級。以電子資訊、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實現高速發展,占全州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24.9%,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c441322adec511a07b2068935c98887.jpg

在位於蒙自經開區的雲南惠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箔車間,如絲綢般厚薄的銅箔從自動化設備中緩緩抽出,這些最小厚度可以達到6微米的銅箔是世界上最薄的量產銅箔產品,它們將成為高端動力電池等新能源的重要原料。

“從雲錫銅業冶煉陰極銅,到惠豐銅業加工成銅杆,再到惠銅製造電解銅箔,未來我們還將涉足鋰電池製造,努力打造雲南電解銅箔基地。”該公司製造部首長周季介紹,公司現時致力於在高新技術資料研發上實現新的突破,隨著產業鏈的延伸和資源的高效利用,行業的未來值得期待。

聚焦落實省委“六個大抓”要求,紅河州大力推行“鏈長制”,全力打造綠色鋁及精深加工、綠色食品及精深加工、有色金屬及新材料3個千億級產業鏈和9個百億級產業鏈,一批標誌性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逐漸起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為全州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多年來,紅河州旅遊產業發展與旅遊資源稟賦並不匹配,為實現文旅產業融合全域陞級,紅河州把旅遊文化產業納入全州“5+6”產業體系“千億元”重點產業佈局,將紫陶文旅納入全州12條產業鏈,積極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謀劃建設滇南旅遊文化經濟帶,加快打造雲南旅遊新方向。

隨著“三千四百年”歷史文化名片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紅河旅遊走出了“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困境。10年來,全州接待國內外遊客、實現旅遊業總收入分別從1487萬人次、104億元,增長至5398萬人次、590億元,分別增長3.6倍、5.7倍。

下沉一線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紅河未來發展如何,關鍵在產業,關鍵在產業項目。”在2022年全州重點產業項目調度會上,紅河州州委書記趙瑞君說,要在產業項目建設的戰場上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以重點產業項目建設推動高品質發展,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穩住經濟,全力以赴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

瞄準穩中求進的目標任務,紅河州以州縣鄉村各級幹部為主體啟動“下沉一線、助企紓困、為民辦事”實踐行動,通過開展助企紓困、上門服務保就業、困難群體結對幫扶、基層黨組織“五訪三效”等十項重點工作,切實穩增長、穩就業、保民生、增動能、防風險,把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引向深入。

在實踐行動中,紅河州著力實施好“市場環境、創新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五大行動,扎實開展“政策文宣進市場主體、政策服務進市場主體、政策兌現進市場主體”的“三進”活動,推動企業和羣衆辦事“减環節、减時間、减資料、减跑動”,破解企業融資難、用地難、辦事難、審批難等問題。紅河州各級各部門紛紛行動起來——

州政務服務管理局全面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持續深化投資項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優化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功能,推廣出口退稅無紙化單證備案;州自然資源規劃局積極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通過精簡行政審批事項、精簡論證報告編制,實施全程網辦的“兩精簡一全程”優化重點產業營商環境;州市場監管局積極推進形成統一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逐步實現了市場主體准入制度從政府管理好用向企業辦事好用轉變,市場准入環境更加寬鬆便捷。

隨著實踐行動的開展,各項工作已成效凸顯。截至今年7月,全州擁有市場主體總量36.6萬戶;今年1—7月,全州新培育市場主體61895戶,較2021年底淨增47698戶,全州市場主體實現平穩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州共有在建招商引資項目569個,協定總額2145.43億元,同比增長29.1%。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