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都市安全薄弱地區提高應對重大風險灾害綜合能力本市將構建三條韌性支撐環

北京 13℃ 0
摘要:原標題:消除都市安全薄弱地區,提高應對重大風險灾害綜合能力本市將構建三條韌性支撐環近日從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獲悉,《北京市韌性城市空間專項規劃(2022年—2035年)》已獲市政府批復。《規劃》提出,完善都市開敞空間系統,依託都市公園環、郊野公園環、環首都森林濕地公園環和重要的生命線環廊,構建三條韌性支撐環,不斷提高都市有效應對重大風險灾害和不確定性的綜合能力。韌性支撐環作為都市內部資源要素流動、圈層空間聯系的重要載體,是韌性都市支撐體系中的重要紐帶空間,可起到維持都市安全運行、支撐都市快速恢復、實現圈層聯動互助、預留備份彈性空間的作用。

近日從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獲悉,《北京市韌性城市空間專項規劃(2022年—2035年)》已獲市政府批復。《規劃》提出,完善都市開敞空間系統,依託都市公園環、郊野公園環、環首都森林濕地公園環和重要的生命線環廊,構建三條韌性支撐環,不斷提高都市有效應對重大風險灾害和不確定性的綜合能力。

建設三環八廊多支點體系

韌性都市是具備在逆變環境中承受、適應和快速恢復能力的都市,是安全發展的新範式。2021年,本市發佈加快推進韌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從四個維度明確了78類任務分工。此次發佈的《規劃》提出基礎設施空間佈局、應急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基本原則和目標要求。

《規劃》提出,作為超大都市,北京要構建集中式與分佈式相結合的韌性都市空間分區。其中,在市域層面,要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統籌生態網絡、防灾網絡和生命線系統,完善都市開敞空間與區域性防灾設施,構建“三環八廊多支點”的市域韌性都市支撐體系。

“三環”即三條韌性支撐環,依託都市公園環、郊野公園環、環首都森林濕地公園環和重要的生命線環廊,構建首都功能保障環、都市運行支撐環和京津冀協同聯絡環;“八廊”為綜合區域性戰畧資源供給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主骨架,包括京唐秦走廊、京津走廊、京雄走廊等;“多支點”則是由全國及區域交通樞紐、重大能源設施、物流基地、綜合應急救援基地等關鍵設施組成。

建設分佈式的韌性都市組團是《規劃》的亮點之一。本市劃分出39個韌性都市組團,各區有若干個組團。這些組團灾時能發揮綜合防範應對、居民基本生活條件保障、區域聯合互助支撐作用。

副中心打造韌性都市示範區

結合“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北京都市空間結構,《規劃》提出差异化的韌性能力建設內容。

其中,首都功能覈心區重點加强都市防灾减灾能力與應急指揮能力建設,保障安全、優良的政務環境;中心城區重點强化都市安全設施建設,加强生命線系統安全運行保障,保障都市灾時基本功能正常運行;都市副中心充分發揮“一翼”的示範帶動作用,重點提升工程防禦能力和社會應對能力,打造韌性都市示範區。

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重點通過有機更新,保護歷史文脈延續,保障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功能正常運轉;多點地區充分發揮國際航空樞紐、區域物流基地及區域門戶優勢,構建具有自給自足、互聯互助能力的韌性空間圈層;生態涵養區强化資源戰畧儲備,灾時保障水源、能源的有效儲備與供應。

《規劃》提出,到2035年,全面形成兼具維持力和恢復力的韌性都市空間格局,都市安全薄弱地區基本消除,應對極端灾害風險的韌性能力全面提升。

社區公園要實現“平急兩用”

《規劃》提出,依託“一刻鐘社區服務圈”,按照1000米至1500米範圍,構建以社區為主體的韌性基本空間分區,形成能够自我調整、自組織、自協調的基層防線。

社區公園、健身場地、學校操場等,平時滿足休閒、娛樂、教學等需要,灾時可提供避難空間,發揮就近防灾避險的作用。在消防、警務、避難場所基礎上,綜合量販店、菜站、藥店等各類設施,做好“平灾結合、平急兩用”轉化。

《規劃》還提倡家庭—社區—組團每個層級負責三天物資供應,持續健全應急物資儲備目錄、標準。逐步建立、定期更新《北京市居民家庭應急物資儲備清單》。通過家庭儲備管道,在灾害發生前期緩解全市醫藥物資需求壓力;引導組織和家庭常態化儲備適量應急物資。

灾後恢復重建方面,《規劃》明確,抓緊開展水毀工程修復及能力提升;推進都市內澇防治,推廣建設透水式道路、下沉式綠地等海綿設施,讓雨水“留得下、排得出”。實施首都西部生態屏障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災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重點提升應急避險轉移能力;加快通信體系建設等。

名詞解釋

何為韌性支撐環?

韌性支撐環作為都市內部資源要素流動、圈層空間聯系的重要載體,是韌性都市支撐體系中的重要紐帶空間,可起到維持都市安全運行、支撐都市快速恢復、實現圈層聯動互助、預留備份彈性空間的作用。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