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產區”如何撬動大市場寧夏枸杞產業面對競爭尋求突破

宁夏 77℃ 0
摘要:新華社銀川6月22日電6月,正值頭茬枸杞採摘季。作為中國枸杞覈心產區,近年來,寧夏枸杞產業逐步走向規模化、品牌化,國內外知名度大幅提升。但同時也面臨利潤空間被壓縮、產品結構單一、企業間缺乏合作等難題。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寧夏枸杞可凸顯“藥性”優勢,通過加强科技研發和精深加工,逐步改變寧夏枸杞的“土特產”内容,壯大品牌優勢,以“小產區”撬動“大市場”。

新華社銀川6月22日電(記者李鈞德馬麗娟)6月,正值頭茬枸杞採摘季。作為中國枸杞覈心產區,近年來,寧夏枸杞產業逐步走向規模化、品牌化,國內外知名度大幅提升。但同時也面臨利潤空間被壓縮、產品結構單一、企業間缺乏合作等難題。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寧夏枸杞可凸顯“藥性”優勢,通過加强科技研發和精深加工,逐步改變寧夏枸杞的“土特產”内容,壯大品牌優勢,以“小產區”撬動“大市場”。

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百瑞源原生態枸杞種植基地,工人帶著採摘的頭茬枸杞前去稱重。記者馮開華攝

寧夏枸杞產業初具規模

“中國枸杞看寧夏,寧夏枸杞看中寧”。在寧夏中衛市中寧縣,一片片枸杞地裏,包著頭巾的女工正彎腰採摘枸杞。一行行綠油油的枸杞樹下,掛滿鮮紅欲滴的枸杞果實。

枸杞一直是寧夏的一張“紅色名片”。近年來,寧夏枸杞發展初具規模,截至2020年底,寧夏枸杞種植面積為35萬畝,鮮果產量26萬噸,綜合產值達到210億元,基地標準化率達到70%。寧夏計畫到2025年,枸杞種植面積達到70萬畝,加工轉化率提升至40%,綜合產值達到500億元。

在寧夏農科院國家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枸杞種質資源圃裏,枸杞枝條下竟結出黑色、黃色、紅色等不同顏色的果實,每棵枸杞樹都貼著編號。據瞭解,現時寧夏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枸杞屬種質資源庫,良種繁育在全國處於覈心地位。“寧夏枸杞良種使用率達95%,全國枸杞產區90%以上的枸杞種苗均從寧夏引進,掌握了種質資源就是掌握了枸杞產業的話語權。”寧夏林草局副局長王自新說。

工人在寧夏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鎖鮮枸杞生產線上檢查產品品質。記者王鵬攝

去年,寧夏將枸杞產業列入全區九大重點產業之一,現階段寧夏從事枸杞深加工的企業有240餘家,枸杞鮮果加工轉化率達到25%。乾果、酒類、功能性食品和中藥飲片等枸杞及其衍生製品達10大類60餘種,12款特膳食品、4款保健產品批量生產,枸杞原漿產能達到1萬噸以上,枸杞糖肽、護肝片等功能性食品已進入醫院營養配餐通路。

周邊產區競爭加劇比較優勢弱化

但不容忽視的是,近年來,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利用遼闊的土地資源等優勢,借助寧夏枸杞人才、科技、種苗等資源大力發展枸杞產業,起步雖晚卻發展迅猛,打破了寧夏枸杞“一統天下”的局面,給寧夏枸杞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資料顯示,國內乾果枸杞從2015年每公斤60元跌至2018年每公斤20元,2020年底回升到每公斤36元左右。“國際市場也是一樣,我們所賣枸杞每公斤7美元,青海枸杞是6.2美元,再降價每噸要虧一兩萬元人民幣,賺不到錢了。”寧夏全通枸杞公司總經理葉賽珍說,公司從事枸杞出口18年,高峰期每年出口額5000萬元,但去年已基本沒有出口業務。寧夏枸杞產業中心主任葉進軍說,勞動力成本近年來不斷上漲,枸杞價格漲幅遠低於投入成本增幅,農戶種植積極性下降,種植基地面積不穩定。

此外,寧夏枸杞還面臨產品結構單一的問題,現時寧夏枸杞70%以上以乾果形式出售,附加值不高。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寧夏枸杞企業科技研發能力不强。“新產品研發週期長、成本高,小企業很難承受。”寧夏全通枸杞公司副總經理趙逢春說,研發一個新產品需要投入50萬元,等3年時間,去年公司利潤1000多萬元,近1/3都投入科研中。枸杞是個小種類,新產品投入生產還需量身配套設備和工藝,這讓小企業望而卻步。

另一方面,企業之間“單打獨鬥”,缺乏合作共贏的合作意識。《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不少企業同時開展種植、加工、流通、行銷等業務,攤子鋪得太大,企業負擔重、成本高,全而不精。這也導致寧夏枸杞產業鏈專業細分度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低價惡性競爭現象普遍。“過去由於行業管理鬆散,企業間互相拆臺現象時有發生,沒有形成合力。”去年新上任的寧夏枸杞協會會長、寧夏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向峰說。

瞄準精深加工“小產區”撬動大市場

受訪者普遍認為,寧夏土地資源少,枸杞種植面積與周邊產區比不佔優勢,應該以“質”取勝,通過突出寧夏枸杞的道地優勢、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加强精准行銷等管道,實現綜合效益翻番。

——鞏固“藥性”覈心優勢,引導差异化競爭。根據南京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教授段金廒的研究,寧夏枸杞藥用品質高,胺基酸類、核苷類等重要功效成分含量高,囙此具有藥用價值,而青海、甘肅等地因海拔高、日照長、晝夜溫差大等因素,枸杞糖分高,更適宜食用。他建議寧夏枸杞可以“藥性”為覈心,分類定向育種,開發具有明確保健、醫藥功能的高附加值產品。

——創新產品研發,拓展年輕人消費群體。“線上消費的主流群體是80後、90後等年輕群體,過去枸杞煲湯、泡水等傳統使用管道對年輕人來說並不方便,企業要在產品創新上下功夫,滿足年輕人的消費需求。”郝向峰說,原漿由鮮果打碎製成,生產過程比乾果簡單,但價格是同等數量乾果的3倍左右,大大釋放了產業紅利。

——加强精准行銷,健全寧夏枸杞統一溯源體系。很多採購商和消費者無法辨別寧夏枸杞和其他產區枸杞的區別。“在他們看來都是枸杞,營養差不多,寧夏枸杞到底好在哪裡?我們講不出來,很多消費者也不知道。”寧夏中寧國際枸杞交易中心運營負責人李鵬建議,政府應通過多媒體、網路直播、電商平臺加大文宣,增强福斯對寧夏枸杞的認知度,同時建立健全寧夏枸杞產品統一溯源體系,掌握枸杞市場的話語權。(完)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