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堅持優先保障農業農村領域財政支出“農林水”加大投入促振興規劃先行

江苏 33℃ 0
摘要:《江蘇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於今日起施行。2月28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條例貫徹實施座談會。會上省財政部門透露,我省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今年省級預算安排“農林水”支出同口徑增長6.9%,增幅高於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幅。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新增實施鄉村振興戰畧,人、地、錢是關鍵。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在製定過程中,注重要素供給和綜合,積極回應了基層關切。

《江蘇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於今日起施行。2月28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條例貫徹實施座談會。會上省財政部門透露,我省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今年省級預算安排“農林水”支出同口徑增長6.9%,增幅高於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幅。

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新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畧,人、地、錢是關鍵。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在製定過程中,注重要素供給和綜合,積極回應了基層關切。以資金投入為例,條例要求建立健全鄉村振興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加大財政支農投入,明確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的比例應當提高到10%以上,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鄉村。

如何嚴格落實上述制度機制?省財政廳一級巡視員李建平介紹,省財政在加大預算安排的同時,將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積極構建多元投入保障機制。

在健全公共財政優先保障機制上,我省著力健全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2023年,省級預算安排“農林水”支出216.49億元,同口徑增長6.9%。“同時,嚴格實施財政支持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夯實市縣財政支農投入責任,有力保障財政支農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新增’。”李建平說。

圍繞條例規定的建立多管道籌資機制,我省將落實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更多用於農業農村政策,嚴格開展考核,確保到“十四五”期末,以設區市、縣(市)為組織,用於鄉村振興支出達到土地出讓收入的10%以上、收益的50%以上。我省還將用足用好政府債券支持鄉村振興,繼續支持各地在省下達的新增專項債務限額內申請發行鄉村振興專項債券,用於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和鄉村建設。

支農資金來源多元化,還有賴於投融資機制的完善。李建平表示,將發揮好省鄉村振興投資基金作用,吸引更多優質資本的投入;完善普惠金融支持農業農村政策體系,加大“蘇農貸”推廣力度,深化“政銀擔”合作機制建設,全面提高農業保險服務質效,推動產糧大縣(區)擴大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玉米種植收入保險範圍,完善活豬“保險+期貨”試點政策。

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

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畧的首要任務。省條例重點在加强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上作出規定,要求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條例精神,繼續實行最嚴格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努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李如海表示,將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足額分解下達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並落實到位,逐級簽訂新一輪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嚴格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同時,持續完善耕地保護激勵機制,按照“誰保護、誰受益”的原則,加大耕地保護補償激勵力度。我省將進一步強化耕地用途管制,全面落實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雙平衡”,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有效防止“非糧化”。

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我省將持續優化財政支農資金分配,提高農作物播種面積、糧食產量等因素比重,支農資金更多向糧食主產區傾斜。李建平介紹,財政支農資金將圍繞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決策部署,支持建設高標準“噸糧田”;圍繞保障種糧農民收益,做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穀補貼、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發放工作;圍繞提高市縣重農抓糧積極性,落實產糧大縣和活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我省還將注重統籌農業救災和防汛抗旱資金,進一步提升農業防灾减灾能力。

强化規劃引領,統籌優化城鄉空間佈局

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促進法“規劃先行”原則,省條例設“規劃引領”專章,以發揮規劃在鄉村振興促進工作中的前瞻性、統籌性作用。圍繞落實這一要求,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孫翔表示,將推動建立健全鄉村振興規劃體系及規劃編制與實施工作機制,通過規劃編制集聚各方智慧力量,明確各地各有關部門主要任務和職責分工,還將通過規劃實施情況督促檢查、規劃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等,推動規劃重點任務落實。

近年來,我省系統推進“四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初步形成具有江蘇特色的“鎮村佈局規劃+村莊規劃”的鄉村地區規劃體系。李如海表示,將按照條例“科學合理安排村莊佈局,組織開展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的要求,堅持先規劃後建設,有序開展鎮村佈局規劃動態更新,加强對村莊發展的分類引導,重點加强規劃發展村莊規劃建設。一方面,繼續完善村莊規劃政策和科技檔案,健全全省村莊規劃工作推進機制,積極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和報備;另一方面,持續推進“共繪蘇鄉”規劃師下鄉活動,探索常態化的規劃師駐鎮、駐村服務機制。

設計師、工程師等專業科技人員也在住建部門組織下積極下鄉,引導幫助農民設計農房。省住建廳總工程師路宏偉告訴記者,落實好省條例關於農房安全和建設管理的有關要求,他們將一手提升農房建設品質,一手守住農房安全底線。

路宏偉表示,住建部門將指導各地重點圍繞1980年及以前建的農房,暢通進城入鎮購房、加固改造、原址翻建、選址新建等多種改善路徑,努力讓農民羣衆通過農房改善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設計師、工程師等專業科技人員下鄉,將引導農民在農房設計時遵循安全、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原則,科學合理設定功能空間,滿足農民現代生產生活需求,並考慮全生命週期功能轉換。住建部門還將指導各地重視農房的在地性、文化性和時代性表達,積極構建適合江蘇省情的綠色農房科技體系和鄉村建設工匠管理體系。

健全完善鄉村建設工匠管理體系之外,鄉鎮一級房屋安全管理隊伍建設也將得到加强。路宏偉表示,將按照“三管三必須”的要求,會同相關部門共同探索建立農村房屋安全資訊共用和流轉處置機制,健全農村房屋改擴建、用作經營的全過程管理制度,深入研究並積極探索農村房屋定期體檢、質量保險等制度,推動農村房屋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