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數位藍海文化川軍譜新篇——寫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會開幕之際

四川 7℃ 0
摘要: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届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深圳文博會)將在深圳舉行。


深圳文博會四川展館全貌。5月22日,四川展館大部分展區搭建完畢,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布館。任憲平攝(C視覺)

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届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深圳文博會)將在深圳舉行。總面積810平方米、以“數位賦能文化四川”為主題的四川展館,將集聚全省40餘家重點文化企業(組織),重點展示四川文化數位化建設成效和數位文化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

2023年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推進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方案》,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實施國家文化數位化戰畧的決策部署,更好發揮信息化牽引帶動作用,加快建設數位四川和新時代文化强省。同年11月舉行的全省文宣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提出,不斷壯大文化企業和數位文化產業,努力讓文化產業成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數位新技術推陳出新,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化產品供給體驗、文化產業更新反覆運算等方面,激發出巨大的創新潜能。一年多來,四川逐浪數位藍海,文化大數據體系初步形成、文化資源數位化採集存儲穩步推進、文化機构數位化轉型陞級有序推進、數位化文化消費新場景不斷發展、公共文化服務數位化水准不斷提升、數位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全省文化數位化建設實現破局起步。

彰顯數位化轉型新活力

文化保護傳承和公共文化服務打開新局面

騎龍觀音繡像針腳細密,配色溫和清新,形象栩栩如生;青花瓷名瓶造型高雅端莊,簡潔優美,紋飾清晰靈動……在本届深圳文博會四川展館,由蜀繡(觀音繡)省級非遺傳承人、遂寧繡苑刺繡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海彥授權製作的《妙絲禪韻》蜀繡系列數位藏品驚豔亮相。

蜀繡是四川特有的工藝美術形式,通過數位化形式走進了福斯視野。在黃海彥看來,未來除了要把蜀繡技藝和特色傳承下去,更重要的是將新元素融入其中。傳統蜀繡技法和創新針法融合數位化表現形式,既呈現歷史痕迹,又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妙絲禪韻》並非個例。以數位科技為驅動,四川文化行業加速蝶變,文化保護傳承和公共文化服務不斷打開新局面。

文化機构數位化轉型陞級就是一例。文化和旅遊廳推動圖書館、文化館等系統一體化建設,上線數位非遺館,觀眾可瀏覽展品、720度全景看展等;省文物局組織7家文博組織,實施文物知識圖譜、文物數位傳播等7項數位化保護利用項目,涉及館藏文物超過2.28萬件(套);省文聯加快推進四川文藝數位藝術館、艺文資源資料庫建設……

去年,在成都舉行的2023世界文物古迹保護與利用博覽會上,數位化科技與人工智慧的應用備受關注。

省文物局文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提出“加强數位化保護利用,實施數位四川石窟行動”,以三維雷射掃描、融合建模、虛擬展示、三維模擬與時空AI等為代表的數位科技可真實記錄石窟寺現狀資訊,通過數位化復原、虛擬化展示,可凸顯虛擬和現實融合的沉浸感,賦予文物新生命。

數位化應用打開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的新世界。去年6月在深圳啟幕的“觸夢三星堆——12K沉浸式數位全球巡展”首站,以不足10釐米的拍攝距離,放大歷史痕迹,清晰再現古蜀文明的絕美面容。

據統計,利用數位科技,2023年四川開展了317個線上數位展覽,“雲逛展”讓文化遺產更加可觸可達。

打造數位消費新體驗

從供需兩端發力全面煥新文化消費體驗

數千塊LED柔性屏,結合超高清沉浸式顯示技術等前沿科技,打造出具有高沉浸感、高清晰度、供多人互動體驗的虛擬實境數位空間……本届深圳文博會四川展館中央,“四川造”XR超高清沉浸式體驗空間滾動播映三星堆、蜀道、稻城皮洛遺址等古蜀文明風采。

數位賦能,文化消費場景推陳出新。近年來,四川應用新技術發展雲旅遊、雲演藝、雲直播、雲展覽等新業態,培育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慧消費等新模式,從供需兩端雙向發力,全面煥新文化消費體驗。

不能到自貢國際恐龍燈會現場咋辦?不要緊,一部手機就能彌補遺憾,還有額外的國風故事單元——這樣的體驗,來自自貢打造的“雲遊天下燈5G+智慧旅遊”試點項目。該項目線上上建成5G+超高清平臺,遊客全時段觀看中華彩燈大世界燈組全景,還能通過手機觀看數位燈光秀。項目投用以來已有25億左右曝光量。

都江堰沉浸式文旅元宇宙數位平臺項目、劍門關“智遊劍門”全域旅遊智慧平臺、四川墨拓數位科技有限公司VR體驗項目《蜀道驚魂》、金沙遺址博物館“考古時空門”數位體驗項目……在供給側一端,文旅、娛樂、展演等紛紛搭上“數位快車”。

有自下而上的探索,也有自上而下的推動。

2023年5月,文化和旅遊廳組織召開全省數位文旅發展大會,通過主旨演講、路演、平行活動和參觀考察等形式交流和分享經驗,評選文化和旅遊數位化創新示範案例、智慧景區和文化場館典型應用,搭建供需交流合作平臺,共同探索四川數位文旅的新趨勢、新機遇和新發展。

數位為媒,不僅文化產品供給、體驗更加豐富,還能觸達更多受眾群體。四川天府演藝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擬建立四川大劇院“1元惠民雲端劇場”,通過線上演出、艺文科普、主創訪談、幕後探班等高品質藝術內容,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文化傳播新窗口。

聚合數位產業新形態

將完成8個以上文化數位化建設示範專案

3月28日,峨影數字電影創新應用實驗室在峨眉電影集團揭牌。峨眉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梅表示,將充分發揮實驗室研發優勢,聚焦影院LED播映標準體系和數字電影應用基礎體系研究,加快轉化研發成果,賦能電影產業鏈各環節形成良好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貢獻率。

實驗室揭牌,恰逢第十一届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舉行。大會為四川數位文化產業發展“請進來”“走出去”提供難得機遇。其間,成都市郫都區、成都高新區舉辦專場活動,推介本地相關資源,尋求合作機遇;遂寧市舉辦影視專場推介會,歡迎廣大客商共亯產業發展紅利。

文化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關係密切。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更新反覆運算,新質生產力持續激發數位文化產業發展活力。在四川,遊戲、科幻、網絡視聽、網路文學、數位出版等業態乘勢而上。

省委宣傳部等指導建立四川遊戲創新發展中心,完成四川遊戲研發出版運營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現時共獲批4款經屬地化管理提交的遊戲,遊戲產業總營收突破600億元。四川數位出版產業加速發展,先後推出電子書、有聲書、現代紙書、文創等融合產品新品845種,開發的“知信鏈”區塊鏈版權服務平臺入選2023年出版業科技與標準創新示範專案。

除此之外,文化和旅遊廳評選“5G+科技”革新演藝多元沉浸式體驗項目等7個音樂數位化項目,大力支持實施川劇傳承保護記錄及傳播工程、《好戲連臺》川劇文宣展示全媒體平臺等項目;省廣電局創新推動成立四川省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建成智慧廣電示範區25個,完善“時代光影拍在四川”一站式影視拍攝服務體系,吸引全國視聽資源向四川集聚……

未來,四川將進一步落實示範專案和應用,聚焦文化旅遊、網絡視聽、文學藝術、數位文博等領域,完成8個以上文化數位化建設示範專案;聚焦數據治理、區塊鏈、沉浸式視覺科技、元宇宙科技、AI賽事直播等方向,推出5個以上示範應用。同時,探索文化領域AI大模型應用。(記者餘如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