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兩山”轉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海南 31℃ 0
摘要:綠水青山如何轉化為金山銀山?5月19日,海南日報從“蓬勃興起正當時”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二場)——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專場上獲悉,自去年7月我省啟動實施13個“兩山”轉化路徑先行先試試點以來,通過半年多的實踐摸索,“兩山”轉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推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實用化,探索建立生態產品交易機制
我省“兩山”轉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海南日報海口5月19日訊(記者 周曉夢)綠水青山如何轉化為金山銀山?5月19日,海南日報記者從“蓬勃興起正當時”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二場)——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專場上獲悉,自去年7月我省啟動實施13個“兩山”轉化路徑先行先試試點以來,通過半年多的實踐摸索,“兩山”轉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我們通過推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實用化,探索建立生態產品交易機制,創新多條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分別破解‘綠水青山’可量化、可交易、可轉化問題。”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張信芳介紹。

可量化——省生態環境廳製定印發充分體現海南熱帶島嶼生態系統特徵的省級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試行),明確核算名額和方法,實現GEP核算科學化、規範化。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連續兩年開展GEP核算,成為首個完成GEP核算的國家公園。三亞、白沙、瓊海、陵水、保亭等多個市縣陸續開展GEP核算,為全省GEP核算體系構建提供實踐基礎。

可交易——白沙黎族自治縣搭建“兩山平臺”,收儲零碎生態資源,綜合打包招商項目28個、試點項目11個,推動生態資源向生態資產、資本轉化。萬寧小海實施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完成首單藍碳交易,助力消博會首次實現碳中和等等。

可轉化——我省推動以“熱帶雨林+”賦能中部山區綠色發展;並推動海洋綠色經濟多元化發展,“十四五”期間規劃開發11個海上風電場址,總開發容量為1230萬千瓦;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三亞蜈支洲島等5個海洋牧場獲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塑造熱帶特色農產品優勢品牌,全力打造省級全品類區域公用品牌“海南鮮品”,帶動培育五指山大葉茶等省級區域公用品牌11個、市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0個、知名企業品牌15個;三亞芒果等7個農產品品牌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培育新興生態產業,依託區位氣候優勢,加快發展南繁種業等。

記者從會上獲悉,現時五指山市完成《五指山市生態價試點項目-以亞泰雨林酒店為例》,形成“指標體系”“核算方法”成果,提出了五指山市飯店生態價核算方法,亞泰雨林飯店成為全省第一家實行生態價的飯店。

“當前,五指山市扎實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在‘四庫’‘兩化’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五指山市副市長鄭啟榮介紹。

據瞭解,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設立以來,至少已發現28個野生動植物新成員,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穩步增長。為推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我省在“護”上拿出巨大的决心,保護好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實施覈心保護區生態搬遷,創新運用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置換的管道推進生態搬遷。截至目前,國家公園覈心保護區470戶居民已基本完成搬遷。

“我們在海南長臂猿拯救和棲息地保護、海南熱帶雨林優先物種保護、生態價值實現、海南長臂猿保護立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積極成效和進展。”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副院長、海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刁曉平如是表示。

海南“猿”住民備受關注。據介紹,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將搶救性保護海南長臂猿作為重中之重,提出了海南長臂猿15年數量翻番的目標及路線圖,製定了海南長臂猿擴散生態廊道和棲息地修復的方案,編制完成《海南長臂猿種群保護與恢複行動計劃》,組織國內外頂級專家撰寫《中國智慧海南經驗霸王嶺模式》,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譽為世界珍稀物種保護的中國智慧,並建議向全球推廣。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