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英雄之城一部“平民史詩”話劇《向延安》將於上海解放75周年之際首演

上海 9℃ 0
摘要:

  記者施晨露

  “上海是一座英雄之城,《向延安》是一部‘平民史詩’。在時代洪流中,當信仰撞向親情、友情、愛情,當代年輕人可以從這部戲裏獲得什麼樣的啟發?”昨天,由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打造的大型海派諜戰題材話劇《向延安》舉行新聞發佈會,台前幕後陣容首次集結。原著作者、話劇編劇海飛通過視頻提出的這個問題,或許正是接過創作“接力棒”的話劇導演李伯男和所有主創要與觀眾共同探索的。

  話劇《向延安》由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出品,解放日報社聯合出品,將於5月27日上海解放75周年紀念日舉行世界首演。上海站首輪演出將持續至5月31日,在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連演5場。7月,《向延安》還將獻演國家大劇院。

  隱秘而偉大的“抵達”

  話劇《向延安》改編自作家海飛的高分同名長篇小說。海飛的《麻雀》《驚蟄》等作品先後被影視化,《向延安》則是他首部被搬上戲劇舞臺的作品,以1937年淞滬會戰打響為時代背景,講述一心奔赴延安的主人公向金喜如何在險象環生的上海堅守革命理想,並通過圍繞在他身邊形形色色的家人、同窗,以豐富的人物群像描繪一代人的命運沉浮與悲歡離合。

  話劇名為“向延安”,主人公向金喜卻從未真正抵達延安。就在奔赴延安前夜,他接受了潛伏任務,從此留在上海。海飛表示,“向延安”的意思是“心嚮往之”,主人公一生未能踏出上海,卻以一種隱秘而偉大的管道“抵達延安”。“這是一段暗夜與黎明交織的故事。”海飛表示,希望話劇《向延安》能讓更多人見到前輩的青春身影與容顏,見到血火年代中他們在街頭的呐喊、在絕望中的搏殺,見到他們用生命詮釋的“即便把我們撕成碎片,每一片都寫滿忠誠”。

  紅色作品要“又紅又火”

  話劇《向延安》彙集頂尖創作團隊。發佈會上,曾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導演獎”、全國戲劇文化獎“金獅導演獎”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導演李伯男介紹了幕後班底:上海舞臺美術學會會長桑琦擔任舞美設計,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副教授曲明擔任燈光設計,國家一級舞美設計王佳迪擔任多媒體設計,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胡曉輝擔任服裝設計,廣州話劇藝術中心作曲於力擔任作曲。

  演員陣容同樣星光熠熠,李施嬅、劉智揚、梁田、李傳纓、韓秀一、徐開騁、江佳奇、王楠鈞等實力演員將共同再現那段熱血與淚水交織的青春歲月;體操奧運冠軍、演員劉璿也將在劇中出演主要角色,迎來自己的舞臺劇首秀。

  從文學世界到戲劇舞臺,話劇《向延安》將對原著小說進行創造性的轉換與表達,李伯男介紹,《向延安》將採用雙線敘事,“塑造出‘行時當行、止時當止’的舞臺敘事結構和詩意表達空間”。

  從跨越半個世紀的上海往事《金家花園》,到歷史洪流下的家國史詩《人間正道是滄桑》,再到海派諜戰主題的青春頌歌《向延安》,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雷雯表示,東藝的原創製作堅守“又紅又火”的價值理念:紅,是指符合主流價值觀、正能量、傳遞真善美;火,代表作品質量在商業上也經得起檢驗。

  發佈會上,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與解放日報社舉行聯合出品簽約儀式,雙方將以“劇院+黨媒”深度合作的模式為話劇《向延安》護航。

  1941年,《解放日報》在延安創刊。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黨中央决定把“解放日報”報名交給上海。在話劇《向延安》首演的第二天,《解放日報》將迎來在上海創刊75周年。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