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協新聞茶座解讀中國經濟專家認為房地產行業觸底迹象顯現

上海 7℃ 0
摘要:

  記者宰飛

  昨天,以“解讀中國經濟”為主題的中國記協“新聞茶座”在上海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專家與國內外數十名記者,交流了房地產市場、貿易摩擦等眾多熱點問題。

  房地產市場近年來持續調整,潜在購房者觀望態度濃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總體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肖立晟認為,我國房地產行業觸底迹象正逐步顯現。

  2023年,我國房地產銷售面積為11.2億平方米,比峰值下降了約40%。肖立晟判斷,根據中國正常的房屋需求以及城鎮化速率來看,銷售面積保持在10億平方米應該是正常水准。也就是說,當前房地產供需正趨向平衡,市場將會迎來比較穩健的復蘇。

  對於未來房地產發展趨勢,肖立晟說,政府一直強調讓房屋回歸居住内容,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處於從商品房獨立支撐向商品房、保障房同步支撐過渡的階段,這樣對房屋市場穩健發展、防範房地產市場過度風險很有幫助。

  在過去幾十年中,不管是經濟結構轉型還是出口貿易結構優化,中國都取得了不少成績。中國出口向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轉變,與已開發國家形成正面競爭關係,引發歐美一些行業的擔憂。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王鐳說,十年前,中國就意識到發展管道和發展動能需要轉換,要更多依靠科技能力的推進。中國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表現出績效能力:一方面是產品製造能力提升上來了,另一方面符合世界發展的趨勢和需求。從國際比較的方法來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馬濤認為,中國產品出口不會給歐美同行帶來“滅頂之災”。他舉例說,幾十年前,日本和韓國的汽車也不斷銷往歐洲市場,儘管佔領了歐洲汽車市場的一些份額,但是沒有改變歐洲汽車市場以及德國汽車的出口競爭優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經濟》編輯部主任、研究員高淩雲認為,在國際貿易中,各國應各展所長。他說,任何一個產業鏈都很長,由很多環節組成,在每個環節裏又有一些分工。國際貿易、全球化就是讓各個國家都去做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在電動汽車、太陽能、鋰電池等“新三樣”也有非常長的產業鏈,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佔這麼漫長的產業鏈。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